天才兒童何以淪落爲普通人?帶你走進《小王子》的世界 1、找回你的初心,就等於找回了你自己。 2、天才兒童何以變成普通人? 3、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有何不同?

文/林思漫

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引言:

中國著名作家三毛曾說,如果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只一個月,我便去看一本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裏的《小王子》。用一個月去看它,可以在一生裏品味其中優美的情操與思想。

那麼《小王子》是一本怎樣神奇的書呢?能讓作家三毛如此着迷。帶着這樣的好奇,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寫作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戰敗,落入了納粹德國的虎口。看到自己的國家淪陷後,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裏就去了美國紐約。

1942年,他在紐約寫成了這部著名的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小王子》,並在43歲時出版了這本書,總銷量達到了兩億以上,僅次於《聖經》,和狄更斯的《雙城記》並列爲史上第二暢銷圖書。

2015年,美國導演馬克•奧斯本將這部作品改編成了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依然有聖埃克蘇佩裏的身影。

在電影中,導演把飛行員的人設變成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顯然是對作者懷有崇敬之意,他希望作者也能活到那麼大年齡,不幸的是,他並沒有活到電影中的老人那麼大年齡。

飛行員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裏

埃克蘇佩裏有多重身份,他除了是作家、詩人之外,還是一名飛行員。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當飛行員,可以說,沒有人比他更渴望飛行了,他還把飛行中看到的很多不可思議的景色都寫進了小王子這本書裏。

他熱愛飛行,還曾經自掏腰包學習飛行技術。由於大齡入職,比一般飛行員規定的年齡超出了8歲。

1935年12月,他參加了一次飛行比賽,試圖和一名機械師創造巴黎到西貢的直飛紀錄,卻在利比亞沙漠上空迷失了方向,萬幸的是這次他成功脫險了,在死亡線上掙扎了三天之後,他被一個阿拉伯牧民救下,成了法國街頭民衆口中的英雄。此後,他還成爲了上校。

但由於他太愛飛行了,也許是藝高人膽大,意外最終還是發生了。1944年7月31日,這位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駕駛一架“P-38”(F-5B)閃電式偵察機,從科西嘉島起飛前往法國南部,在執行第十次偵查飛行任務時飛機墜毀,再也沒有返航。至此,也徹底結束了他的飛行生涯。

就這樣,44歲的他就此從地球上失蹤了,這一傳奇經歷也更爲《小王子》一書增添了一絲神祕色彩。

直到1998年9月7日,真相才逐漸揭開迷霧,一位馬賽的漁民在捕魚時撈到了聖埃克蘇佩裏的手環。

2000年5月,一位潛水員在馬賽附近的海底發現了疑似他飛機的殘骸。

2008年,一名叫霍斯特.裏貝爾的德軍飛行員表明他可能擊墜了聖埃克蘇佩裏。距離他去世已經半個多世紀後,才確定了他的F-5B偵察機是被一架FW190擊落的,不得不令人感慨萬千。

他的整部小說就是以飛行員“我”作爲第一視角,用很順暢、很自然的口吻爲我們講述了六年前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見小王子之後的故事。

整個事件的起因、經過都有很詳細的交代,只是在最後,爲我們留下了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

原著中的小王子最後跟一條蛇達成了死亡協議。我們無從得知小王子是活着回到了自己的星球B612找尋玫瑰,還是就那樣死去了。

誰也沒有料到,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裏的結局竟然和他筆下的《小王子》中的結局如出一轍,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以上這些就是《小王子》這部作品背後的故事了。

電影的內容雖然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小王子》的故事版本了,但其中共同反映的問題放在今天仍然適用,下面我分三點來講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

1、找回你的初心,就等於找回了你自己。

《小王子》的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裏幼年時曾是一名神童,他有寫詩的天賦。

1900年,他出生於法國的一個豪門貴族,不幸的是他在4歲時,遭遇了家庭變故,父親去世了。雖然他成爲了單親家庭的孩子,但也不像我們大家想象的那樣過得悲慘。

因爲他的母親瑪麗給了他全部的愛,她用她的堅強、樂觀感染了他,使得他的童年過得無比幸福。

也正是母親的悉心教導,他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六歲就會寫詩了。可以說,是一位正兒八經的神童了。

在馬克•奧斯本執導的電影中,就加入了這樣一個單親媽媽的角色,她望女成鳳,帶着小女孩搬進了新家。爲了讓她上到最好的學校,可以面試成功,爲她制定了異常嚴苛的“人生規劃表”,卻壓得她透不過氣來。

就在這時,小女孩因一場意外結識了隔壁古怪的老飛行員,並與他成爲了好朋友。

老人一個人生活得很孤獨,當他看到小女孩時很高興,因爲終於有人對他的故事感興趣了,所以就和她分享了自己珍藏的“小王子”的繪本。

接着小女孩跟着老飛行員的講述,放飛了想象的翅膀。

隨着她的生活與“成人世界”發生的衝突,故事採用雙線進行,她也彷彿在經歷着小王子的人生。直到老飛行員因病住院,爲了實現他的願望,小女孩變得勇敢起來,她竟然敢獨自一人駕駛飛機去尋找小王子。

當然,這一切都源自於她的想象,她想象自己到了某個星球,分別見到了虛僞的紳士、自大的國王以及貪婪的商人。

在成人的世界裏,布偶狐狸活了這怎麼可能呢?可是在孩子的世界裏,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小女孩看到布偶活了時,她並沒有感到驚奇。

然而,當她終於找到小王子時,卻很失望,此時的小王子已經變成了一個忘記了童真、只會庸碌工作、聽之任之的大人。看到這裏,這是否很像現在的你自己呢?

因爲孩子單純善良的天性,她不願意相信老人說的小王子死了,“要是他沒有回到他的玫瑰身邊呢,要是他獨自一個人就長大了呢,要是他迷路了呢,要是他把一切都忘了呢!”你瞧,孩子就是這樣簡單的想法。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小王子變回去了,小女孩的媽媽帶着她去醫院看望鄰居家的爺爺,小女孩還把老爺爺畫的《小王子》的畫按順序裝訂好了。

於是就有了下面很戳心的一幕對話。

小女孩哭着說,“如果你想和別人製造牽絆,那就要承受流淚的風險。”

老爺爺安慰她,“你一定會成爲出色的大人。”

可以說,是老飛行員的出現,讓小女孩重拾了童真和快樂。就連小女孩的媽媽也驚歎她的變化之大,並對老人由衷地說了一聲“謝謝”。她也開始從心裏更理解和包容她的孩子了。

這個故事中,看起來,女孩拯救的是小王子,其實拯救的最根本的還是她自己。因爲小女孩的心裏最初就住着一個小王子,所以在她的世界裏,拯救小王子,就等於在拯救自己失去的童真。

隨着我們漸漸長大,或多或少都會丟失一些東西,倘若那些失去的東西,換到成人世界裏,給它起一個名字,叫什麼呢?我想,它就叫“初心”。

《小王子》裏告訴我們,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託,但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成人的世界紛繁複雜,往往會受到外界誘惑,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原本想要到達的目的地,或者說最初的夢想。

這時候,找回你的初心,就等於找回了你自己。人只有找回自己,纔會更加快樂。做原本的自己,最純真的那個你,你纔會更加快樂。

如果你是一個孩子,願你是一個保有童真的孩子;如果你是一個大人,願你成爲一個出色的大人。

2、天才兒童何以變成普通人?

近期有一則新聞,出現在公衆視線中,一名來自黑龍江鶴崗的男孩“鍾美美”在網上模仿老師火了,但也因爲“醜化”教師羣體帶來了“負能量”,引起巨大爭議,視頻被“下架下線”。

對此現象,我們不做過多評價,我比較擔心的是這個孩子今後的成長和發展。

當“鍾美美”這個事件出來後,我的心裏就打了很多疑問。

不可否認,這個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小小年紀就有這麼好的表演天賦可以說是令很多人羨慕不已了,但是他拍這些視頻都是家長默許的嗎?是抱有鼓勵的態度支持還是放任不管、任其發展呢?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曾創作過一篇散文《傷仲永》,神童“方仲永”天資聰慧,五歲就會作詩了。可惜“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神童“方仲永”因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後天沒有繼續學習,最終“泯然衆人矣”,淪落爲一個普通人。

“鍾美美”會不會也因爲做這個事而忽略了後天的學習,變成未來的“方仲永”呢?

很高興看到,孩子家長爲了孩子的成長,最終還是拒絕了網紅公司的簽約。

衆所周知,再聰明的小孩也不可能單純依靠天資成功,如果一直不去學習新東西,就不會有更多成長。

試想一下,如果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裏在幼年時因才華過人而引以爲傲,止步不前,長大後,他也不會寫出《小王子》那麼偉大的作品了。

所以,思漫想對家長們說,你的孩子可能有着別的孩子沒有的天賦,比如可能過目不忘、精通音律或者是個奧數小天才,這些都是上天賦予的美好,不可丟失。作爲家長,要好好保護孩子的天賦,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但不可過分炫耀其天資。

3、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有何不同?

原著中作者似乎把大人和小孩放到對立面,他把成人世界的荒誕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還把大人的世界和大人的思維做了嘲諷。這樣做,看似有點不可理喻,實則不然。因爲作者是在提醒每個人,每個小孩都會成長爲大人,每個大人也曾經是個孩子,那個大人會成爲孩子效仿的對象。所以更應該彼此理解,相互陪伴,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理解以下幾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教育孩子。

①爲什麼大人和孩子看到的總會不一樣?

正如書中所說,“人沒有想象力。只會重述着別人對他們說過的話……”

在書的開頭的畫作,像是關着羊的盒子,大人會覺得它就是個盒子;那幅巨蟒吞食大象的畫,在大人看來就是一頂帽子而已。

當“大人”失去想象力後,反而是孩子要不斷給大人解釋,“這些大人總是需要解釋”,這句話很直白地表達孩子對於成人世界的種種無奈。

想象力的喪失是很可怕的,沒有想象力,人類就不會進步,不會因爲看到鳥兒在天上飛而發明了飛機,不會因爲看到魚兒自由自在地在水裏遊,而發明了船和槳。

心理學上有個“霍布森選擇法則”,是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於1631年創立的。霍布森是做馬匹生意的,他制定了一個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說的“霸王條款”了,他對大家說,凡是買或租他的馬的,只要開個價,就可以在馬圈中任意挑選,但必須是能牽出圈門的馬,牽不出去的不行。

這讓很多人感到失望了,因爲他的馬圈門特別小又矮,大馬、高馬、肥馬根本牽不出去,只有那些小馬、瘦馬纔出得去。人人都想買到好馬,沒人想買劣質馬。霍布森選擇法則限制了別人的選擇,就像大人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也是很可怕的。想想,我們的大人對孩子也是這樣,一邊想要尊重孩子,一邊又在設限,這是不可取的。

②大人和孩子的思維不一樣,他們關注的是數字,孩子注重的是快樂。

大人設置了條條框框的規則,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還用自己的想法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卻從來不管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比如機械死板的重複別人對他們說過的話,並且要求孩子也要在規則之下辦事。

原著裏這樣介紹的:

如果你跟他們說你認識了新朋友,他們從來不會問你重要的事情。他們從來不會說:“他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他最喜歡什麼遊戲?他收集蝴蝶嗎?”

他們會問:“他多少歲?有多少個兄弟?他有多重?他父親賺多少錢?”只有這樣他們纔會覺得他們瞭解了他。

如果你對大人說:“我看到一座漂亮紅磚房,窗臺上擺着幾盆天竺葵,屋頂有許多鴿子……”那他們想象不出這座房子是什麼樣的。

你必須說:“我看到一座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就會驚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

你瞧,大人往往會用成人思維在不自覺中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就是大人的思維固化。

③此外,大人還有其他種種缺點,例如,比起孩子,大人更關注名利、聲望、權勢,在追逐利益中丟失了自己的初心,變得不再快樂,也找不到內心的安寧了。

他們的生活每天都在加速奔跑、前進,忘記了擡頭望望天,低頭看看腳下的路。

正如《小王子》中的提到的那幾句話:

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羣羣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着,躁動着,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著名翻譯家李繼宏曾說:“有太多的現代人將自身的快樂和價值寄託在金錢和物質的一味追求上,卻忽視了內在精神世界的成長,以至於大家都以爲只要賺到更多的錢財,擁有更多的商品,住進更大的房子,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快樂,他們的人生也將變得更加有價值和有意義。”

關於大人的缺點,不再一一列舉。有時候,大人沒有孩子更用心。《小王子》裏說,“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用心去看,才能看到那些有趣的靈魂——至善純粹的赤子之心,那些無私奉獻的愛,那些高尚的品格,那些純真的童心,那一朵朵純美的生命之花等等。而一顆急躁的心、一個污濁的靈魂往往是看不到這些的。

結語:

當大人想要責罵或者批評孩子時,一定要顧及到他們的感受,他們可能會因此自卑、憤怒或者傷心,甚至有的孩子會承受不了,做出極端的事情。

這時候,社會上的一些人往往會認爲這樣的孩子玻璃心,不夠堅強。那麼,作爲大人,我們是不是也得首先在自己身上反思一下,是不是以大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孩子了呢。

最後,我想對大人說,請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孩子,請不要扼殺孩子的天性,當你想那麼做時,請記得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

-END-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作者簡介:林思漫,80後,一名自由編劇、文案寫手、情感諮詢師,還可以代寫信給家人、戀人以及朋友。極簡主義者,喜歡美食,愛聽故事、愛擼貓。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爲幸福而努力,爲長壽而奮鬥。曾在異鄉求過學、創過業。提倡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設,通過讀書、學習來增加“睡後”收入,爲退休生活提早做準備。

| 互動問答 |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對小王子還有更多的觀點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思漫共同探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