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大家晚上好,歡迎各位進入愛的語言,每日鼓勵成長營。首先感謝大家對我的認可,我自從去年2019年接觸學習了正面管教後,發現每天給孩子寫鼓勵貼是一種很好的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小夥伴問我,你這樣寫到底有什麼好處呢?下來我就來談談我自己個人的體會。

首先在給孩子寫鼓勵貼的時候,我們大人需要靜下心來,梳理一下一天當中你如何和孩子是相處的,在相處的過程中,孩子的哪些行爲觸動了你?包括讓你高興的,讓你生氣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咱們大人進行反思的一個過程。

成甲老師在《好好學習》這本書中說,反思是學習成長的一種很好的方法,我們成年人有很多在生活中值得反思的東西,比如一天工作中有哪些幹得好的,值得繼續加強的,哪些乾的不好的需要改進的,還有在人際溝通方面,生活消費方面,時間管理方面等等。咱們今天重點就說親子關係方面,有時候我也是會遇到當天和孩子很不愉快的一天,也會遇到特別生氣的時刻。那到了寫鼓勵貼的時刻,我就使勁地想他今天值得鼓勵成長,正面的一些優點,哪怕微不足道,我也要寫下來積極的肯定並予以鼓勵。

第二點,當你在寫下鼓勵的話語時,就是對孩子行爲的正確、積極、及時的反饋。尤其是在12歲以下的孩子,他的感知能力特別強,但解讀能力相對較差,在你給孩子寫鼓勵貼的過程中,也是幫助孩子在解讀他的行爲,通過你的肯定描述給孩子正向反饋,讓正確的行爲不斷強化,激發孩子信心。當我們指出哪些做得好時,孩子們往往會希望繼續做好或者做得更好,鼓勵往往是激發孩子上進的最好方法。

第三個好處,在寫鼓勵貼的過程中,也是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的過程,鏈接加強孩子歸屬感的過程。在孩子看你的文字或者你給孩子讀鼓勵貼的過程中,孩子會覺得在父母眼中我是優秀的,我是值得被愛的,所有滿滿的愛給了孩子穩穩的安全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很好的途徑。

第四,也是促進家長成長的一個很好的途徑。通過反思,家長也會覺察自己的行爲和情緒,只有覺察才能意識到改變。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從遇到困難到轉變爲找方法,最關鍵的一步是意識到:你其實一直都有選擇。一般人認爲改變很難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第一,誤以爲按自己的理想狀況做出選擇纔算選擇,如果選項不夠好,那就是沒選擇;第二,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如果你的選擇不是爲了找一個原因,而是爲了推動改變,那就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不是思考“誰對誰錯”,更不是一味責怪自己,而是思考“有用沒用”。

關於改變,每個人都有選擇,這個選擇既需要勇氣,也需要自信。所以談到這兒,爲能夠參加本羣學習的自己來個大大的贊。至少我們有勇氣來改變,下來的一段時間就需要做好自省就夠了,所以我願意陪同大家一起通過學習鼓勵的一些方法,做好自省促進自我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據說,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諮詢室中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憐”,另一面刻着“別人很可惡”,最後一面刻着“怎麼辦?”每次有來訪者到他諮詢室裏,他都會拿出這個三面柱問來訪者,你想談什麼呢?這下你就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其實鼓勵的好處也是一個強化的過程,強化不僅有正強化,還有負強化。正強化是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爲時,獲得了更多他想要的結果,從而讓這種行爲更鞏固,比如獲得高額獎金會讓一個人努力工作,而負強化是當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爲時,他不想要的結果減少了,從而使這種行爲更鞏固了,比如爲了防止被扣獎金,一個人也會努力工作。正強化的好處是增加快樂,負強化的好處是減少痛苦。

這就是父母改變,爲什麼這麼重要呢?

因爲改變的本質是個體不斷地創造新的經驗,而創造新經驗需要通過新的行爲獲得新的反饋、新的強化、並且切身體驗到它,切身體驗的經驗所帶來的信息是非常高的,這跟聽來的、看來的道理很不一樣,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沒有新行爲帶來的新經驗,改變就很難發生。所以改變並不難,只要創造新經驗並不斷強化它就好了。鼓勵也就是家長和孩子一同創造新經驗,一起成長的過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