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項目需求


三種客戶類型: 

    1 的確很專業。能提供基本可用的文檔,能給出要求規範,能向你提出有價值疑問和擔心。能快速回答你的問題。

    2 以爲自己很專業。 給的文檔基本沒法用。沒法提供規範和標準,喜歡指指點點和挑毛病。只會向你提傻逼問題。基本回答不了你的問題。

    3 啥都不懂。 不給文檔。能給你幾個參考範例(打開數個網站,告訴你我要做成和它們一樣的。)只能等着你來問100個問題。。。

四種合作方式:

    1 創始人直接和你接洽:交流結果的協商餘地很大,需求不易反覆,細節不會被過分追究。更容易統一想法,執行力高,你能對項目和產品產生更大的影響。但往往甲方會過於急進。

    2 項目代表和你接洽: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況了。甲方有一個產品經理或IT經理能作爲代表,負責彙總甲方的所有需求和標準和你溝通,他有過與外包方合作的經驗,知道危險的環節所在,能承擔翻譯和橋樑的角色,幫助你阻擋和說服不恰當的需求。能集中地承擔責任,也會積極地和你一起規避項目失敗的風險。非常lucky!

    3 專業部門和你接洽:IT部門或技術部門的某個高級別工程師負責和你溝通,你們會比較有共同語言,甚至惺惺相惜。技術方面的合作會很順利,但是涉及到產品和需求,他們無法幫你擋住來自市場或內容部門的麻煩。合作開始後,很有可能在技術思路上產生分歧;如果在程序部分耽誤了太多時間,而產品端被忽視,你有可能受到其它部門及上層的質疑。

    4 市場部門(內容部門)和你接洽:最好你先去燒燒香,準備好最壞打算。專業和思考模式的差異會導致你們關心的問題完全不一樣。你首要滿足了他們關心的地方後,切記留出不少時間來解決那些他們看不見但實際上非常重要的問題。另外你需要做更多的事,寫更多的文檔,主動和專業部門聯繫,力爭和決策層有溝通。

如果你面臨了第3和第4種狀況,

請先熟悉一下甲方的組織機構。例如一般 內容型、媒體、渠道、宣傳類項目的開發:

需求 和 市場部門 溝通

功能 和 內容部門 溝通

軟硬廣告位或專題 等 和 銷售部門 溝通(如果是改版類,廣告位合同可能提前半年簽訂,一定要和銷售協調好)

技術、系統、安全、統計問題等 和IT、網管、數據統計部門 溝通

某些問題 需要和 總裁助理、行政 等官僚部門溝通。

部分特別的內容 需要和 創意、美工、文案部門 溝通

當以後確定需求的時候,如果發現這些部門的人沒有參與,請提前與之溝通。

第1和第2種狀況可跳過上述步驟。

八步流程: 

    第一步:聽聽客戶想要什麼。

以及預計工期和預算(這兩件事上一點都不要靦腆,這是關係項目成本最重要的元素)。

    第二步:提問。

1 項目的目的是什麼。(品牌、渠道、流量、廣告費、用戶數、VC、其它商業模式)

2 甲方的優勢和資源是什麼。(錢,內容資源,人力大戰,傳統行業優勢)

3 儘量提供可視的參照及借鑑對象 。(應用上有沒有可解決的。界面上比較喜歡哪個站點的設計。交互上有沒有可參考的對象)

4 其它工程的細節問題。

比如(工期上的上下限是什麼?

是否會需要與現有系統整合、是否需要數據遷移?是否會需要甲方的工程師合作?

是否有開發平臺的限制?

是否有代碼規範及標準?最終需要哪些開發文檔和源碼 )

    第三步:取得共識。

與甲方取得共識非常重要,保證你所理解的那他們所理解是同一個東西。這一步需要你根據掌握的情況列出提綱,畫出草圖或框架圖。有參考對象的,標註上,哪個部分會比較像某某。

然後請甲方確認, 這個框架是他們想要的。

    第四步:給出工程時間軸。

到了這一環節,就需要你的項目經理組織所有團隊成員坐下來討論,先劃分功能模塊,然後討論每個功能模塊的可行性、難度、花費時間、bug發生率、測試耗時。再討論一頭一尾 系統搭建和系統整合的所需時間。

項目經理對工程耗時和可行性完全心裏有數後,畫出工程的時間軸。包括並行狀況,里程碑節點、測試期、緩衝期等(如何畫工程時間軸,甘特圖,我以後會專門寫一篇)。時間軸要實事求是,並且預留好充分的緩衝期(工程師估時*2*110%)。

    第五步:需求做減法。

大部分情況下,時間軸表現的狀況都會超出客戶的預期。如果客戶對工期沒有要求,也要提醒客戶考慮 項目可行性風險、市場等候成本、市場或戰略變化導致的浪費。

韓磊有一篇《大褂還是內褲》的blog很形象地描述過這個問題。

所以要和甲方一起儘量對需求做減法。把整體需求拆成2~3期,落實只開發最基礎和最必要的一期需求。

這時簽訂正式開發協議。

不要忘了計算 需求文檔和產品方案 的費用。

    第六步:撰寫詳細的需求文檔。

《框架圖》下載西喬的模版。可視化表現產品的框架、佈局、細節、部分交互。

《流程圖》》下載西喬的模版。理出產品的邏輯關係。

《功能需求文檔》》下載西喬的模版。 羅列 功能、應用、交互上細節,分離基礎件,作爲開發分工和系統及數據構造的 基礎文檔。

    第七步:商討需求文檔

儘量召集甲方所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 一起召開這次會議,商討需求文檔。

在閱讀到你的需求文檔之前,可能甲方的大部分人都對產品沒有可視和具象的理解。也從未關注到細節和邏輯關係。所以需要產品經理從全局角度和邏輯線索講解文檔。

更可能發生的狀況是,沒有人堅持看完或仔細看過你寫的文檔。

所以這次會議是一場耐心和體力的考研。

文檔作者需要 分別向各個部門指出他們需要關注和拍板的地方,聽取他們的建議,將任何變動要求都分類記錄。

安撫情緒。解答困惑。控制需求變動。

    第八步:定稿需求文檔

分職能(部門)類建立表格文檔。將會議協商中所有 分歧性意見和變動意見 都逐條寫下。抄送所有相關負責人。並要求他們糾正分歧和確認變動。

所有會議中可能被提出但是未出現在此郵件文檔中的 意見,不會列入需求文檔中。當然允許可以書面反饋補充。

根據確認過的反饋回覆,修改需求文檔。直到需求文檔定稿。

協商討論和文檔修改可能經過2~3輪。所以需要項目經理提前提醒客戶注意,蒐集需求和文檔定稿的 時間線里程碑。如果這個階段耗時過久,會嚴重延誤整個項目進度。要求客戶儘量集中地謹慎地提出建議和修改。

三種武器:

需求問卷:無論是面對專業還是不專業的客戶,交流中都有很多沒考慮到的遺漏點,這些他們看不到的點往往是最關鍵的點,也有可能是被客戶故意規避掉的點。

此時撰寫一份需求問卷非常有效。

問卷裏提出重要的全局性的問題,需要客戶逐條書面回答。

某些問題可以提供多個選項答案,及補充區域。

某些問題 需要確鑿的態度,Yes或NO。

不要提出需要客戶寫一大段表述性文字的問題。

需求問卷精簡扼要,有針對性,重要,不要浪費客戶的時間,不要把寫字的工作量丟給客戶。

書面確認:

書面確認 一方面包括 :所有討論結果、建議 和變更 都要有書面文字備查。電話和開會上說說的這些口頭表達都沒有效應。這一點一開始你就要聲明,甚至有必要寫在合同裏。

另一方面包括:你要儘量提供書面的可視化的東西 來讓甲方確認。

甲方很難完備或是提供適合工程使用的文檔。所以千萬不要在項目初期的需求文檔上省懶。

郵件抄送:

郵件抄送一種明確職責的方法。對方可能不看你的郵件,但代表你告之過。

儘可能地抄送重要郵件給戰略層,可以能避免一些重大問題的出現。

結語:

到此看起來,蒐集和確定需求真是一件耗時耗力的工程。

其實在理想的工程項目時間分配中,1/3的時間用於確定所有需求和開發文檔。 1/2的時間用於測試,解決bug,安全測試、壓力測試等。真正用於開發的只應該佔1/6。

當然web項目的開發肯定達不到這個理想狀況。但是也由此可見需求階段的重要性和工作量。這一階段省一分力或有一分遺漏,到了項目後期可能需要十分力來彌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