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註解的實際應用案例講解

前言

註解確實是一個很強大的功能,是的開發效率大幅度提高。在Android開發中,比較有名氣的註解框架當屬:Butterknife。https://github.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
因此,學習如何使用java的註解,很是必要。

註解的基礎知識

先來說一下註解的使用流程圖

定義註解 ---> 使用註解 --->通過反射取值

元註解:

  元註解的作用就是負責註解其他註解。Java5.0定義了4個標準的meta-annotation類型,它們被用來提供對其它 annotation類型作說明。Java5.0定義的元註解:

  • @Target
  • @Retention
  • @Documented
  • @Inherited

      這些類型和它們所支持的類在java.lang.annotation包中可以找到。下面我們看一下每個元註解的作用和相應分參數的使用說明。

元註解@Target

   @Target說明了Annotation所修飾的對象範圍:Annotation可被用於 packages、types(類、接口、枚舉、Annotation類型)、類型成員(方法、構造方法、成員變量、枚舉值)、方法參數和本地變量(如循環變量、catch參數)。在Annotation類型的聲明中使用了target可更加明晰其修飾的目標。

  作用:用於描述註解的使用範圍(即:被描述的註解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Target的取值(ElementType)有:

  • CONSTRUCTOR:用於描述構造器
  • FIELD:用於描述域
  • LOCAL_VARIABLE:用於描述局部變量
  • METHOD:用於描述方法
  • PACKAGE:用於描述包
  • PARAMETER:用於描述參數
  • TYPE:用於描述類、接口(包括註解類型) 或enum聲明

代碼最益於理解註解的使用

定義註解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MyAnimotions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使用註解

public class Test {

    @MyAnimotions("hello")
    public String resul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est = new Test();
        try {
            TestUtils.initData(test);
            System.out.println(test.result);
        } catch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通過反射取值

public class TestUtils {

    public static <T> void initData(Test clzz)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Field[] fields = clzz.getClass().getDeclaredFields();
        for(Field f:fields){
            if(f.isAnnotationPresent(MyAnimotions.class)){
                MyAnimotions annotation = f.getAnnotation(MyAnimotions.class);
                String value = annotation.value();
                f.set(clzz, value);
            }
        }
    }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