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高可用)系統設計原則

對於遵循高可靠性的系統設計原則的舉措有:
IT元素
基本上所有的IT元素(網絡設備、主機、應用軟件)都採用冗餘設計;
核心數據庫
核心數據庫採用RAC設計,實現負載分擔與熱備份
應用服務器
應用服務器採用HA設計,實現負載分擔與熱備份
Web服務器
WEB服務器採用硬件負載均衡設計,實現負載分擔與熱備份
存儲系統

存儲系統採用RAID0+1設計

-------------------------------------------------------------------------

來自網絡的對上述部分術語的解釋

對RAC的介紹:

RAC,全稱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譯爲“實時應用集羣”, 通俗點講就是數據庫集羣

它是Oracle新版數據庫中採用的一項新技術,是高可用性的一種,也是Oracle數據庫支持網格計算環境的核心技術。


優點  Oracle RAC主要支持Oracle9i、10g、11g版本,可以支持24 x 7 有效的數據庫應用系統,在低成本服務器上構建高可用性數據庫系統,並且自由部署應用,無需修改代碼。在Oracle RAC環境下,Oracle集成提供了集羣軟件和存儲管理軟件,爲用戶降低了應用成本。當應用規模需要擴充時,用戶可以按需擴展系統,以保證系統的性能。
(1)多節點負載均衡;
(2)提供高可用:故障容錯和無縫切換功能,將硬件和軟件錯誤造成的影響最小化;
(3)通過並行執行技術提高事務響應時間----通常用於數據分析系統;
(4)通過橫向擴展提高每秒交易數和連接數----通常對於聯機事務系統;
(5)節約硬件成本,可以用多個廉價PC服務器代替昂貴的小型機或大型機,同時節約相應維護成本;
(6)可擴展性好,可以方便添加刪除節點,擴展硬件資源。


缺點  (1)相對單機,管理更復雜,要求更高;
(2)在系統規劃設計較差時性能甚至不如單節點;
(3)可能會增加軟件成本(如果使用高配置的pc服務器,Oracle一般按照CPU個數收費)。
在Oracle9i之前,RAC的名稱是OPS (Oracle parallel Server)。RAC 與 OPS 之間的一個較大區別是,RAC採用了Cache Fusion(高速緩存合併)技術。在 OPS 中,節點間的數據請求需要先將數據寫入磁盤,然後發出請求的節點纔可以讀取該數據。使用Cache fusion時,RAC的各個節點的數據緩衝區通過高速、低延遲的內部網絡進行數據塊的傳輸。



------------------------------------------------------------------------------------------------------------

RAID的介紹

經常有人來文RAID,只其然而不知其所以染,今天我就以網吧爲例講解下。

隨着網吧規模擴大,網吧電腦數量也會相應增加,上網的顧客也隨之增多,服務器硬盤數據存取的速度將會成爲新的瓶頸,很多顧客開始投訴服務器點播的電影比較卡、遊戲升級速度慢等問題,倘若不採取相關措施,那麼好不容易擴大的經營將毀於一旦。

  那麼如何解決硬盤存取速度的瓶頸呢?用多個硬盤組建RAID陣列將是一個較佳的解決方案。然而許多網管由於缺少實際經驗,對於RAID技術只有含糊的概念,所以小編特別編寫了本文,與大家一起分享RAID基礎知識與最常用的RAID 0+1組建實例。
  RAID英文全稱爲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中文譯爲廉價磁盤冗餘陣列。它實質是使用多塊物理硬盤組成一個具有加速、自動備份、數據損毀恢復等功能的邏輯硬盤。

  爲了滿足不同工作環境的需要,RAID技術分爲了以下RAID 0-7計合8種。每種陣列都各自有其自身優點與缺點,例如RAID 1陣列強調磁盤的數據的安全性、RAID 0陣列提高訪問速度、RAID 5陣列兼顧速度與的安全等。下面就來看看常用陣列的具體特點。

  常用RAID陣列類型
   RAID 0
  RAID 0陣列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陣列,其主要的特點是存取的數據都被分割成爲條狀(stripped)分佈存放在各個物理磁盤上。這樣處理的優點是可以並行存取,從而獲得雙倍或多倍存取速度。其中最簡單的RAID 0陣列,使用兩塊硬盤提供雙倍傳輸速度,假如陣列卡能支持多塊硬盤組成RAID 0,那麼則可以獲得N倍(N爲加入陣列的硬盤數量)傳輸速度。
  這種陣列的缺點是數據安全比較脆弱,只要陣列內某一硬盤出現故障,所有的數據將全部丟失。因而,爲了在數據脆弱性與速度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實際使用時RAID 0通常只使用兩塊硬盤,獲得雙倍傳輸速度同時穩定性下降一半,用於存放視頻點播文件、臨時文件等對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數據。
   RAID 1
  RAID 1陣列即(Data Mirror)數據鏡像陣列,其主要特點在提供了較爲優異的數據安全保障。整個陣列至少需要兩塊硬盤組建,在寫入時同時將數據備份至另一塊硬盤,所以即使其中一塊硬盤出現故障而造成數據損壞時,文件也不會丟失。但是其代價就是的陣列內半數硬盤用於即時鏡像備份,容量爲陣列內硬盤總容量的一半,而且速度沒有任何提升。
   RAID 0+1
  爲了把RAID 0的快速存取特點與RAID 1數據安全的優點結合起來,人們還設計了RAID 0+1陣列。這種陣列最少需要4個硬盤才能創建。其中兩塊硬盤用來存取數據,兩塊硬盤用於鏡像數據。用於存放數據兩塊硬盤被劃分爲條狀並行存取,這樣可以獲得雙倍數據存取的速度,而另兩個硬盤則即時爲條狀並行存取的硬盤製作鏡像,以確保任意一塊盤出現了故障,也不會導致數據丟失。
  由於兼顧到了存取速度和數據的安全,所以這種陣列在網吧、小型企業中使用非常廣泛。
   RAID 3和RAID 5
  RAID 3和RAID 5都採用了校驗的數據存儲方式,所不同的是RAID 3採用了一塊物理硬盤專門來存放校驗的數據,而存放數據的硬盤卻有好幾個硬盤同時並行工作,不管是每一個硬盤的數據進行修改,校驗的數據硬盤也會同時跟着改動,這就導致了校驗硬盤工作負擔過重,影響數據的存儲效率,而RAID 5剛好相反,它把校驗數據切成塊存放在各個硬盤上這樣就可以解決校驗數據存放的瓶頸。
  由於RAID 5的陣列卡價格較爲高昂,所以該種陣列目前僅在大型企業中使用,而鮮有被網吧採用。
  RAID 0+1實戰
  瞭解各種RAID陣列之後,接下來就網吧中常用的RAID 0+1的設置爲例子,圖解介紹整個設置過程。
  首先要準備四塊硬盤、一臺具有空白PCI卡或PCI-E插槽的電腦(根據RAID卡的接口不同而定)、一塊RAID卡(假如主板已經集成了RAID卡則不需要)。
  安裝RAID卡至主板,將四塊硬盤連接至RAID卡的數據接口上。開啓電腦,並依說明書進入RAID設置畫面。本例所使用的TRAK100陣列卡,使用“Tab”按鍵作爲設置熱鍵,所以按“Tab”鍵,即可進入RAID設置畫面。
  進入RAID設置環境之後,按3鍵選擇“Define Array”選項,進入RAID定義窗口。
  在RAID定義窗口按下“Enter”按鍵,進入RAID編輯窗口,在編輯窗口中可以設置RAID的模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RAID卡爲用戶提供的模式均使用存儲模式表達,其中“Stripe”條狀存儲存則爲RAID 0模式;“Mirror”表示RAID 1;而“Mirror/Stripe”則表示RAID0+1的模式。用戶可以使用空格鍵切換RAID的模式,這裏選擇 “Mirror/Stripe”模式,並把通道中的四個硬盤設置爲“Y”狀態。設置完成之後按下“Ctrl+Y”保存設置的結果。
  需要特別提示的是,使用少於4個硬盤不能設置RAID 0+1的模式,並且不會出現“Mirror/Stripe”的選擇模式。
  設置的完成後,可以看到硬盤的整個容量達到了80G,這是根據RAID 0+1的功能特點得出的。它的容量爲最小硬盤基數的兩倍,由於筆者使用的硬盤中最小的是40G,因此設置完成之後,容量爲40G*2,如果使用的是4個80G的硬盤,那麼設置“Mirror/Stripe”模式的結果應該是2*80G。
  按下“Esc”按鍵,退出設置窗口,在彈出的提示對話框中輸入“Y”表示確定設置,並且重新啓動系統。
  重啓系統之後,會顯示RAID的設置結果,其中包含工作模式、陣列總容量大小、還有狀態等。至此,用戶就可以在陣列上分區、安裝系統、軟件以及進行其他操作了。對於操作系統而言,整個一個陣列就相當於一個硬盤。
  假如某一硬盤出現了故障,那麼只需要找出損毀的硬盤,再在RAID定義窗口中選擇2,Rebuild RAID即可重建陣列

即然提到了RAID磁盤陣列,那麼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RAID?所謂的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簡稱……

  一、什麼是RAID?其具備哪些常用的工具模式?

  即然提到了RAID磁盤陣列,那麼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RAID?所謂的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

  dent Disks的簡稱,中文爲廉價冗餘磁盤陣列。由1987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出的,初衷是爲了將較廉價的多個小磁盤進行組合來替代價格昂貴的大容量磁盤,希望單個磁盤損壞後不會影響到其它磁盤的繼續使用,使數據更加的安全。RAID作爲一種廉價的磁盤冗餘陣列,能夠提供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解決方案。在提高硬盤容量的同時,還能夠充分提高硬盤的速度,使數據更加安全,更加易於磁盤的管理。

  瞭解RAID基本定義以後,我們再來看看RAID的幾種常見工作模式。

  1、RAID 0

  RAID 0是最早出現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RAID 0是組建磁盤陣列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只需要2塊以上的硬盤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個磁盤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沒有提供冗餘或錯誤修復能力,是實現成本是最低的。

  RAID 0最簡單的實現方式就是把N塊同樣的硬盤用硬件的形式通過智能磁盤控制器或用

  操作系統中的磁盤驅動程序以軟件的方式串聯在一起創建一個大的卷集。在使用中電腦數據依次寫入到各塊硬盤中,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整倍的提高硬盤的容量。如使用了三塊80GB的硬盤組建成RAID 0模式,那麼磁盤容量就會是240GB。其速度方面,各單獨一塊硬盤的速度完全相同。最大的缺點在於任何一塊硬盤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將會受到破壞,可靠性僅爲單獨一塊硬盤的1/N。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便出一了RAID 0的另一種模式。即在N塊硬盤上選擇合理的帶區來創建帶區集。其原理就是將原先順序寫入的數據被分散到所有的四塊硬盤中同時進行讀寫。四塊硬盤的並行操作使同一時間內磁盤讀寫的速度提升了4倍。

  在創建帶區集時,合理的選擇帶區的大小非常重要。如果帶區過大,可能一塊磁盤上的帶區空間就可以滿足大部分的I/O操作,使數據的讀寫仍然只侷限在少數的一、兩塊硬盤上,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並行操作的優勢。另一方面,如果帶區過小,任何I/O指令都可能引發大量的讀寫操作,佔用過多的控制器總線帶寬。因此,在創建帶區集時,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慎重的選擇帶區的大小。

  帶區集雖然可以把數據均勻的分配到所有的磁盤上進行讀寫。但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硬盤都連接到一個控制器上的話,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危害。這是因爲當我們頻繁進行讀寫操作時,很容易使控制器或總線的負荷 超載。爲了避免出現上述問題,建議用戶可以使用多個磁盤控制器。最好解決方法還是爲每一塊硬盤都配備一個專門的磁盤控制器。

  雖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個系統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現故障,無法進行任何補救。所以,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對數據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才被人們使用。

  2、RAID 1

  RAID 1稱爲磁盤鏡像,原理是把一個磁盤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盤上,也就是說數據在寫入一塊磁盤的同時,會在另一塊閒置的磁盤上生成鏡像文件,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最大限

  度的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上,只要系統中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盤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盤出現問題時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當一塊硬盤失效時,系統會忽略該硬盤,轉而使用剩餘的鏡像盤讀寫數據,具備很好的磁盤冗餘能力。雖然這樣對數據來講絕對安全,但是成本也會明顯增加,磁盤利用率爲50%,以四塊80GB容量的硬盤來講,可利用的磁盤空間僅爲160GB。另外,出現硬盤故障的RAID系統不再可靠,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盤,否則剩餘的鏡像盤也出現問題,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更換新盤後原有數據會需要很長時間同步鏡像,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只是這時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因此,RAID 1多用在保存關鍵性的重要數據的場合。

  RAID 1主要是通過二次讀寫實現磁盤鏡像,所以磁盤控制器的負載也相當大,尤其是在需要頻繁寫入數據的環境中。爲了避免出現性能瓶頸,使用多個磁盤控制器就顯得很有必要。

  3、RAID0+1

  從RAID 0+1名稱上我們便可以看出是RAID0與RAID1的結合體。在我們單獨使用RAID 1也會出現類似單獨使用RAID 0那樣的問題,即在同一時間內只能向一塊磁盤寫入數據,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資源。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在磁盤鏡像中建立帶區集。因爲這種配置方式綜合了帶區集和鏡像的優勢,所以被稱爲RAID 0+1。把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數據除分佈在多個盤上外,每個盤都有其物理鏡像盤,提供全冗餘能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盤故障,而不影響數據可用性,並具有快速讀/寫能力。RAID0+1要在磁盤鏡像中建立帶區集至少4個硬盤。

  由於我們此次只是介紹家用臺式機如何組建RAID磁盤陣列功能,目前主流的主板也只是提供這三種組建模式,因此其它諸如服務等的高級RAID模式,這裏我們將不再過多的介紹。

 二、主板芯片組RAID控制芯片介紹

  Intel南橋芯片ICH5R、ICH6R集成有SATA-RAID控制器,但僅支持SATA-RAID,不支持PATA-RAID。Intel採用的是橋接技術,就是把SATA-RAID控制器橋接到IDE控制器,因此可以通過BIOS檢測SATA硬盤,並且通過BIOS設置SATA-RAID。當連接SATA硬盤而又不做RAID時,是把SATA硬盤當作PATA硬盤處理的,安裝OS時也不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設備管理器內也看不到SATA-RAID控制器,看到的是IDE ATAPI控制器,而且多了兩個IDE通道(由兩個SATA通道橋接的)。只有連接兩個SATA硬盤,且作SATA-RAID時才使用SATA-RAID控制器,安裝OS時需要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設備管理器內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安裝ICH5R、ICH6R的RAID IAA驅動後,可以通過IAA程序查看RAID盤的性能參數。

  VIA南橋芯片VT8237、VT8237R的SATA-RAID設計與Intel不同,它是把一個SATA-RAID控制器集成到8237南橋內,與南橋裏的IDE控制器沒有關係。當然這個SATA-RAID控制器也不見得是原生的SATA模式,因爲傳輸速度也沒有達到理想的SATA性能指標。BIOS不負責檢測SATA硬盤,所以在BIOS裏看不到SATA硬盤。SATA硬盤的檢測和RAID設置需要通過SATA-RAID控制器自己BootROM(也可以叫SATA-RAID控制器的BIOS)。所以BIOS自檢後會啓動一個BootROM檢測SATA硬盤,檢測到SATA硬盤後就顯示出硬盤信息,此時按快捷鍵Tab就可以進入BootROM設置SATA-RAID。在VIA的VT8237南橋的主板上使用SATA硬盤,無論是否做RAID安裝OS時都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設備管理器內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VIA的芯片也只是集成了SATA-RAID控制器。

  NVIDIA的nForce2/ nForce3/ nForce4芯片組的SATA/IDE/RAID處理方式是集Intel和VIA的優點於一身。第一是把SATA/IDE/RAID控制器橋接在一起,在不做RAID時,安裝XP/2000也不需要任何驅動。第二是在BIOS裏的SATA硬盤不像Intel那樣需要特別設置,接上SATA硬盤BIOS就可以檢測到。第三是不僅SATA硬盤可以組成RAID,PATA硬盤也可以組成RAID,PATA硬盤與SATA硬盤也可以組成RAID。這給需要RAID的用戶帶來極大的方便,Intel的ICH5R、ICH6R,VIA的VT8237都不支持PATA的IDE RAID。

  三、NVIDIA芯片組BIOS設置和RAID設置簡單介紹

  nForce系列芯片組的BIOS裏有關SATA和RAID的設置選項有兩處,都在Integrated Perip

  herals(整合周邊)菜單內。

  SATA的設置項:Serial-ATA,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這項的用途是開啓或 關閉板載Serial-ATA控制器。使用SATA硬盤必須把此項設置爲[Enabled]。如果不使用SATA硬盤可以將此項設置爲[Disabled],可以減少佔用的中斷資源。

  RAID的設置項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Onboard Device(板載設備)菜單內,光標移到Onboard Device,按進入如子菜單:RAID Config就是RAID配置選項,光標移到RAID Config,按就進入如RAID配置菜單:

  第一項IDE RAID是確定是否設置RAID,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如果不做RAID,就保持缺省值[Disabled],此時下面的選項是不可設置的灰色。

  如果做RAID就選擇[Enabled],這時下面的選項才變成可以設置的黃色。IDE RAID下面是4個IDE(PATA)通道,再下面是SATA通道。nForce2芯片組是2個SATA通道,nForce3/4芯片組是4個SATA通道。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意圖設置,準備用哪個通道的硬盤做RAID,就把那個通道設置爲[Enabled]。

  設置完成就可退出保存BIOS設置,重新啓動。這裏要說明的是,當你設置RAID後,該通道就由RAID控制器管理,BIOS的StandardCMOS Features裏看不到做RAID的硬盤了。

  BIOS設置後,僅僅是指定那些通道的硬盤作RAID,並沒有完成RAID的組建,前面說過做RAID的磁盤由RAID控制器管理,因此要由RAID控制器的RAID BIOS檢測硬盤,以及設置RAID模式。BIOS啓動自檢後,RAID BIOS啓動檢測做RAID的硬盤,檢測過程在顯示器上顯示,檢測到硬盤後留給用戶幾秒鐘時間,以便用戶按F 1 0 進入RAID BIOS Setup。

  nForce芯片組提供的RAID(冗餘磁盤陣列)的模式共有下面四種:

  RAID 0:硬盤串列方案,提高硬盤讀寫的速度。

  RAID 1:鏡像數據的技術。

  RAID 0+1:由RAID 0和RAID 1陣列組成的技術。

常見的RAID形式有下面幾種:

RAID 1

  是不是擔心你的硬盤會損壞從而導致你辛辛苦苦忘了備份的所有數據都會丟失掉?RAID 1能幫你解決問題。RAID 1至少需要兩塊相同容量的硬盤,這兩個硬盤互爲鏡像,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硬盤損壞了,你還有另外一個完整的備份――兩塊硬盤同時損壞的機率比一塊硬盤小的多。當然,RAID 1 不能保護你硬盤上的正常數據不受病毒感染或者其他威脅,RAID 1只能 延長存儲設備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如果硬盤發生損壞,只需將被損壞的盤片換成一片新的,而RAID 控制卡將復原鏡像 陣列。

<img src="http://www.2cto.com/uploadfile/Collfiles/20150506/201505061010081.gif" alt="" http:="" www.honhei.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 style="border-width: 0px; padding: 0px; margin: 0px; list-style: none; width: 402px; height: 337px;">IDC/2NbGxve9q8r9vt231rPJ0O224NChv+mjrMi7uvOyotDQtdi9q8v8w8fQtLW9tMXFzNXzwdDW0LXEuPe49tOyxczJz6OssqLH0rTFxczV88HQ1tC05rSiv9W85MO709DI39PgoaPK/b7dv+myotDQtcTQtLW91fPB0NbQtcS497j207LFzMnPo6zV4szhuN/By9DUxNyjrLWryse8q7TztcS9tbXNwcu/yb+/0NSho9K7uPZzdHJpcGVkwt+8rcf9tq/G98jnufvV88HQtbHW0LXEyM66ztK7uPbO78Dt07LFzMvwu7W1xLuwvs274bW81sLPtc2zzt63qLvWuLSho77ZwP3AtMu1o6zE49PQ0ru49sur07LFzNfps8lSQUlEIDC0xcXM1fPB0KOsxOO1xMa9vvm5ytXPvOS49MqxvOSjqE1UQkajqbz10KHOqtK7sOuho1JBSUQKIDC0xcXM1fPB0NbQtcTIzrrO0ru49tOyxcy1xLnK1c+2vL2ru9m19NX7uPYgtMXFzNXzwdDPtc2zo6yyosq5tcPC37yt07LFzMnPtcTL+dPQyv2+3baqyqehozwvcD4KPHRhYmxlIGFsaWduPQ=="center">
\

  儘管striping模式不存在冗餘,但它至少使得整個磁盤陣列的物理驅動器的存儲能力最大化。因爲採用RAID 0 排列的邏輯驅動器覆蓋着每個物理驅動器,磁盤陣列的總存儲能力是物理驅動器的存儲能力的總和。

RAID 1+0/0+1

  RAID 1+0/0+1 - RAID 1+0和0+1模式是相似的,它們試圖同時達到更好的性能和冗餘,即綜合RAID 0和 RAID 1兩種磁盤陣列之長 。但是RAID 1+0 和0+1在處理 鏡像和冗餘上是有區別的。RAID 1+0是先分別利用兩個硬盤組成RAID 1陣列,然後再把這兩個陣列以RAID 0模式組合在一起,而RAID 0+1則剛好相反。

  無論是RAID 1+0模式還是0+1模式其得到的存儲能力是一樣的。不管是RAID 1+0 還是0+1,其總的存儲能力都是陣列中所有硬盤的存儲能力之和的一半。同樣是對各自組合方式下的邏輯盤做了鏡像副本,因此所有硬盤總的存儲能力只有一半是可用的。

  RAID 1+0和0+1 磁盤陣列擁有相同的存儲能力,同時它們都具備充分的冗餘來預防其中一個單獨的硬盤故障,但是一旦其中一個硬盤出現故障之後,兩種模式的冗餘能力就變得不同了:對於RAID 0+1磁盤陣列而言,如果故障硬盤所在的RAID 0模式的另外一個硬盤故障,當然對於這個磁盤鏡像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如果出現在另外一個RAID 0陣列上,整個磁盤陣列就崩潰了;對於RAID 1+0模式,如果一個RAID 1陣列中的兩塊硬盤都故障了,那麼整個磁盤陣列都會崩潰。因此,對於這兩種模式,只要有一個硬盤故障,最好儘快的更換。

RAID 5

  RAID 5不是利用鏡像而是利用分散奇偶校驗冗餘數據。在RAID 0陣列中,數據是分散在陣列中的每塊硬盤上,而在RAID 5陣列中,奇偶校驗數據也是有序排列的。這些奇偶檢驗數據的索引是交叉分佈在陣列中的每塊硬盤上。維護這些奇偶檢驗數據的索引導致RAID 5陣列的性能慢下來,但給了它striped RAID 0陣列所不具備的冗餘水平。如果一個硬盤失效,RAID 5磁盤陣列能利用其他物理驅動器的數據、奇偶校檢數據和一些簡單的二元數學算法來複原。

\

  RAID 5磁盤陣列的存儲能力取決於陣列中硬盤的個數。奇偶校檢數據索引要求RAID 5陣列中的每個物理硬盤的容量大小是一致的。RAID 5 磁盤陣列中擁有的物理硬盤個數越多,總的存儲能力越低,很明顯,這是因爲奇偶校檢數據索引的緣故。我們採用了四塊硬盤組成了RAID 5磁盤陣列來做對照試驗,所以這個陣列的總容量是其中三塊硬盤的容量之和。(不如就放上:RAID 5模式的有效容量是陣列中容量最小的硬盤容量乘上陣列中硬盤數目減去一以後的數,這裏硬盤數目要減去一是因爲其中有一塊硬盤用來存放校驗信息。)

  最後,RAID 0 陣列提供最高的性能和最有效的可用容量,但是它降低了數據可靠性,這也許使得你在使用多塊硬盤組成你的RAID 0 陣列後卻還不如單獨使用一塊硬盤的情況好。RAID 1陣列通過鏡像能提供冗餘,但是它不能提供任何擴展的性能優勢,因爲鏡像將佔去你陣列中硬盤總容量的一半。

raid 0+1和1+0的區別

我們現在常用的RAID10其實是1+0而並不是0+1,看似簡單只是個順序問題。其實對應用來說是非常不同的。 

RAID 0+1 - using 4 drives, two pairs are striped, and the results mirror each other. In this configuration, when one of the drives fails, it actually breaks the stipe that it belongs to, which in turn breaks the mirror... at this point, all you have is 1 stipe. At this point, if one drive fails, you are in trouble. To recover, the offending drive is removed, and the entire stipe needs to be resync"d.

RAID 1+0 - using 4 drives, two pairs are mirrored, and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create a single stripe. In this configuration, when one of the drives fails, it only breaks one mirror, without affecting the stripe... at this point, only 1/2 of the stipe is mirrored... but if a 2nd drive failure were to occur, it has a 2-in-3 chance of occuring on the last mirror... if it does, you are still OK. To recover, the offending drive is removed, and only the mirror of 1/2 the stripe needs to be resync'd.

RAID 10和RAID 0+1的區別

RAID 10和RAID0+1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實現和設置方法 

現在舉兩個例子,分別是單個盤陣2塊disk和 3disk的情況 

(一)單個盤陣2塊disk 

RAID 10 (先作0,然後作1) 


----]- RAID0(array 1) 

---------------------]- RAID 1(array final) 

----]- RAID0(array 2) 



RAID 0+1(先作1,然後作0) 


---]- RAID1(array 1) 

--------------------]- RAID 0(array final) 

---]- RAID1(array 2) 



看上去是不是差不多?呵呵,先不要馬上下結論,看三塊盤以上會有啥變化 

(二) 單個盤陣3塊disk 

RAID10 



B-------]- RAID0 


------------------]- RAID 1 


F-------]- RAID0 




RAID0+1因爲是先做1,然後作0,因爲RAID 1是鏡像,需且只需兩塊硬盤,所以,在單個盤陣是2塊以上的情況下,是實現不了 RAID0+1的 


=============================================== 

上面說了 具體的配置區別 

在實際的應用中,RAID10是追求在確保高速度訪問情況下數據基本可靠的一種手段. 

比如,在學校的FTP服務器上,一些文件被頻繁的訪問,但是要求這些文件本身具備一定的安全和可靠,所以,RAID10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又比如,在財務部門等小型關鍵部門,需要存放一些比較重要的資料,以提供企業的其他部門,在一定的時間段(比如下班之前一個小時的結算時間,比如每個星期五上午的結算時間,而不是指在所有的時間段內)比較多的訪問,所以在確保數據可靠性的情況下,採取RAID0+1的方式來稍微提高一下訪問性能。


由此看出,這兩種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應用的對象和場合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這裏再次強調,如果真的想好好的設計和實施企業應用,就應該像稱職的大夫一樣,通過仔細甄別業務的不同特點,制定針對這種業務的解決方法,而不能隨隨便便的拿出RAID5一概而論,這是對用戶的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

根據我得到的反饋,對於採用精細調整的IT系統的企業,在將來漫長的運作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概率要遠小於粗枝大葉胡亂部署的企業,特別是一些基本系統,比如mail,web,database等。

Linux由於其穩定和高度開放的特點,特別適合企業應用,不過前提是經過了精細的設計和調整,否則,其被應用到企業中,效果未見得比微軟平臺要好,甚至有可能完全抹煞了其穩定和高度開放的特性,成爲企業構架IT系統中的敗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