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幫助別人都需要勇氣

  看了中央電臺的一個節目,講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因爲我不是從節目開頭開始看的,有些事情經過就不知道了)。大意是這樣的:
  五年前,當事人B在街上被人毆打成重傷,當事人A經過這裏,把B送到醫院(或家裏?)。但被B的母親當成是兇手,任A怎麼解釋都無法讓B的母親相信,而B經醫院搶救,雖保住生命,但已成植物人,根本無法向大家請出事情真相。後來的事情的處理就不知道了。再後來A由於某種原因而失去記憶(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其妻子給他講述以前的種種事情以求喚醒丈夫的記憶,包括愛情的甜蜜與家庭的幸福,但都沒有令丈夫有絲毫的恢復。後來妻子忽然想到在幾年前的這次令丈夫痛心的經歷,想到那時丈夫寫的一篇日記,名爲“好人難當”。就把日記找來,在丈夫牀前讀。當讀到B的名字時,丈夫忽然一震,抓住妻子的手示意她再讀一遍,妻子又讀了幾遍。丈夫就反覆的念着B的名字,終於有了一絲記憶。經過後來剛看幾年的努力,他終於恢復記憶了。但救B的那件事一直是他的心結,因爲B一天不好,真相就一天不能大白於天下。但他沒有勇氣去找B,沒有勇氣再面對B的母親,他怕再次被冤枉,再次被B的母親打出門外,因爲現在的他可能已經無力躲閃B母親的打罵了。幾經猶豫,他終於敲開了B家的大門。等B的母親認出他來,已經老淚縱橫了。原來B已經醒過來,雖然不能下牀,但已證實A是恩人而非罪人。B的母親說A真是好人哪。A說,這五年的痛苦、這五年的委屈,都已經煙銷去散了,五年了,就等這一句話。後來A常去看望B,情同手足,A還認B的母親爲乾媽。
  看完採訪,心裏很沉重,因爲良心受到了震撼。當前社會,好人好事已經不多了。其實並不是說大家都變成自私自利的人了,只是因爲大家越來越不相信會有人做好事,越來越對對方幫你的目的有所懷疑,因爲大家都看過了爾虞我詐,包括連街邊某些乞討的人也會在看到你給了很多錢後,心裏輕蔑地笑道:傻冒!
  其實人做好事時並是要對方給個回報,也並不想得到多少錢,在許多時候,只要對方給一個懷着感謝的微笑就足夠了。主持人說:好人做這些的時候,受苦受累都沒什麼,但最怕受委屈。由於別人的猜忌,給予好人好事以無情的打擊。我也有過許多類似的經歷。
  有一次在回家的公共汽車上,到站時,聽到後面一個人向旁邊的人打聽路,我就回頭說道:你要去哪裏?這裏我比較熟,或許能幫上忙。沒想到他冷冷地看着我,說:那你要去哪裏?我心裏一涼,笑了笑說:我要回家。然後就下車了。
  試想,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你心裏會好受麼?還會有高漲的熱情去幫助別人麼?現在的社會,連幫助別人都需要勇氣。許多人在呼喚良知的時候,卻漠視着別人的困難,更不肯向困難的人伸出援手。
  或許我有點太消極了?細一想,其實受到鼓勵和認可的時候還是多的,每每看到別人感激的笑容,心裏還是很滿足的。在感嘆的同時,還是做好自己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