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首席科學家王乃巖:我厭倦一成不變,探索自動駕駛的未知邊界令我着迷 | 二叉樹視頻

高中保送浙江大學,大二獲得ACM計算機競賽亞洲區域賽金牌,直博港科大,博士期間成爲“深度學習應用於目標追蹤領域全球第一人”,亦核心參與了主流深度學習框架MXNet的開發。25歲,剛剛博士畢業的他成爲圖森未來的首席科學家,5年來帶領圖森未來算法團隊不斷探索自動駕駛技術的未知邊界。

一路走來,王乃巖的“開掛”經歷實力詮釋“年少有爲” 。 王乃巖爲人低調,極少接受媒體採訪,InfoQ 二叉樹視頻第七季「年少有爲」第二期嘉賓特別邀請到了王乃巖,聽他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與計算機結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王乃巖最早在他母親的公司裏接觸到了計算機。他經常在計算機上做圖表編輯、電話簿整理等操作,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有些反覆、繁雜的操作很是影響效率。圍繞這個問題,他有時會冒出一些大膽的想法,怎樣才能讓計算機系統“自動”地運轉起來?

自那之後,王乃巖開始慢慢接觸編程,學會了一些用編程實現自動化的方法。這也是他後來一步步走上計算機之路的源頭。

到了高中,王乃巖幾乎每個週末都會去學校開設的計算機培訓班上課,隨着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他開始參加專業的計算機競賽。也正是因爲在競賽場上的優秀表現,王乃巖本科直接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學。

大學的前兩年時光,不似其他同學熱衷於參加各種社團組織,王乃巖還是一心撲在計算機競賽上,大二那年,他獲得了ACM競賽亞洲區域賽金牌,迎來競賽歷程中的高光時刻。

不比賽的日子,愛好攝影的王乃巖喜歡到處“掃街”,他最喜歡街拍,他喜歡從相機裏觀察外面的世界,每一條平凡的市井巷道都匯聚着人間最真實的煙火氣。

王乃巖的“街拍”攝影作品

讀大三時,王乃巖買了人生中第一個單反,因爲預算有限,這臺單反的型號並不高端。於是,他一有空就愛琢磨怎麼能夠通過一些後期處理將相機的潛力全都“壓榨”出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了當時最先進、最流行的基於機器學習的數字圖像處理技術—— 稀疏表示。漸漸的,王乃巖對機器學習和圖像處理產生了濃厚興趣。

真正將他帶上這個領域的還是導師張志華教授。張志華主要從事機器學習及其在數據挖掘、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應用研究,當時剛從 UC Berkeley 回國的張志華赴浙大執教數值分析課。聽了這門課後王乃巖對機器學習有了更系統和專業的認識。

畢業後,王乃巖順利申請到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直博機會。在導師的影響下,他選擇了計算機視覺作爲自己的主攻方向。博士三年級時,王乃巖就完成了4篇頂會論文。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現在有很多學生博士畢業了,可能還沒有寫出一篇頂會論文。

讀博期間,王乃巖還作爲核心作者參與了知名深度學習框架 MXNet的研發,其目前仍是全球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之一。

王乃巖的求學之路走的十分順利,保送浙江大學,直博港科大,競賽學習兩不誤。因爲小時候一直上實驗班的緣故,到博士畢業那年,他才25歲,比同屆的同學要小很多。可能有人比較好奇,王乃巖是不是從小就是天賦異稟型的學霸?

我自認爲不算是一個學霸,和別的同學相比我可能不一定是最刻苦的,我一般在學習和生活中,比較追求方式方法,一個正確的方法論以及掌握事情背後運轉的邏輯,我覺得做到這兩點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在王乃巖身上得到了充分驗證。從他最初接觸計算機圖表操作萌生“自動化”的想法到由攝影愛好激發並最終鎖定了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作爲自己的主攻方向,王乃巖的每一次關鍵選擇無不是循着興趣、從心出發。

自動駕駛的不確定性令他着迷

從業方向的選擇上,亦是如此。

王乃巖的工作經歷有點“簡單”。他博士一畢業就加入了圖森未來,這一待就是5年。

儘管在學生時期王乃巖就取得了不少學術成果,但他當時並沒有選擇走學術路線,而是選擇進入工業界創業。

我還是有更強的意願,希望把我掌握的知識、學到的技術能夠應用到更實際的問題中去,真正去解決一些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影響到普羅大衆的問題。

爲什麼選擇加入圖森未來?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 圖森未來CTO侯曉迪。二人是通過人人網認識的網友。當時王乃巖對侯曉迪的工作很感興趣,便經常主動找他聊天,一來二去,兩個人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再後來,王乃巖就成了侯曉迪創業團隊的一員。

博士畢業卻加入了一家從0起步的創業公司,說實話,王乃巖一開始還是有點顧慮的。但他覺得,自己在圖森未來能產生的價值會遠遠超過這些顧慮。

如果加入一個大廠可能會做“螺絲釘”,或者會負責一個龐大業務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在圖森未來能讓我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能讓我將所學轉化成實際成果,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圖森未來於2015年9月成立,全面專注於研發L4級自動駕駛卡車。圖森未來剛進入自動駕駛領域時,外界難免會有質疑聲,質疑點主要在於,這支年輕的團隊到底能不能做好自動駕駛。在圖森未來內部,也有一些人對於上來就挑戰自動駕駛這麼難的領域缺乏信心。

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9月。

由王乃巖主導研發的無人駕駛深度學習感知算法在無人駕駛算法評測數據集KITTI和Cityscapes上刷新了10項記錄。這是圖森未來在轉型自動駕駛後的第一項成績,對於公司的轉型戰略意義重大,一方面對外展示了圖森未來團隊的技術實力,迴應了質疑,另一方面也樹立了團隊的信心。

這是一個幾乎從0開始的項目。在此之前,包括王乃巖在內的整個團隊都沒有接觸過檢測分割任務這個方向。王乃巖和北美的幾個同事,加上北京的幾位實習生開始了攻堅之路,文獻調研、復現算法、改進再改進,最終團隊因爲抓到了一些關鍵的技術細節,找到了突破點。

回顧過去這5年來的創業歷程,王乃巖感慨萬千:

自動駕駛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我們每天的工作都是在開拓一些人類知識,或者人類技術的一個新的邊界。這種不確定性的挑戰,恰恰是我覺得整個創業很有意思的一個點。我很厭倦一成不變的生活,我也願意去接受這樣各種各樣的挑戰。

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不少聲音認爲,自動駕駛在這一年的發展十分緩慢。對此,王乃巖表示,2019年進入到一個所謂的緩慢期,也恰恰代表行業慢慢地進入了一個成熟期,一些泡沫也逐漸退去,這對於一些公司反而是一件好事。

他認爲人們往往會高估一項技術短期的進展,低估一項技術長期的發展,對自動駕駛也是。圖森未來初入局時,就認識到自動駕駛是一場持久戰,它不是一個能一蹴而就、短短兩三年就能達到巔峯的領域,這個目標需要整個產業鏈共同努力去實現。

王乃巖慶幸自己選對了方向,他堅信,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將在未來十年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

90後技術Leader:年輕、自由、愛生活

王乃巖現在更多的角色是一個管理者。

雖然不怎麼寫代碼了,但在一些項目中他還會着重“摳”一些技術細節,因爲在技術細節中往往會存在一些“真知灼見”以及被忽略的關鍵技術點。

他現在管理着圖森未來在中國的算法團隊,主管研發。王乃巖是中國算法團隊的0號成員,從只有他一個人到現在有三四十號人,王乃巖見證了算法團隊從0-1組建與成長的歷程。

有意思的是,第一個加入算法團隊的人是王乃巖從知乎上招到的。當時他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問題,並在最後留下了三個疑問,他留言稱,“如果能把這三個問題回答正確的人,可以直接獲得面試機會”,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另類的招聘方法很管用,他的賬號收到了很多私信,並最終成功招到了一個人。

在回憶起早期招人的過程時,他不禁感慨,在沒有大廠的好背景和資源支持的情況下,作爲一家創業公司的圖森未來更多是用技術、願景去吸引志同道合者。

作爲一個90後技術Leader,王乃巖的個人管理風格也帶有更多年輕化的特質。“我的心態很年輕,和那些剛入職的年輕人比較能打到一片,並沒有太大的代溝”。

另一方面,年輕的Leader對於比較前沿技術“嗅覺“會更敏銳。他覺得這是年領小所帶給技術崗位的優勢。不好的一點在於,年輕人可能會缺乏一些管理經驗 。但王乃巖認爲,這些不足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刻意磨鍊去提升的,平時他很注意自我精進。面對團隊不斷擴大帶來的管理挑戰,他一方面會補充理論知識,一方面會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

在工作中,王乃巖更追求務實,主張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做事,他希望通過“放權”,釋放更多獨立性以激發團隊的實幹潛力。

我會給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成長和承擔責任的機會,同時也會給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給予足夠多的一個信任,給他們展示的空間。

生活中的王乃巖,擁有一個自由灑脫的靈魂。他業餘愛好十分廣泛,平時會打羽毛球,冬天是狂熱的滑雪愛好者,平時週末有空,拎起相機就去“掃掃街”。他笑稱,這些都是自己減壓的絕佳方式。

王乃巖並不是外界眼中典型的程序員—— “熬夜”,加班、“996”在他這裏是異態。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王乃巖同樣講求高效和方法論,做好有序的情緒管理和壓力管理,不要因爲工作壓力把自己壓垮。

平衡之中又有互補和助益。很有意思的是,他的這些愛好,有時能與工作產生一些微妙的有趣聯繫。

自動駕駛卡車上會裝很多攝像頭,需要從中選擇合適的型號。當時圖森未來剛入局自動駕駛,團隊很多人不知道怎麼選型。因爲愛好攝影,王乃巖很瞭解攝像頭的參數,最終他協助傳感器同事,成功在幾十款的攝像頭中找到了最符合需求的那一款。

除了攝影,飛行王乃巖也玩的很溜。他在博士畢業後考取了飛行員駕照(小型機),算是圓了小時候的飛行員夢想。現在他還時不時出國過一把“飛行癮”。

開飛機爲王乃巖做自動駕駛帶來了很多啓發:

我發現很多事和開飛機很相近,在開飛機的過程中,要用一些規則、制度來減少人爲犯錯的機率,我把這個思想也用到了自動駕駛、卡車測試中,制訂了一系列完善的流程、制度,大幅提升了測試的效率。

寄語“後浪”:不忘初心,堅持所熱愛的

小學就讀實驗班 ,高中保送浙大,直博港科大,25歲博士畢業後即成爲圖森未來未來首席科學家。與同齡人相比,一路“開掛”的王乃巖可謂是“年少有爲”。

不過他倒覺得,評估一個人,年齡不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更多還是看他能給公司帶來的價值,另一方面,看他能夠爲公司解決的問題。

他覺得做到“有爲”應當具備2個標準:

首先是要尊重每個人個人的價值,把每一個人放在最合適的地方上;第二點,一個人,如果在一個團隊中,他是一個可以帶來變化的一個人,那麼我覺得這個人,是會有很大的價值的。

王乃巖一直拿這套標準來進行自我評估,“我能不能給團隊帶來變化?如果沒有我,這件事情,這個團隊是不是現在這樣一個狀態?”。

對於自己“年少有爲”這件事,他看的看淡,現在再回憶起幾個比較重大的抉擇時刻,他坦言自己沒有顧慮太多。剛找工作的時候,比起能賺多少錢或者一定能取得什麼職位,他更希望自己能踏實把事情做好,怎麼能最大化發揮自己的價值。

對於現在的年輕技術人,尤其是那些還在讀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王乃巖也希望他們在擇業時,能夠更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平時一向很低調的王乃巖在知乎上卻特別活躍,他經常在寫文章作技術分享,分享自動駕駛經驗、行業動態、從業感悟能等,關注他的“粉絲”就有不少是在讀計算機專業的學生。

之所以堅持做技術分享,主要源於之前王乃巖在百度和CMU的實習交流經歷。

讀博士,只有他自己做計算機視覺方面的研究,雖然有導師支持,但有時候會覺得孤單,因爲同行之間交流的機會較少。王乃巖至今很感激在博士三年級,導師允許他出去學習和訪問。他當時去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實習,而後又去了CMU做訪問學者。

在百度和CMU期間,王乃巖接觸到了一些當時工業界和學術界最頂尖的專家和思想,“這一下子打開了我的視野,他們的思想,看待問題的角度,致力於解決我甚至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問題,這兩段經歷是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節點”。

這也促使他更加熱衷技術分享。他希望能給更多有跟他當年一樣困惑的年輕人一些打開視野的機會。

採訪最後,王乃巖通過InfoQ送上了對“後浪”們的寄語:

我想對所有計算機專業在校的學生說,不忘初心,堅持你熱愛的事情,因爲人生是一場長跑,只有熱情纔是我們源源不斷前進的原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勢必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但當我們回顧初心,回顧我們最初的熱情,我們勢必會有足夠的勇氣繼續前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