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個linux下的快速開發工具SlickEdit

    最近在linux做項目,是一個關於藍牙的東東,用手機上的藍牙遠程控制嵌入式設備.說是項目其實目前就我一個人在做.藍牙的通信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剩下的任務就是控制命令的解析了,我採用二進制的命令格式,在x86 linux下用tcp的通信模擬藍牙的環境.這樣使我的工作順利了許多.
    目前解析控制命令部分的代碼基本完成,調試通過了,這樣歸功於我新找到的linux下開發環境SlickEdit.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裏,我一直用SourceInsight和emacs協作來編寫代碼,自己寫makefile在emacs下編譯,這樣對我來說感覺效率太低.也許是太久的win使用經歷,來到linux還不久,不能適應這種命令行爲主的開發環境,雖然以前用過很久的DOS來玩遊戲:)
    Emacs給我的感覺是比較深邃的.很難一下子入手,我粗略學習了一段時間基本操作,感覺在文本編輯方面emacs確實比win下的VC之類的工具強,這也許就是開源的力量吧,可以把用戶的體驗完全融合回軟件中.但是我還沒有學習到emacs下如何對項目進行管理和輔助代碼編寫,我也不知道emacs有沒有這方面的功能(我想應該有吧,不然爲什麼大家都說它功能強大).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然而,當你想要專注做事情的時候,如果被工具所困是很鬱悶的一件事情.首先,在emacs代碼的編輯沒有那麼多輔助功能,我在頭文件中定義的宏,必須得再去打開文件找,函數的參數有哪些,又得去查,這樣大大降低了開發的專注程度;其次,接觸makefile不久,要自己寫一個像樣的makefile確實太難,寫了寫還是放棄了,在網上找了個樣例倒是可以用,但是效果還是不太好;還有就是調試環境,在linux下的gdb還不太習慣,即使有掛載圖形界面的,但是和開發環境結合的不夠緊密.總的來說5,6年的win開發學習,使我的編程習慣鎖定了,我已經習慣了有代碼輔助功能的編輯環境,在代碼上F9添加斷點,F5運行調試的環境.
    有着這些客觀的因素,我的初期開發進度可想而知,總覺得不習慣.後來無意中看到了SlickEdit,網上的評價還不錯就拿來試用.和VC相似的開發和調試環境,自動生成makefile,以及可選的各種按鍵方案一下吸引了我.這個工具被評爲最強大的第三方編輯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我的開發進度說明了一切.友好的界面讓我能夠安定的開發.而且擁有emacs的按鍵方案,編輯文本的速度也大大提高,這也給我逐漸學習emacs創造了環境(畢竟大家都說高手都用emacs,咱也不能自甘墮落啊,慢慢來吧).
    我想肯定還是有一定數量的程序員是從win轉來linux的,也許你們有和我相同的感受,在這裏強烈向你們推薦Slickedit這個工具;或者你們早就在使用SE.不管怎樣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我的qq:2696164    email: [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