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過高階成長中的常見瓶頸

如何跨過高階成長中的常見瓶頸

所謂高階成長,主要就是指管理線的中高級崗位。專家線本來也算,但只要一心專注於技術本身就好了,所以就不花太多時間來說了。

瓶頸一:不明白人和機器的區別

一旦進入管理線,我們會非常明顯的感受到和以前的不同。因爲之前主要都是和機器打交道,純邏輯的二元化生物,非此即彼,非常好相處。

但是從管理線開始呢,我們就要開始和人打交道了。這些人可能是你的下屬、也可能是公司其他部門的同事,比如我們「深惡痛絕」的產品經理、測試部門、HR部門( 招聘面試 )等等。各種各樣的人都會進入到你的工作中來,人嘛,都是情緒化的動物,和機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們在進入管理線的時候,要儘快適應和他們打交道的方法。

瓶頸二:不理解規則的意義,崇尚「自由主義」

當程序員的時候,往往是單槍匹馬解決問題,很多東西自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但當你走上管理崗位以後,人一多就會發現,不能由着每個人按自己的想法來,不然這個程序員用 PHP ,旁邊那個用 Python ,代碼庫格式百花齊放,完全沒法看。

所以規則是爲了提升整體的生產效率,所做的一些妥協。不要敵視規則,現在你可以一定程度的參與規則的制定了,嘗試好好的改進它和利用它。

瓶頸三:缺乏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在開發崗時,雖然也需要一定的溝通和表達能力,但其實基本也就寫文檔、和做工作彙報時會用到;但在管理崗上,就不一樣了。

這是一個承上啓下的崗位,一方面你需要理解領導的意圖,將其轉化爲對應的解決方案,再提交領導審閱,想辦法說服領導支持你的方案;另一方面你又要培養新人,確保他們明白自己要做的工作,習得對應的技能,能按時按量的完成開發工作。在這種崗位,一旦在溝通和表達中出現問題,就會被成倍的放大。

這種能力需要花時間去培養,很難一蹴而就。但好在我們雖然是管理崗,但它依然是技術相關的,它描述的依然是非常理性的東西,不太會出現創意行業那種「跳躍性思維」和「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感覺」之類的內容。所以基本上,只要我們把條理性把握好,就能輸出簡單易懂的內容。即使它可能有一點點枯燥,但會很清晰。如果你還能自然的嵌幾個笑話進去,那麼應付技術講座就綽綽有餘了。

瓶頸四:不能迅猛的招聘和培養下屬,將工作分擔下去

招聘和培養下屬,是中層管理者除技術以外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我們要持續而穩定的爲公司提供研發能力,確保能支持公司現在的業務,並能跟得上未來的發展。

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整套的方法,包括如何招聘新人、招聘進來以後如何培養、試用期如何識別種子選手、轉正後如何最大的爲公司貢獻價值,還要留意他們對公司的滿意度啊、個人的發展意願和發展空間,以免剛培養出來就跳槽了之類的。

掌握不好這些技能,就無法放大自己的能力,所有的事情都只好親力親爲,天天加班。爲了避免這種悲慘未來,我們甚至從進入管理線之前,就應該有意識的去培養這些能力。首先要養成寫技術博客或者筆記的習慣;然後可以試試把日常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總結下來,以書籍或課程的方式分享出去,這樣除了能提升能力,還可以掙點零花錢。

瓶頸五:面對大挑戰時失去鬥志,茫然無措

剛進入管理線,或者突然老闆給了你一個難度很大的任務的時候,面對千頭萬緒的事情,很容易發矇。這種時候,首先要鎮定下來,然後將這個任務拆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挑戰,去分析其中的風險,從而制定出一系列容易達到的小目標。

當我們不斷的去完成這些難度不大的小目標時,會獲得持續的小成功,這些成功堆積起來的信心,最後會幫助我們解決掉最後的那個難題。因爲在難題面前,最常見的失敗就是失去信心。你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出來的時候,那當然就做不出來了。

一個小建議:來一次「迷你技術創業」

管理是非常依賴於實踐的事情,你看着那些管理大師的鉅著,然後在腦海中演練,其實最後什麼用都沒有的,只有實際經歷過,才能感同身受。

好在我們是程序員,可以從無到有的創建一個軟件。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去開發一個商業軟件,或者 Lead 一個開源項目。當你控制着一個有業務在流動的組織的時候,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各種問題、然後想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並能看到這些方案最終的效果。

這樣做,不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人和組織,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商業。產品如何被設計、被製作、被銷售、被運營;現金如何變成資源、商品最後又變回更多的錢。當你明白了這些之後,就能對自己的崗位有新的看法,也能和老闆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