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面試專題——系統最高速度計算(最快時鐘頻率)和流水線設計思想:

目錄

一、STA分析基礎

二、系統時鐘速度提升策略——流水設計

三、補充——STA保持時間分析

四、參考


一、STA分析基礎

數據傳輸延時 <= 時間傳輸延時 + 時鐘週期 - 建立時間

Tclk1 + Tco + Tcomb_logic + Tnet <= Tclk2 + Tperiod - Tsu

即:

Tskew+ Tperiod - Tsu - Tco - Tcomb_logic - Tnet >= 0

進一步得到時鐘週期要求:

Tperiod >= Tsu + Tco + Tcomb_logic + Tnet - Tskew

Tsu 、 Tco主要由具體器件工藝決定,而Tnet 、Tskew影響較小。因此影響時鐘速度的主要因素爲組合邏輯延遲Tcomb_logic

 

二、系統時鐘速度提升策略——流水設計

  同步電路的速度是指同步系統時鐘的速度,同步時鐘愈快,電路處理數據的時間間隔越短,電路在單位時間內處理的數據量就愈大。

由上:        Tperiod >= Tsu + Tco + Tcomb_logic + Tnet - Tskew

提升同步電路速度的關鍵在於縮短組合邏輯延遲。由於一般同步電路要使電路穩定工作,時鐘週期必須滿足最大延時要求。故只有縮短最長延時路徑,才能提高電路的工作頻率。可以將較大的組合邏輯分解爲較小的N塊,通過適當的方法平均分配組合邏輯,然後在中間插入觸發器,並和原觸發器使用相同的時鐘,就可以避免在兩個觸發器之間出現過大的延時,消除速度瓶頸,這樣可以提高電路的工作頻率。這就是所謂"流水線"技術的基本設計思想即原設計速度受限部分用一個時鐘週期實現,採用流水線技術插入觸發器後,可用N個時鐘週期實現,因此係統的工作速度可以加快,吞吐量加大。注意,流水線設計會在原數據通路上加入延時,另外硬件面積也會稍有增加。

 

流水線思想:

    將組合邏輯系統地分割,並在各個部分之間插入寄存器,並暫存中數據的方法,目的是將一個大操作分解成若干小的操作,每一步操作的時間較小,所以能提高頻率,各操作能並行執行,所以能提高數據吞吐,提高處理速度。

 

三、補充——STA保持時間分析

數據傳輸延時 >= 時間傳輸延時 + 保持時間

Tclk1 + Tco + Tcomb_logic + Tnet >= Tclk2 + Th

即:

Tclk1 - Tclk2 + Tco + Tcomb_logic + Tnet - Th >= 0

-Tskew + Tco + Tcomb_logic + Tnet - Th>= 0

四、參考

https://blog.csdn.net/CLL_caicai/article/details/10457377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