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A股成“網紅”,中芯國際20年芯片發展史


文章來源@全球TMT |

作爲中國大陸規模最大也是最先進的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不僅14nm工藝實現量產,還將在科創版上市,經過3天閃電問詢後創下IPO審覈新紀錄,中芯國際儼然已經成爲芯片行業中的“網紅”企業,其迴歸A股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但這個“網紅”其實已經20歲了,它20年來的沉澱與成長也是中國芯片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芯片(chip),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是集成電路的載體,由晶圓分割而成。一枚小小的芯片在製造過程中需要經過多道程序,而這些程序又可能會涉及多個企業。這其中有一類企業被稱爲“代工廠”,他們主要根據客戶提供的集成電路設計方案來量產芯片。以臺積電、中芯國際、格羅方德(格芯)、聯華電子爲代表。但可不要覺得“代工”就意味着低技術含量、低利潤,與一般的代工行業不同,芯片行業的代工背後技術含量非常高,評價的標準則主要是製程工藝的高低。

張汝京上海創“芯”

張汝京

2000年8月1日,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土地上,一家芯片製造企業打下第一根樁。這家企業與以往由國家投資建廠,採用國有化體制的芯片製造廠不同,而是由一位52歲的電子工程師自籌資金,帶着400多名來自中國臺灣、美國、歐洲、韓國的相關人才,在大陸創造了一個芯片製造廠的全新樣本。這家芯片製造廠就是“中芯國際”,領頭人就是張汝京。

 

張汝京,1948年生於南京,畢業於臺灣大學,後又在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獲得工程學碩士學位,並在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1977年他進入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擔任工程師。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當時也在德州儀器就職,直至1985年,而張汝京則在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1997年由於德州儀器放棄DRAM產業,張汝京決定退休返臺。張汝京在臺灣還創立了代工廠商世大半導體,但彼時臺灣已經形成臺積電和聯電兩座大山,世大半導體最終被臺積電以50萬美元買下,這一年正是2000年。

 

經過此事張汝京決心回到大陸,當時中國大陸正在鼓勵發展半導體行業。在世大被收購的第二個月,張汝京就籌資了14.8億美元在開曼羣島註冊了中芯國際,首批投資名單包括上海實業,北大青鳥,高盛,漢鼎亞太以及淡馬錫。經過考察,張汝京確定在上海建廠。在德州儀器時期就有“建廠狂魔”稱號的張汝京保持了列厲風行的作風,晶圓廠建廠通常需要1年半到2年的時間,而中芯國際的廠房僅用了13個月。此後中芯在上海一口氣建了3座八英寸芯片廠,北京建了2座12英寸芯片廠,隨後又收購了摩托羅拉在天津的一家8英寸芯片廠。加速擴張使得中芯國際得到快速發展,2004年創辦僅4年的中芯國際赴美上市,很快就躋身半導體代工行業的領先陣營。

 

不過這其中也留下了一些隱患。不停地建廠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而從2008年開始,存儲芯片的市場價格開始走跌,中芯國際在盈利方面承受巨大壓力。張汝京決定選擇國企注資,最終大唐電信成爲中芯的第一大股東,至今其仍佔據中芯國際19.14%的股權。但是禍不單行,2009年11月,加州地方法院判決,中芯在65個有爭議的專利項目中,非法使用了61個,臺積電要求中芯賠償10億美元。面對高昂的賠償金,中芯國際希望與臺積電和解,條件則是臺積電可以獲得中芯國際8%的股權,外加2%的認股權。在和解談判的過程中,張汝京選擇了辭職,他表示,“辭職決定是我主動提出的,我是覺得和臺積電的官司讓我精疲力盡,而我盡力了。”張汝京最終以一種“滄桑老人”的形象退出了中芯國際,也退出了整個芯片行業。

中芯實現盈利

邱慈雲

 

在張汝京辭職之後,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很快尋來第二任CEO王寧國。但在2011年中芯便出現大動盪,兩位高層王寧國、楊士寧陸續辭職離開,邱慈雲重返中芯出任CEO。

 

邱慈雲,生於1956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1年,邱慈雲曾追隨張汝京來到上海建立中芯國際,並擔任該公司高級運營副總裁。但由於他“求穩”的企業運營管理意見與張汝京快速擴建的想法相違背,2005年,邱離開中芯國際。此後他先後在華虹NEC以及馬來西亞晶圓代工廠Silterra任職。

 

回到中芯國際後邱慈雲仍堅守着維穩保業績的經營理念,主張“放下野心,放慢步子,穩紮穩打”。這體現在不追求最先進的製程而注重更成熟的工藝;保持高產能的良好良率;將重點放在國內市場。事實證明,邱慈雲的戰略真的奏效了,中芯國際的營收從2009年只有20%來自中國到2016年有50%來自中國。淨利潤更是轉虧爲盈,市值也增長數倍。邱慈雲讓中芯在內憂外患後能夠穩住並連續盈利。2015年,他被評委“亞洲高科技公司管理層排行榜”半導體行業最佳CEO第三名。

 

可以說到了這個時候中芯國際需要轉變戰略了,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生存”而是要“進步”。由於一直控制着對外資本支出,中芯國際在新設備,新生產線和新技術的研發上與臺積電拉大了距離。2016年臺積電10納米制程已經實現量產,而中芯國際當時的晶圓產能主要集中在180-150納米、65-40納米,28納米制程晶圓出貨在整體晶圓銷售的佔比只有2%左右。2017年5月10日,邱慈雲以個人原因請辭中芯國際CEO,並被委任爲中芯國際公司董事會非執行副董事長及調任爲非執行董事。

緊追臺積電

趙海軍和梁孟松

接替邱慈雲的是中芯國際的老人,曾擔任首席運營官的趙海軍(左)。趙海軍,在北京清華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系科學士和博士學位,並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0年10月加入中芯國際,2013年4月任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並於同年7月兼任中芯北方合資公司總經理。曾有業內人士形容他是典型的北方性格,行事直率、要求嚴格,自從帶領北京公司整頓調整中高層,讓屬下繃緊神經。

 

2017年10月,梁孟松(右)也加入中芯國際,同樣任職CEO。趙海軍負責製造,梁孟松負責研發,由此開啓了中芯國際雙CEO模式。梁孟松師從美國柏克萊大學教授胡正明,曾在臺積電擔任資深研發處長,他從頭至尾參與了臺積電每一個世代的芯片製程。此後他又在三星任職,幫助三星在2011-2013年間製程從45納米突破到16納米。也正是梁孟松來到中芯後,中芯開始放棄20納米,進而研發更先進的14納米。

14納米制程訂單供不應求

2019年9月,中芯在上海浦東的生產線上成功實現了中國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芯片的量產。在20週年晚宴上,中芯國際向參會員工發放了採用其14納米制程代工的麒麟710A處理器的華爲榮耀Play4T手機,意味着其14納米FinFET代工的移動芯片,真正實現了規模化量產和商業化。

6月7日晚,中芯國際交出了科創板首輪問詢答卷,這距4日接受問詢僅4天。中芯國際披露,去年其14納米制程產品收入爲5706.15萬元,佔整體代工收入的0.29%,主要服務於手機應用處理器等領域的終端客戶;今年一季度該工藝營收達7215.42萬元,佔比提升至1.26%,現有產能呈現出需求巨大與供給不足的局面。根據中芯國際此前規劃,14納米及後續先進工藝在今年3月和7月分別擴產至4000片/月和9000片/月,2020年底將擴產至1.5萬片/月。由於需求強勁,中芯國際宣佈追加全年資本開支11億美元至43億美元。

此次中芯國際科創板IPO籌集資金約40%將用於12英寸芯片SN1項目(中芯南方一期)。中芯南方爲一家12英寸晶圓廠,主要爲滿足中芯國際14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節點的研發和量產計劃而造,目前產能已達6000片/月,目標產能是3.5萬片/月,投資總額達120.4億美元。

科創板爲芯片企業提供“舞臺”

2019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增速保持在20%左右,中國傳統芯片在全球地位提升,同時AI芯片也獲得發展機遇。科創板的開市讓一些埋頭苦幹的芯片企業有機會走到人們的視野中。目前科創板上市的芯片概念企業已近10家,諸如中微公司、瀾起科技、滬硅產業等企業,還有更多企業在躍躍欲試。

除了中芯國際,人工智能芯片企業寒武紀、MEMS傳感器芯片的研發與設計企業敏芯股份、光通信行業廠商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信號鏈芯片設計企業芯海科技、清華力合旗下集成電路芯片企業力合微電子等也在推進科創板IPO進程。

創辦20週年,中芯國際發展中的“血汗淚”承載着一部分中國芯片人不斷鑽研不斷創新的精神。在當下這個環境下,芯片技術被更爲重視,中芯國際以及很多芯片企業將站在歷史舞臺的聚光燈下,承擔國家芯片技術發展的重任,雖然道阻且長,但未來可期。

往期精彩內容

行業

扒中臺的“祖墳”!對不起,Supercell的“中臺”,你學不會

國產替代背景下,數據庫和數據分析行業的發展和投資機會

觀察

臺積電“被逼”赴美始末丨鈦媒體獨家

新形勢下,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趨勢

爲什麼新基建是對中國未來10年影響最大的刺激政策?

Gartner:2020年IT支出或將大幅下降3000億美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