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職位簡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PM(項目經理或產品經理) package 10W/30W/50W+

1、項目經理爲整個項目的第一責任人。
2、項目經理對《質量檢查報告》中的所有細則負首要責任。
3、項目經理必須有效掌控項目開發的各個環節,協助、指導項目組成員的工作,及時發現並處理項目中存在的問題,並對項目組成員的工作進行合理的評價。
4、負責管理和控制項目全過程的質量、進度。分析偏差,採取糾正措施。如果發現項目實際進展顯著偏離計劃,則及時採取糾正措施。
5、根據項目規範建立項目組內部管理和溝通機制。
6、可根據需要調配組內人員等資源。
7、有權對項目組成員提出獎懲建議。
8、項目經理負責組織需求分析工作,並組織對需求文檔和需求變更文檔進行復審。
9、分配系統設計任務,包括體系結構設計、模塊設計、用戶界面設計、數據庫設計等。
10、組織對體系結構設計、模塊設計、用戶界面設計、數據庫設計進行評審。
11、負責組織項目開發小組會議並編寫會議紀要。開發小組會議每週至少舉行一次(可與項目例會合並),對難點、疑點問題進行分析、解決,保證小組內成員充分溝通。
12、負責每週對開發人員的代碼進行檢查。
13、負責提交測試版本、搭建符合實際的集成測試環境,每個項目只能有一個測試環境,開發環境不可與測試環境混合。
14、所需提交文檔:

  • 立項後製定《項目計劃》並保證該計劃的合理性和現實性。組織項目組內對《項目計劃》進行評審,《項目計劃》制定或變更
  • 後必鬚髮郵件通知部門經理、測試部及項目相關人員。
  • 每週五下班前提交項目的《項目週報》至TFS上項目相關目錄。
  • 協助設計人員編寫《體系結構設計報告》、《模塊設計報告》、《用戶界面設計報告》、《數據庫設計報告》
  • 提交《內部驗收表》。項目成果交付用戶前項目經理必須組織內部驗收,並簽字生效。
  • 結項前向項目管理部門提交《結項申請書》。負責組織開發設計人員、需求分析人員、測試人員,根據《用戶需求說明書》提交各類技術文檔,並保證該文檔的及時有效性和準確性。

PD(產品經理) package 10W/30W/50W+

產品經理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產品、市場及用戶等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等。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1、產品策略制定:在關注行業動態並解讀公司戰績之後制定產品策略(目標用戶、產品定位、商業模式、產品生命週期、產品發展路線)
2、用戶需求分析:市場調研(市場需求文檔)、競品分析(競品分析文檔)、需求收集(收集用戶反饋、用戶調研、數據分析)、需求管理(需求過濾、需求分析、需求提取)
3、產品功能規劃:規劃功能模塊(業務流程圖、交互原型、優先級排序)、撰寫產品需求文檔(PRD)
4、產品功能開發:資源協調、項目進度跟蹤(進度跟進、項目管理)、產品測試驗收、產品發佈
5、其他工作:產品運營、產品推廣、產品合作、產品宣介、產品培訓

UE(交互設計師) 4-8K / 8-1W / 15-20k

1、內容包括:對產品進行行爲設計和界面設計。 行爲設計是指各種用戶操作後的效果設計。Web的操作以點擊爲主。點擊操作又可以分爲“表單提交”類和“跳轉鏈接”類兩種。除點擊外,還涉及到拖拽操作等。
2、界面設計包括:頁面佈局、內容展示等衆多界面展現。例如:使用按鈕還是使用圖標?字號大小的應用,如何使用tab…… 之所以特意提出這樣一個話題,是爲了強調除了“界面設計”,還需要“行爲設計”。
3、其他:交互設計在被認識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誤區,常見的是把交互設計理解爲一種專業的、高級的界面設計。一個產品不好用很多時候是因爲流程上有問題,頁面表現的挺合理,但是,點擊了一下之後,就會發現“走不下去了”。流程是一系列的操作,也需要設計。

RD(後端/前端/無線工程師) 8k/12-20k/30k+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ngineer,研發工程師,對某種不存在的事物進行系統的研究和開發並具有一定經驗的專業工作者,或者對已經存在的事物進行改進以達到優化目的的專業工作者。
在互聯網產品研發中,研發工程師會在PM的指導,按照PD的文檔下去研發產品,在整個團隊中是產品的主要生產力,IT的絕大數崗位RD的需求是最大的因爲開發語言繁多,學精成本高,所以也分作多種崗位,以後端爲典型的就是Java開發工程師。

QA(測試工程師) 6-8K/8-10K/10-15k+

1.編寫測試計劃、規劃詳細的測試方案、編寫測試用例。
2. 根據測試計劃搭建和維護測試環境;
3. 執行測試工作,提交測試報告。包括編寫用於測試的自動測試腳本,完整地記錄測試結果,編寫完整的測試報告等相關的技術文檔;
4.對測試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和準確定位,與開發人員討論缺陷解決方案。
5.提出對產品的進一步改進的建議,並評估改進方案是否合理;對測試結果進行總結與統計分析,對測試進行跟蹤,並提出反饋意見。
6.爲業務部門提供相應技術支持,確保軟件質量指標。

OP(運維工程師)4.5-6k/6-8k/8-10k/10-12k+

事件管理:目標是在服務出現異常時儘可能快速的恢復服務,從而保障服務的可用性;同時深入分析故障產生的原因,推動並修復服務存在的問題,同時設計並開發相關的預案以確保服務出現故障時可以高效的止損。在這方面主要工作內容有:
問題發現:設計並開發高效的監控平臺和告警平臺,使用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方法對系統中的大量監控數據進行彙總分析,以及在系統出現異常的時候可以快速的發現問題和判斷故障的影響。
問題處理:設計並開發高效的問題處理平臺和工具,在系統出現異常的時候可以快速/自動決策並觸發相關止損預案,快速恢復服務。
問題跟蹤:通過分析問題發生時系統的各種表現(日誌、變更、監控)確定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制定並開發預案工具。
變更管理:以可控的方式,儘可能高效的完成產品功能的迭代的變更工作。在這方面主要工作內容有:
配置管理:通過配置管理平臺(自研、開源)管理服務涉及到的多個模塊、多個版本的關係以及配置的準確性。
發佈管理:通過構建自動化的平臺確保每一次版本變更可以安全可控地發佈到生產環境。
容量管理:在服務運行維護階段,爲了確保服務架構部署的合理性同時掌握服務整體的冗餘,需要不斷評估系統的承載能力,並不斷優化之。在這方面主要工作內容有:
容量評估:通過技術手段模擬實際的用戶請求,測試整個系統所能承擔的最大吞吐;通過建立容量評估模型分析壓力測試過程中的數據以評估整個服務的容量。
容量優化:基於容量評估數據,判斷系統的瓶頸並提供容量優化的解決方案。比如通過調整系統參數、優化服務部署架構等方法來高效的提升系統容量。
架構優化:爲了支持產品的不斷迭代,需要不斷的進行架構優化調整。以確保整個產品能夠在功能不斷豐富和複雜的條件下,同時保持高可用性。

其他

軟件UI/美工 4.5-6k/6-8k/8-10k/10-12k+

PS:軟件UI是對產品的圖片圖像圖形進行設計,而美工則是對公司活動,日常事務的圖像進行設計
1、負責公司所需的各類三維設計、平面設計、POP設計、VIP應用設計等。
  2、負責各類活動的現場佈置、背景佈置和道具製作。
  3、負責商場各類模型、道具的製作和繪製POP等。
  4、協助美術師對商場店堂內、外廣告的管理。
  5、協助美術師對商場環境的規劃、形象的規劃、美陳佈置等。
  6、配合公司各類社會活動、促銷活動的現場佈置、道具的製作及美術陳列。

CTO(首席技術官) 不同公司給的不一樣,但不會低

首席技術官是技術資源的行政管理者,CTO作爲企業技術的創建者和推動者,首先因爲他和CIO一樣是進入企業決策圈的角色,有義務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負責,制訂企業或組織的技術願景和戰略,執行並監督實施技術的長短期戰略,組織新技術研發應用,參與並保證對客戶需求的技術滿足,參與知識產權(IP)策略制。CTO還是高級市場人員,他可以從技術角度非常有效地幫助公司推廣理念,其中包括公司對技術趨勢所持的看法。
1、國外CTO的職能,除取決於公司規模外,還與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模式相關聯。硅谷很多公司創始人都是技術出身,但公司做大之後並不想轉爲技術團隊管理者,所以除了從外面請來專業經理人擔任CEO外,還有可能聘請專門負責研發管理的VP,這樣創始人就可以把自己定爲CTO角色,以便脫離管理中的瑣事,專心研究技術走向。例如,Google的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就專門負責研究技術的走向。
2、國內CTO更偏重於研發管理,CTO要負責把所有同開發相關的資源都管理起來,按時完成項目。另一方面,就是類似總工的角色,作爲技術方面的權威,要對公司下一步的技術發展方向進行一些研究、探討,做出判斷並幫助CEO做出決策。
對於CTO的職責範圍,國內公司還在摸索中。這個職位的職責同公司現階段的需求和人員配備密切相關,對於中小規模的公司,CTO的工作要求也是模糊的,這種情況在國內比較多。

系統架構師(比PM略低一點)

1 負責公司系統的架構設計、研發工作;
2 承擔從業務向技術轉換的橋樑作用;
3 協助項目經理制定項目計劃和控制項目進度;
4 負責輔助並指導 SA 開展設計工作;
5 負責組織技術研究和攻關工作;
6 負責組織和管理公司內部的技術培訓工作;
7 負責組織及帶領公司內部員工研究與項目相關的新技術。
8 管理技術支撐團隊並給項目、產品開發實施團隊提供技術保障。
9 理解系統的業務需求,制定系統的整體框架(包括:技術框架和業務框架)
10 對系統框架相關技術和業務進行培訓,指導開發人員開發。並解決系統開發、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系統架構師的目的:
11 對系統的重用、擴展、安全、性能、伸縮性、簡潔等做系統級的把握。

程序員工資構成: 年薪數(12-16新)、年終獎、搬遷補助、房補、交通補、通信補、基本工資、五險一金、項目提成/獎金、設備折舊費等等,也有其他實體獎勵的,以及公司福利(季度/年度旅遊,日常聚餐,野外燒烤)等
上述數據來自網絡,工資以一線城市工資標準(二線80%,三線60%),以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編寫日期:2020年2月25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