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泉模型

.2.4  噴泉模型
噴泉模型是一種以用戶需求爲動力,以對象爲驅動的模型,主要用於描述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過程。該模型認爲軟件開發過程自下而上週期的各階段是相互重疊和多次反覆的,就像水噴上去又可以落下來,類似一個噴泉。各個開發階段沒有特定的次序要求,並且可以交互進行,可以在某個開發階段中隨時補充其他任何開發階段中的遺漏。採用噴泉模型的軟件過程如圖1-6所示。
圖1-6  採用噴泉模型的軟件過程
噴泉模型主要用於面向對象的軟件項目,軟件的某個部分通常被重複多次,相關對象在每次迭代中隨之加入漸進的軟件成分。各活動之間無明顯邊界,例如設計和實現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這也稱爲“噴泉模型的無間隙性”。由於對象概念的引入,表達分析、設計及實現等活動只用對象類和關係,從而可以較容易地實現活動的迭代和無間隙。
噴泉模型不像瀑布模型那樣,需要分析活動結束後纔開始設計活動,設計活動結束後纔開始編碼活動。該模型的各個階段沒有明顯的界限,開發人員可以同步進行開發。其優點是可以提高軟件項目開發效率,節省開發時間,適應於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過程。由於噴泉模型在各個開發階段是重疊的,因此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開發人員,因此不利於項目的管理。此外這種模型要求嚴格管理文檔,使得審覈的難度加大,尤其是面對可能隨時加入各種信息、需求與資料的情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