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1-面向對象【階段一知識回顧、繼承】

————-第三天 流程控制語句—————–

流程控制語句的分類:
順序結構;
選擇結構:

    1.if語句

        1.1 第一種語句格式:

            if(關係表達式){
                語句體;
            }

            其它的代碼;

            執行流程:
                1.先判斷 關係表達式 的值是true還是false;
                2.如果爲true就執行語句體,否則就不執行語句體;

        1.2 第二種語句格式:
            if(關係表達式){
                語句體1;
            }else{
                語句體2;
            }
            執行流程:
                1.先判斷 關係表達式 的值是true還是false;
                2.如果爲true就執行語句體1,否則就執行語句體2;

        1.3 第三種語句格式:

            if(關係表達式1){
                語句體1;
            }else if(關係表達式2){
                語句體2;
            }
            ...
            else{
                語句體n;
            }
            執行流程:
                1.先判斷 關係表達式1 的值是true還是false;
                2.如果爲true就執行語句體1,否則就判斷 關係表達式2的值,看其結果是true還是false;
                3.如果是true是就執行語句體2,否則就繼續判斷下一個關係表達式,看其結果是true還是false;
                4.如果以上所有關係表達式的值都爲false,就執行語句體n;

    2.switch語句

        格式:
            switch(表達式){

                case 目標值1:
                    語句體1;
                    break;
                case 目標值2:
                    語句體2;
                    break;  
                ...

                default:
                    語句體n+1;
                    break;  

            }

            執行流程:
                1.先計算表達式的值;
                2.然後使用表達式的值,先與第一個case語句中的目標值進行比較;
                3.如果相等,就執行語句體1;如果不相等就與第二個case語句中的目標值進行比較;
                4.如果與與第二個case語句中的目標值相等,就執行語句體2;如果不相等就下一個case語句中的目標值進行比較;
                5.如果表達式的值與上面所有的目標值都不想等,就執行default語句中的語句體n+1;
                6.在以上步驟中,如果執行了break語句,就會結束整個switch語句;                           

循環結構:
    1.for循環語句
        格式:

            for(初始化語句①;條件判斷語句②;控制條件語句④){
                循環體語句③;
            }

            ...
            其它的代碼;

            初始化語句:定義循環變量,然後初始化;
            條件判斷語句:判斷循環變量是否滿足某個條件;
            循環體語句:重複執行的代碼;
            控制條件語句:修改循環變量,通過修改循環變量來控制是否滿足某個條件的;

        執行流程:
            ①②③④ -> ②③④ -> ②③④...,當②的結果爲false就結束整個for循環語句;

    2.while循環語句
        格式1:

            初始化語句①;
            while(條件判斷語句②){
                循環體語句③;
                控制條件語句④;
            }

            執行流程:
                ①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當②的結果爲false就結束整個while循環語句;

        格式2:

            while(條件判斷語句②){
                循環體語句③;
            }


    3.do...while循環語句

        格式1:

            do{
                循環體語句③;
            }while(條件判斷語句②);


        格式2:

            初始化語句①;
            do{
                循環體語句③;
                控制條件語句④;
            }while(條件判斷語句②);

         執行流程:
            ①③④->②③④->②③④...,當②的結果爲false就結束整個do...while循環語句;


    三種循環語句的區別:
        1.do...while循環,一上來就先執行循環體,而for循環和while循環語句只有在滿足循環條件的情況下才執行循環體語句;


    4.跳轉控制語句:
        1.break 中斷,結束的意思
            應用場景:
                1.switch語句中;
                2.循環語句中:
                    for(初始化語句①;條件判斷語句②;控制條件語句④){
                        循環體語句③;
                        break;
                    }
        2.continue 繼續的意思

              跳過本次循環,繼續 下一次循環;
            應用場景:

                1.循環語句中:

                    1<=i<=10

                    for(初始化語句①;條件判斷語句②;控制條件語句④){
                        if(i>3){
                            continue;
                        }

                        循環體語句③;
                    }

————第四天 數組——————

1.定義格式

數據類型[] 數組名 = new 數據類型[長度];
數據類型[] 數組名 = {元素值1,元素值2,...};

2.給元素賦值

int[] iArray = new int[3];
for(int i=0;i<iArray.length;i++){
    iArray[i] = (i+1)*5;
}

iArray[0] = 5;
iArray[1] = 10;
iArray[2] = 15;

————第五天 方法—————————-

1.方法

for(int i=1;i<=5;i++){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格式:

修飾符 返回值類型 方法名(參數列表){
    方法體;
    return 返回值;
}

———–第七天 面向對象—————————-

1.類的作用:
類是用來描述現實世界中的某一類事物的;

2.怎麼描述:

屬性:
    姓名;
    年齡;
行爲:
    喫飯;
    學習;
    睡覺;

在java中類寫屬性和行爲;

3.怎麼寫屬性和行爲:
1.通過成員變量表示屬性;
2.通過成員方法表示行爲;

4.對象

對象是這一類事物中的一個個體;


通過對象訪問成員變量和成員方法:
    1.創建對象:
        類名 對象名 = new 構造方法(參數列表);

    2.訪問變量和方法:
        對象名.變量名;
        對象名.方法名;

5.封裝

封裝:把類中不需要對外提供的變量或者方法隱藏起來;
使用private關鍵字修飾變量或者方法;
給被private修飾的變量提供get/set方法;

6.this關鍵字
表示當前類的對象;
哪個對象正在調用this所在的方法,this就表示哪個對象;

7.匿名對象

Person p1 = new Person();
// 匿名對象
new Person();

Student s = new Student();

new Student().getAge();


new Student().setAge(20);


匿名對象可以作爲對象來調用它的成員;

匿名對象只能被使用一次;

用途;
    匿名對象可以作爲方法的參數,也可以作爲方法的返回值;

第一天

1.類與類之間的關係

1.組合
    在A類中用到了B類, A類與B類之間的關係就是組合關係;

    public class B{
        ...
    }

    public class A{
        int age;
        B b;
        ....
    }

    public class XinZang{
        ...

    }

    public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XinZang xz;

        public void setXinZang(XinZang xz){
            ...
        }
        ...
    }


2.繼承


    在java中繼承指的是子類繼承父類,子類就擁有了父類中所有的非私有成員;
    格式:

        修飾符 class 子類名 extends 父類名{
            定義子類特有的成員;
        }

        public class Fu{
            int a = 100;
            private int b = 200;

            public void method01(){
                sysout("-----------method01----");
            }
        }

        // zi類繼承Fu類
        public class Zi extends Fu{

        }



3.代理

2.繼承的特點

1.在java中只有單繼承:一個子類只能一個父類;
2.可以多層繼承:B繼承A,C繼承B;

3.繼承的好處:
1.提高代碼的重複使用率;
2.可以在子類中擴展自己的功能;

4.使用類名作爲方法的參數類型

在調用方法時必須給方法傳遞這個類的對象
public static void setPerson(Person p){
    p.setAge(20);
    p.setName("鼕鼕");
}

5.使用類名作爲方法的返回值類型
要求給方法返回數據時,必須返回這個類的對象;

public static Person getPerson(){
    Person p = new Person();
    return p;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