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的转型能让大象重新跳舞吗?

业务的转型能让大象重新跳舞吗?

IBM自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就一直麻烦不断。截止到今年7月份发布的二季度业绩,已经连续13个季度业务下滑,也每每实际表现低于业界的平均预期。管理层一再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发表关于转型的信心和消息,却难以扭转困局,实际状况日益严重,已过百年的巨人似乎难以摆脱持续衰退的厄运。

不得不说,IBM是一家极其优秀的企业,即便面临现在的窘态,大象依然有其独有的魅力和很强的实力。从创始人沃森到现在,蓝色的血液和基因一直流淌着,直到最近几年。蓝色象征和理性、稳健和成熟,但是随着领导人的更迭和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官僚以及沉淀了太多的臃肿庞大的吃掉公司利润的人群,让这个大象在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时,盲目的自信、迟疑和官僚体系,只能呆呆地看着身手敏捷的其他对手穿梭而过。然后才突然醒悟,依旧带着迟疑地想快步赶上。

领导人将转型停留在口头和媒体宣传,回过头来却显现出信心严重不足的以杀鸡取卵式地“压榨”成本开支和“制造”漂亮的数字,简单粗暴的转型必将带来恶性的后果。

1. 错误的开端:新的领导者并没用提出企业新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不是每股收益,至少不仅仅是。可是领导人错误地当成唯一的目标,以此来取悦华尔街的吸血鬼们。2010年上届CEO彭明盛在将接力棒交给下任之前提出了到2015年每股收益将翻倍到20美元每股。于是恶梦便从此开始了。

2. 缺少自信:美国的领导们,从企业家到总统,无一不首先是漂亮的演讲家。好的演讲家自信是第一位的,但是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自信并不能复制到治理一个企业或国家。好的管理还是靠交付实实在在的产品、服务,每当到季度末,看到公司一层一层逼迫从销售人员到交付人员填报数字,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来寅吃卯粮。最可笑的就是push邮件的后面煞有其事地附一句:“这样做并不是告诉你们去乱填报和作假。”是愚弄IBMer的智商吗?

3. 一错再错:CAMSS(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社交和信息安全)战略,经过沉思和反省后似乎看到了出路,那就是围绕CAMSS转型,全球发布了超过1万个职位招聘,信心慢慢滴准备变身为新市场中的眼球。当CAMSS出来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什么(因为市场很流行),却也是更多人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组织与CAMSS有什么关系)。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习惯和深谙IBM内部政治的人还是很敏感,那就是不管与CAMSS有多远的距离,要想方设法靠近,想方设法戴上CAMSS的帽子,再制造点可以讲的故事,于是就可以升Band获得垂青。制定CAMSS的人怎么就不想一想,自己的竞争力和优势在哪里?一个六十岁的老人非要跟十五六岁的少年比时尚和流行,不是节操的问题,是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变得没有信心。IBM的问题仅仅是业务和市场的问题吗?如果是,那CAMSS为何解决不了,还是每况愈下呢?

4. 为何缺少信心:信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企业也是,那内在的力量是什么呢?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每一个员工对企业的认可。近几年IBM管理层对数字的追求,已经将这些核心价值实施了残暴的破坏。最开始加入IBM的时候,公司的价值观真真正正地让我感动,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成就客户”,因为经历了国内的很多企业后,觉得IBM确实伟大就在于提出并践行成就客户的价值观。但是好景并不长,这种感动越来越淡,越来越淡,每况愈淡,最后甚至无奈和恼火,因为很多人(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将客户放在了次要位置,钻空子,变换手段,将客户当成个人升迁的工具,一锤子买卖,违心销售,相互勾结,比比皆是。每个人只是维持不violation的最低道德底线,或者不被发现的violation的地步。内在的力量没有了,如何对齐心协力对付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到目前为止,我依然不认为IBM没有能力应对市场的挑战,可是如果员工没有应对的斗志和信心,这才是大问题。

5. 官僚严重:上百年的企业有其优秀的传统,比如对人的尊重、对公司历史和前辈的敬重、完善的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很值得国内公司学习的。历史也同时成就了官僚,政治从来都是无处不在,也是一种平衡的力量。官僚和政治在某种程度维持了企业社会形态的稳定,在安定时期没有问题,当遇到外部的冲击,比如经济衰退、市场局面、竞争对手突袭等情况下,官僚和政治是最大的阻碍。可惜的是新的领导并没有看到这点,改革和转型,并不仅仅转型业务方向这么简单,如果内部组织不变,内部势力和山头不变,既得利益者不动,何谈掉头发展?当然对内部下手,既需要智慧,又需要胆识和魄力。官僚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求稳,这就与变革、转型的求变相背离,不改革内部的官僚体系,如何谈转型?
6. 能伤利益不伤其心:员工来公司工作挣钱养家是其基本需求,宁肯明着扣工资将清楚理由,也不要耍小聪明伤害员工的心。虽然伤害的时官僚体系之外的干活的员工,可是正是这些员工辛苦的工作维护了这个体系。不能故意趁着春节逼迫裁员员工签字,即便这是Global定的时间,难道中国的领导人不知道中国的春节意味着什么吗?不能因为省钱,将体检的项目list从长长的一张,越来越到少到不能再少的地步,而且还发email解释说国外的循证医学说了,疾病有时候早发现不是什么好事,如果领导人的智商如此,确实不适合做这个位置。不能因为制度,让出差偏远地区,没有公共交通报销,只能自己想办法的时候让自己掏腰包,否则就记violation,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化去哪里了?
7. 制度化,到了极点就物极必反:制度化有个缺点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今天发现不完善,打个补丁,明天发现有漏洞,补个窟窿,时间久了,制度就是沉重的负担,越来越重,但是越来越离不开。于是就创造性地发明了各种制度之上的制度,更因为制度太复杂,基层的项目经理不能应付,就发明了,再建设一个队伍,帮助PM、sales跑流程,这些是制度和流程的流水线作业工人。这也算是奇葩,制度复杂到需要另外一个群体帮助执行制度。我做过统计,当时是一个很小的单子,跑流程下来,共收到近400封邮件,300多个电话。

直到现在,依然对IBM有很深的感情和期待,转型最重要的不是业务方向,而是面对这些新的业务方向,如何实现内部的改革,是改革不是改良,要彻底丢掉一些东西,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转型。否则,充其量也就是业务方向调整而已,已经卖掉了的ThinkPad和PC Server,这些业务方向没有错误,因为到了Lenovo手里就会盈利。错误的不是业务方向,而是内部的问题。快105岁的IBM靠调整难以面对目前急速发展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另外IBM不应该选择与Amazon、Google去PK,这是失去自我的定位,IBM依然有最有价值的东西,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受过良好训练的工程师、咨询顾问、先进的技术、客户的认可和大把的企业客户资源,这些企业客户资源不应该再看做传统的客户,给IBM带来revenue,而是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要跳出旧的只知道赚客户钱的视角。
大象重新跳舞,靠的不是口号式的业务转型,更重要的是重拾IBMer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可和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