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易经》心得(十一)

很多人认为《易经》谈天说地论人生,内容包罗万象。我也认为《易经》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是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总体概括。但是我所说的包罗万象与其它人所理解的包罗万象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易经》是中国古代圣人写作的一本书,其写作方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都具有中国人的特点,只能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易经》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认识,所以内容是包罗万象,包括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和孔子写十翼而成的《易经》即是《易经》的三个版本,又是分述了中国三个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孔子以后的中国农业文明基本定型,即没有新的思想产生也没有社会形态的变化,更没有圣人再现,因此《易经》也就没有新的版本再出现。

1840年以后的中国社会是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相遇、交流碰撞和融合发展的社会,是通过不同方式学习西方文明改造中国文化的阶段,中国古代文化大多被抛弃,很多人学到了西方文化。

现代人又开始学习《易经》,但是他们过度解读了《易经》内容,认为《易经》包括了西文文化的内容,甚至用西方的罗辑思维方式和西方文明来解读易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西方人写作论文和专著的方式来研究《易经》,认为《易经》各卦之间和各部分内容之间有着严密逻辑推理关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