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折磨讀者的祕密

馬爾克斯說,每篇好小說都是這個世界的迷。

出色的作者都是講故事的高手,他們善於在小說裏設計出一份"文學的迷"。至於解迷和尋找答案,全部交給讀者。

有了迷,就有了折磨。

平庸的讀者選擇壞的折磨,更看重真相。對他而言,最大的快樂是把心力花費在尋找正確答案上。

聰慧的讀者選擇好的折磨,更看重思考。正確答案並不是他關注的中心,思索每種選擇背後的意義,會讓他欣喜若狂。

前者喜歡梳理小說裏的事理邏輯,只看到因果關係;後者不僅知曉因果關係,還能深入思考小說裏的情感邏輯,進一步引發他對個人生存、世界狀態和人性複雜度的思考,重塑自我和現實關係。

一部好的小說,對於讀者的積極意義,不在於"文學的迷"帶來的折磨,而在於折磨之後他收穫的知識能量,不斷幫助其成長。

真正的作家都是手藝人,探索折磨讀者的祕密,並掌握"文學的迷"的火候,需要腳踏實地進行練習。

開始接受折磨,嘗試解迷,理性思維能輔助創作者看得更高、更遠、更澄澈。

文學的迷千奇百怪,常拿來設迷的基本元素叫譬喻。

譬喻:利用兩件事物的相似點,用彼方來說明此方。比如用蓮花比喻君子,因爲兩者同樣出淤泥而不染。

解迷的方法也五花八門,有一種叫"比例式"的解法。

一顆痣因肉體的白
成爲一座島:我想念
你衣服裏波光萬傾的海

陳黎《小宇宙》的一首俳句,比例式解答一下,看看迷霧之下隱藏了什麼東西。

痣:肉體(身體)=島:海

有比例式,從對應關係可以推出,我想念你衣服裏波光萬傾的海=我想念你的身體

設迷,解迷,出迷,迷迷相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