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操作系統與易信模式的比較分析

        運營商的傳統業務,比如短信,語音等,正被OTT(Over The Top)運營商逐漸蠶食,面臨分崩離析的風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由互聯網巨頭騰訊公司推出的微信應用,集多媒體信息/語音留言/社交應用等於一身,一出世便對運營商業務表現出了強大的殺傷力。而一旦運營商的核心業務被喫掉,僅僅依靠數據管道來維持生計,運營商的命運就悲催了。因爲數據管道產品的差異化不明顯,不同運營商之間無法形成明顯的差異化。幾個實力差不多的運營商你死我活拼下來,最終達到的平衡市場狀態便是寡頭競爭。按照經濟學理論,在沒有合謀的情況下,寡頭競爭的結果是非常殘酷的,價格會降低到邊際成本的水平,沒有任何油水可挖。這時候運營商的經營情況,比街頭包子或羊肉串攤販的經營情況好不到哪裏去。這對過慣了寬裕日子的運營商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哪怕想一想都覺得可怕。於是,各種狙擊OTT應用的措施上場了。

        運營商近期最典型的一個動作,就是中國電信與網易共同推出的類OTT應用-易信。說實話,剛看到易信的功能說明的時候,我還是非常激動的,感覺易信確實是一記重拳,有可能把微信直接打趴下。因爲除具備微信的所有基礎功能外,易信還藉助中國電信的網絡優勢,有效的把傳統短信/固定電話等業務整合了進去。易信用戶可以給任何用戶發送短信。即使對方沒有安裝易信軟件,也可以把信息通過傳統短信方式發送到對方手機上。更有創意的是易信的語音留言功能。易信用戶之間的留言很簡單,跟微信一樣。但如果留言給沒有安裝易信的用戶,那麼就會通過電話方式呼叫對方。具體的過程是,易信平臺通過電話網絡呼叫對方,待對方接聽後,播放用戶留言。播放完畢後,接聽放也可以說話,易信平臺又以留言方式傳遞給最初的易信用戶。酷吧?從技術上說,這些功能微信也可以做到,但是絕對做不到運營商的效果。這需要大容量的短信轉接網關和大容量的電話中繼局來支持,這顯然不是騰訊的優勢。如果騰訊希望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收購運營商。

        於是懷着激動的心情,馬上在我那應用數量少得可憐的iPhone5手機上下載安裝了易信。安裝完成後,馬上給同事發送了一條信息。由於同事沒有安裝易信軟件,因此只能通過普通短信接收到。跟預想的一樣,同事接收到了。但是馬上刪掉了,還打電話給我:你的信息被泄露了,剛纔有騙子發短信給我,說是你發的…。我立馬無語了,仔細瞭解了情況才發現,原來易信發給我同事的信息,使用的號碼是一個短信系統的端點號,看上去跟任何ISP發送垃圾短信用的號碼沒有兩樣。我恍然大悟,唉,從技術上說,要達到易信用戶和非易信用戶之間互發短信的目的,使用原始手機號是做不到的。別灰心,慢慢就習慣了,我抱着這樣的心態,又給我同事留了個電話留言。滿以爲同事會馬上接到電話,然後聽完我的留言,然後聽到諸如“聽到滴聲後請留言”,然後聽到“滴”的一聲,然後開始留言,然後我的易信上收到同事留言…結果我等了半天,易信沒有任何反應。馬上打電話給同事:收到留言了嗎?同事很迷茫:什麼留言?我再問:沒有接到電話嗎?同事:沒有啊。我徹底無語了。冷靜下來後,仔細考慮了一下,形成這樣的個人觀點:易信無法撼動微信的統治地位。至少作爲一個獨立用戶,我是不會再使用易信第二次的。它的這些功能華而不實。想象一下,你會給沒有安裝易信的用戶留言嗎?在我的電話本里,沒有安裝微信的用戶,大都是老人/小孩等。設想我給我那六十多歲的老媽留言,假設成功,我媽聽到電話後,拿起話筒,由於耳朵不好,會先大聲說幾聲“喂喂”,算是一個同步過程。這個過程一般要三四秒鐘。這個時間過了,留言就播放結束了。呵呵,沒聽到任何留言。再分析短信互通,對方接收到短信之後,怎麼知道是你發的呢?所以在發信息的時候,還必須自我介紹一番。對方收到後,往往還以爲是騙子發的信息,乾脆直接刪掉。甚至在有屏蔽垃圾短信功能的手機上,對方還會直接把發送短信的號碼拖進黑名單,嗚呼哀哉,短信互通徹底壽終正寢。

         之所以羅嗦這麼一大堆易信的那些事,無非是想讓不瞭解易信的朋友,對易信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以便於後面內容的瞭解。本文後續內容纔是重點。繼續易信的話題,作者個人觀點認爲易信很難發展起來,至少目前這樣認爲(一段時間之後或許改變觀點,但這不影響本文的整體觀點。本文觀點針對的是物聯網操作系統,而不是易信)。但易信是不是毫無價值了呢?顯然是否定的,我認爲易信的這種技術和商業模式,卻是將來運營商能夠突破OTT重圍的可嘗試模式。同時,這種模式更加適合物聯網,也與物聯網操作系統的理念完全吻合。下面逐一詳細分析。

        易信的第一個模式,就是運營商認識到,要整合自己的傳統資源(通信網絡),僅僅依靠標準的終端(手機/固定電話等),已經無能爲力了。必須有與自己網絡緊密結合的特定終端。這裏的終端,既可以是物理的終端,也可以是運行在用戶手持終端上的軟件,易信就屬於後者。傳統的運營商模式,是以網絡爲中心的,終端是網絡的邊緣,純粹是爲了訪問網絡而存在。電信網絡一直以這種理念發展至今。但時過境遷,通信服務市場已經飽和,單純的通信產品已經不能滿足用戶豐富多彩的個性化需求了。就如同解決人的喝水問題,最開始的時候,千篇一律,都是無色無味可飲用的水。隨着人們基本喝水問題得到解決,單純的水已不能滿足用戶需求,於是出現了豐富多彩的飲料。這些飲料具備各種各樣的口味,滿足不同人羣的消費需求,但其最本質的功能,仍然是解決人們的喝水問題。通信市場也一樣,提供單純的如白水的通信服務已不能滿足人們需求,必須以通信服務爲中心,推出更多的個性化業務。顯然,終端是通信服務的觸角,從豐富終端上來做文章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易信的出現,標誌着運營商已徹底認識到這一點。這種與自身網絡強綁定的終端模式,必然是未來通信行業發展的主流模式。物聯網操作系統與這一模式完全吻合。物聯網操作系統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操作系統和運營商網絡的緊密耦合,爲物聯網服務供應商提供定製的/個性化的服務。在物聯網領域,終端類型各式各樣,基本不存在像移動互聯網領域這樣標準的終端和軟件平臺,因此無法通過應用軟件的方式控制終端。而操作系統卻是任何物聯網終端都無法或缺的最基本軟件,因此推出與自身網絡緊密結合的操作系統,是運營商唯一可選擇的策略。本質上,這與易信模式是一模一樣的,所不同在於,易信的終端軟件是基於通用操作系統平臺的。由於物聯網領域很難有類似Android和IOS一樣的通用操作系統平臺,因此只能在進一步,直接推出操作系統。

        易信的另一種模式,是通過終端軟件,對運營商網絡做進一步整合。傳統的通信服務都是涇渭分明的,比如短信服務,與電話通信服務的表現形式和使用方法完全不一樣。同樣地,在通話服務內,固定通話服務與移動通話服務也不一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人們很容易通過電話號碼,區分被呼叫的一方是固定電話還是移動手機。要使用這些不同的服務,需要人們具備不同的終端,使用不同的操作方式。在最開始的時候,這種方式是很酷的,對運營商來說,不同的服務也可收取不同的費用。但隨着通信市場的飽和,人們已不再喜歡這種爲滿足同一目的(通信)而使用不同手段的模式。通過一個工具搞定的事,幹嘛通過這麼多工具和方式來完成呢?不就是通信嘛。這正是微信得以大行其道的原因,通過一個微信軟件,人們可以實現文本信息/留言/多媒體圖片/文件等的統一傳送,而且界面很人性化,操作很簡便。顯然,運營商終於認識到了這一點,希望通過易信把各種通信資源整合到一起。人們只需要擁有一個易信軟件,即可實現短信發送/電話呼叫等通信服務。即通過終端軟件,對網絡資源做進一步的整合,使網絡資源對用戶來說更加透明。物聯網操作系統的理念與此一脈相承。物聯網終端只要使用了運營商提供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就無需關注底層的通信方式。比如,物聯網終端希望給物聯網後臺發送一條消息,只需要調用消息發送函數即可,根本不用關注這條消息是如何發送到後臺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屏蔽了底層操作。實際上,這條由物聯網終端發給後臺的消息,可能通過短信形式傳遞,也可能通過基於GPRS的IP網絡傳遞,甚至可能基於語音通道來傳遞。具體採用哪種傳遞方式,由物聯網操作系統與運營商網絡協同決定。這樣的後果就是,終端軟件不用關注底層通信操作,只需要關注應用層的通信需求即可。物聯網操作系統會選擇最高效最可靠的方式,把消息通過運營商網絡,傳遞到物聯網後臺。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把運營商網絡範圍延伸到終端,通過終端統一整合網絡資源,是易信和物聯網操作系統共有的模式。或許有人會問,你已經否定易信了,遵循同樣模式的物聯網操作系統能成功嗎?我否定的是易信本身,而不是易信的這些理念和模式。易信失敗,是因爲“生不逢時”。如果易信出現在微信出現之前,那麼我敢百分之一萬的肯定,她肯定會成功。但很不幸,易信晚產微信至少兩年,而且走的基本是微信的老路,在互聯網領域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殘酷現實下,易信不可能成功。但易信的這些模式和理念,確是非常寶貴的,對運營商來說,遠遠比微信要高明。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物聯網領域尚沒有“微信”的前提下,與易信具備相同模式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有什麼不成功的理由呢?

        此文僅供業界朋友參考,還是那句話,這是個人觀點,如存在偏頗之處,敬請同仁諒解。我們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懷着一顆對通信行業熱忱的愛心,通過不斷的思考,來共同推動通信行業的良性發展。如果文章能給行業同仁帶來一點啓示,哪怕是負面的教訓,只要能對行業發展有利,也就足夠了。

        更多關於物聯網操作系統的信息,請訪問作者blog:blog.csdn.net/hellochina15

 

        本文作者:辛慶祥,物聯網操作系統概念提出者和倡導者,Hello China操作系統設計者,MBA,著有《操作系統實現之路》、《嵌入式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等書籍,十多年通信行業從業經驗。

        轉發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