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策咸鱼有用吗?

        无意中看到奇葩说的一期辩题,大致是“对象是咸鱼,要不要鞭策ta”,傅首尔论点的大概内容是“鞭策有用,就不需要你来鞭策;鞭策没用,那干嘛还鞭策,或许不鞭策才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所在”,假如你要较真儿,或许这个论点是有漏洞的,不过这“鞭策”“咸鱼”似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一段关系,男女、长幼、同伴…但是怎么样是鞭策?怎么样又算咸鱼?这条线几乎是摇摆不定的。题意是是咸鱼了才要不要鞭策ta么?那为什么要等到咸鱼?是遇到的时候已经是咸鱼了么?还是就限定这段关系,什么长幼、师生通通才不管?

        那说到这段关系,为什么不鞭策?怕鞭策好了成为别人的了么?是不自信还是只顾着鞭策对象,忘了提升自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是半斤八两,何苦为难他人为难自己?为什么鞭策?鞭策到哪种程度算是鞭策?鞭策是为了过更好的日子?升职加薪塑造新的自我?这鞭策还真不知有用没用?

        咸鱼又是什么?游手好闲?不上进?安于现状?又怎么看出没有游手好闲?没有成果?人说“咸鱼翻身”,是因为这样,就越发想要咸鱼能够翻身么?咸鱼不能翻身是因为没有受到鞭策么?读书时期总有小伙伴怎么也提高不了成绩,是因为没有鞭策么?鞭策能够取得好的结果么?

        咸鱼与鞭策假如真能成正比关系,怕就没有“咸鱼翻身”什么事儿了吧。别想什么咸鱼、什么翻身,可能是需要天赋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