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6.5服務器配置建站環境詳細流程

CentOS6.5服務器配置建站環境詳細流程

之前的Win主機上掛了十幾個WordPress網站,客戶普遍反映後臺操作已經慢到不行。於是我租了一臺新的雲主機,這次下決心要搞定Linux 主機了,同樣的配置,Linux跑WordPress肯定要快不少,而且也不會碰到Win主機下的各種怪問題。花了兩天時間折騰,終於搞定建站環境,把第 一個WordPress網站給搬了過去,也踩了不少的坑,這裏記錄一下過程,以做備忘。

CentOS配置圖

Linux小白的我先用了CentOS6.4安裝建站環境,不過第一次安裝就碰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索性換成CentOS6.5重裝,最後總算折騰出來了。以下記錄的是CentOS6.5下安裝建站環境的步驟:

1. 在雲主機系統的後臺先設個root密碼;

2. 下載putty登錄工具,登錄雲主機。此時先輸入root賬號,接下來會提示輸入密碼,這個密碼要一次性輸入完畢,屏幕上不會顯示任何*號提示。一旦輸錯就按回車重新輸。

3. 安裝screen:

yum install screen

創建會話:

screen -S lnmp

4. 安裝LNMP1.1(當前最新版本是1.2了,會有一些區別,可以參考這裏):

wget -c http://soft.vpser.net/lnmp/lnmp1.1-full.tar.gz && tar zxf lnmp1.1-full.tar.gz && cd lnmp1.1-full && ./centos.sh

這一行命令是下載、解壓、安裝在一起了,這個過程很漫長,期間快則半小時,慢則要一個小時。
會提示設置MySQL的root密碼、選擇MySQL和PHP的版本和PHP的版本,以及其他一些設置
MySQL我選了5.5.x, PHP選了5.3.x
其他基本都選是

由於耗時比較長,掉線也很正常,一旦掉線,再登錄putty,輸入以下命令就回到安裝“界面”了:

screen -r lnmp

5. 安裝FTP工具vsftpd

yum install vsftpd

官方說安裝完畢後應該直接能用FTP工具,通過root賬號登錄到服務器了,但我怎麼試都不行,踩了第一個坑。原來是要把22端口開放纔行。
查看端口命令:

cd /usr/local/nginx/conf

查看防火牆iptables: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用vi命令編輯防火牆文件: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如果沒有22端口就增加一個,順便把8080和80也加上

編輯好退出,要保存設置: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然後重啓防火牆: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到這裏,就可以用FTP工具,用root賬號登錄服務器了。後面要改什麼文件直接在FTP裏下載了改,vi還沒習慣,偷懶了

6. 爲服務器添加域名,設置網站的目錄
添加域名命令:

/root/vhost.sh

先添加一個主域名,然後會提示有沒有更多域名要添加,如果有,就按提示用空格分開多個域名輸入;
然後會提示網站文件存放的目錄,就安默認和域名一致就行;
提示是否需要日誌,一般都選否,不過重要的項目我選是;
以上這些設置以後都可以修改。
登錄FTP,找到/usr/local/nginx/conf/vhost/ 目錄下就是主機域名綁定配置文件,可以直接修改設置
建立的站點文件都在/home/wwwroot/
默認站點在/home/wwwroot/default/

7. 由於國內主機都是屏蔽了80端口的(真噁心),所以要開放一個8080端口才能使用主機上的phpMyAdmin工具。
FTP登錄主機,進入/usr/local/nginx/conf/;
修改nginx.conf中的listen的值,添加一條8080端口的設定;
然後重啓nginx:

/etc/init.d/nginx restart

這樣就能用瀏覽器,通過IP加8080端口訪問phpMyAdmin了,登錄密碼就是第4步安裝LNMP的時候設定的MySQL密碼。

8. 至此我們就可以安裝WordPress了,但安裝完畢後我發現此時的WordPress很多功能不能用,比如搜索不到新上傳上去的主題和插件、圖片上傳功會報錯…
先解決圖片上傳報錯的問題,通過FTP工具把update目錄權限設置成757;
然後在FTP裏找到php.ini文件,把disable_functions後的scandir函數去掉,重啓主機,這樣主題和插件就能掃描到了。

9. 最後一個坑,在Win主機下,MySQL的表名一般是不分大小寫的;而在Linux主機下大小寫是敏感的,由此導致一小部分寫得不嚴謹的SQL語句不能執行。
編輯/etc/my.cnf文件,在[mysqld]這節下 添加 lower_case_table_names 參數,設值爲1(大小寫不敏感,默認爲0),
這樣“容錯性”就大大提高了。

10. 補充:
LNMP1.1的php.ini裏關閉了幾乎所有的報錯信息,這樣我會經常發現遷移過來的網站會莫名其妙的不正常,又無法得知原因。
於是自己要編輯php.ini,把幾個牽涉到error的值都改成On:display_errors 、html_errors 和 log_errors 。這樣在新主機上開發網站就能看到報錯信息了
注:所有php.ini的修改都要重啓服務器纔會生效

有漏掉的地方,歡迎補充。我也會隨時更新此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