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馬大定理》讀後感

  10.1期間在家無所事事就找了本《怪異心理學》來看,這本書比較有意思(關於靈異現象、與異性搭訕、如何分別謊言等)先推薦一下,在這裏面提到了《費馬大定理》這本書。以前也在其他的書籍中看到過費馬大定理的傳奇故事,所以這次就直接找到這本書(verycd上有一個紀錄片,不過不是很好看)完整的瞭解下。這本書主要分兩條線來敘述:安德魯.懷爾斯是怎麼揭開這個謎題的,和數論從古至今發展的脈絡。作者圍繞費馬大定理的起源和對這個問題的探究逐漸展開故事,生動的講解了相關數學家所作出的努力和他們的人生故事。特別是講述早期的女數學家希帕蒂亞被愚民殘害致死的故事,讓人覺得我們的科技能發展到今天真是來之不易。而如果我們能放下偏見以仁愛待人,那我們的社會是不是能發展的更快更好呢。在描寫懷爾斯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最後故事裏我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壓力,就好像你馬上就要交付一個工程而自己也心有成竹而這時卻突然發現一個bug。你一開始覺得這個bug很容易改正但越改就越出現了新的bug。那種渴望成功而又自我懷疑,希望靈感從天而降的感覺真是讓人備受煎熬。好在這是一個好萊塢式的喜劇結局,不過也給了我很多的啓示。

  1.做學問是苦差事需要耐得住寂寞,在無數次失敗中找尋成功的道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成功的道路上任何付出都是有價值的,就想懷爾斯在頭兩年嘗試伊娃沙娃理論的失敗並不是白白浪費他的人生。所以像到底是java還是c#更好更有錢途這種問題實在是沒意義。
  2.擴展知識面、多角度思維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進入習慣性思維的死衚衕不能忽視其他領域知識的重要性。在軟件開發中一個思路的改變就能使我們的生產率提高很多同時還能減少維護的代價。好比谷山-志村猜想就是把模形式和橢圓曲線聯繫在一起,而費馬大定理如果正確這個猜想就會正確。這樣就通過轉化問題的入手點來使它變得容易解決。而我個人比較有感觸的就是從傳統的分析業務寫文檔的開發方式轉到了敏捷的scrum中,這一簡單的思維變化就使這整個的生產效率上去了。還比如設計模式就是從建築學中的模式演變來的。
  3.如果有機會還是要去思想開放的國度接受教育,我看過一些文章是寫美國的孩子上初中才會做除法而中國的孩子小學就能解一元一次方程,而那些學奧數的孩子就更厲害了。可是到了大學中國學生的能力卻一下子比美國學生差了很多,在功利應試教育下我們成了真正的垮掉的一代。好比我上學時學線性代數老師就說這個東西是從解決多元方程來的(記不太清了,當時考試也沒及格),然後我們就被公式做題目。可當我接觸了DirectX 3D編程以後我才發現用矩陣處理向量然後應用到具體問題上是這麼的自然。而人類在探究數學這麼深奧的學問時不正是從具體的實踐生活中來的嗎?
  讀書真是一種享受,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才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愉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