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協議體系結構 課後筆記一

早期ARPAnet使用網絡控制協議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一臺主機直接對另一臺主機的通信協議

不能連接不同類型電腦和操作系統

沒有糾錯功能

19745月,KahnVinton CerfIEEE刊物上發表“分組網絡互聯的一個協議”

197412月,二人正式發表第一份TCP協議的詳細說明

後來把這一協議分成兩個不同的協議

用來檢測網絡傳輸中差錯的傳輸控制協議(TCP

專門負責對不同網絡進行互聯的互聯網協議(IP

網絡軟件系統設計採用分層思想進行設計。一般把網絡的層次結構和每層所使用協議的集合稱爲網絡體系結構(Network Architecture),一個具體的網絡系統其所包含的層數和每層所使用的協議是確定的。在這種層次結構中,各層協議之間形成了一個從上到下類似棧的結構的依賴關係,通常叫協議棧(Protocol Stack)

TCP/IP協議的體系結構分爲四層,這四層由高到低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鏈路層。

1.鏈路層(Link Layer)

鏈路層在TCP/IP協議棧的最低層,也稱爲數據鏈路層或網絡接口層,通常包括操作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和計算機中對應的網絡接口卡。鏈路層的功能是把接收到的網絡層數據報(也稱IP數據報)通過該層的物理接口發送到傳輸介質上,或從物理網絡上接收數據幀,抽出IP數據報並交給IP層。

2.網絡層(Network Layer)

網絡層也稱爲互聯網層,由於該層的主要協議是IP協議,因而也可簡稱爲IP層。它是TCP/IP協議棧中最重要的一層,主要功能是可以把源主機上的分組發送到互聯網中的任何一臺目標主機上。包括IP協議(網際協議)、ICMP協議(控制報文協議)和IGMP協議(組管理協議)

3.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我們通常所說的兩臺主機之間的通信其實是兩臺主機上對應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傳輸層提供的就是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也叫端到端(End to End)的通信。在TCP/IP協議族中傳輸層包含兩個不同的傳輸協議:一個是TCP(傳輸控制協議);另一個是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TCP協議爲兩臺主機提供高可靠性的數據傳輸,發送數據時,對應用層數據進行分片打包,適合網絡傳輸,接收分組進行確認,丟失分組設置重發。

UDP協議面向無連接,不可靠網絡傳輸,只是把數據報從一臺主機發送到另一臺主機,不保證數據證據,可靠性由應用程序實現。

4.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向使用網絡的用戶提供特定的、常用的應用程序,如使用最廣泛的遠程登錄(Telnet)、文件傳輸協議(FTP)、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域名系統(DNS)、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和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等。要注意有些應用層協議是基於TCP協議的(FTPHTTP),有些應用層協議是基於UDP協議的(SNMP)

TCP/IP通信模型

TCP/IP協議的工作流程:https://www.cnblogs.com/yinbiao/p/11014835.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