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混編 模塊化/組件化 解耦

1. 開篇


本文的初衷,是爲了給正在做混編或者模塊化的同學們一個建議和參考。


因爲來餓廠以後做的項目是全公司唯一一個 Swift/OC 混編的 iOS 項目,所以一路上踩坑無數,現在把一些踩坑的過程和經驗總結起來,供大家參考。


相信在瀏覽本文後,一定會有所收穫。


我來的時候項目已經開始 Swift 改造了,慢慢的把項目 Swift 化,新代碼都是 Swift 的。


先公佈七個月成果,下圖是我們最終的項目結構:


對於我們混編的情況,在五個月前大家就展開了討論。


給我們的選擇有兩種:


  1. 慢慢將 OC 代碼替換成 Swift

  2. 儘快模塊化,分離兩種語言代碼


一開始我們是從 選擇1 開始做的,但是很快我們就發現,對於我們 74% 都是 OC 代碼的項目來說,太痛了,太漫長了,而且期間迭代的過程中還在不斷地迭代,不斷的耦合。


所以在經過一番利害分析後我們迅速投入到了 選擇2 中。一方面,模塊化本身就是越來越臃腫的項目的最終歸宿,一方面可以慢慢將兩種語言剝離。


2. 模塊劃分


刀怎麼切,是混編模塊化最重要的一步,完全決定了後續工作的難與否。


不用從業務模塊拆分,類似『實時訂單模塊』、『歷史訂單模塊』、『個人中心』這樣直接拆分,保準你後面哭到無法自已。


正確的做法應該從底層部分開始抽離,首先能想到的應該是『類擴展 Extension』、『工具類』、『網絡庫』、『DB 管理』(當然這個我們沒有用到比較重的 DB)。


平常我們看到一些大型庫,或者一些公司介紹自己產品架構時候都是什麼樣的?是不是下層有 OpenGL ES 和 Core Graphics 纔有上層 Core Animation,再到 UIKit。下層決定上層,只有把複用率高的部分抽出才能逐步構建上層業務。


所以首先我們做的就是抽工具類和 Extension,諸如:


  1. 各類 Constants 文件

  2. NSTimer、NSString、UILabel 等等類的 Extension

  3. RouterHelper、JavascripInterface 等等 Utils 和 Helper


這一塊的工作,不僅僅可以抽出 OC 代碼,也同時可以抽出 Swift 的代碼。我們將 OC 部分的代碼新建了庫爲 LPDBOCFoundationGarbage,Swift 部分的代碼新建庫爲 LPDBPublicModule。


2.1 LPDBOCFoundationGarbage


先說 LPDBOCFoundationGarbage,叫這個名字顯然不僅僅會放入上面所提到的文件。LPDBOCFoundationGarbage 還會大量放入長期不跟隨業務變動的 OC 代碼。這是因爲,在實踐中,我們發現總是『理想很美好』,雖然大家都抱有把舊代碼整理一遍的願望,但是實際上,我們項目的舊代碼已經到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地步,所以期望一邊整理、一邊分離的想法基本是不可靠的。這時候就要借用 MM 大佬給我們傳授的一句話『讓噁心的代碼噁心到一起』,LPDBOCFoundationGarbage 正是爲此而創建。


大量放入長期不跟隨業務變動的 OC 代碼包括


  1. 自定義的 Customer View,諸如:Refresh 控件、Loading 控件、紅點控件等等

  2. 自定義的小型控制器,諸如:TextField 和其五六個過濾器 PhoneNumValidator、IDCardValidator 等等

  3. 不隨業務變動的 Controller,諸如:自定義的 AlertController、自定義的 WebController、自定義的 BaseViewController 等等


關於前綴說兩句。我們所有抽出的庫都帶有前綴 LPDB,但是針對 Swift 庫和 OC 庫稍有區分的是,OC 庫內的文件也都帶有前綴,而 Swift 庫是去掉了前綴,這也符合兩種語言的規範。


2.2 LPDBPublicModule


LPDBPublicModule 情況很簡單,主要是新業務迭代時候產生的一些複用性高的代碼,但是這顯然和 OC 那個垃圾桶庫不一樣,要乾淨整潔的多。主要存放的是:


  1. Swift Extension

  2. Lotusoot 及其他公開協議


Lotusoot 是個由我開發的模塊化工具和規範,一開始我叫它『路由』,但是隨後發現部門這邊因爲叫它『路由庫』而曲解了它的意思,所以後來我就叫『模塊化工具』了。關於 Lotusoot 將會有另一篇文章。


2.3 LPDBNetwork


這塊毋庸置疑,不管什麼項目都基本有的一塊,基本上我們項目中網絡相關的舊代碼都是 OC 的,唯一比較麻煩的是,我們的網絡層,早期人員寫的比較粗糙,甚至和 UI 層代碼有很多耦合,比如網絡請求中和網絡請求失敗有一些 HUD 顯示,轉轉菊花什麼的。所以導致在從主工程抽離的時候有很多噁心的地方。


所以對於這種強耦合,最後解決的方式是分成了兩遍代碼改造,第一遍先通過反射先將 OC 代碼抽出,保證代碼可用,通過基礎測試。第二遍是通過協議來代替原先的反射。第三遍是使用 Lotusoot 徹底規範服務調用。在後面一節『過程中的一些難點總結』中會介紹


2.4 LPDBUIKit


這塊是 Swift 的 UI 庫,一些比較常用到的控件等等。


2.5 LPDBEnvironment


這塊是用於環境控制的,切換要訪問的服務器環境,這塊本身可以不抽出的,但是由於有其他基礎模塊,比如 LPDBNetwork 依賴,而且其中相關代碼比較多,環境相關的代碼也比較獨立,所以單獨抽出。


3. 業務模塊抽離


到這裏爲止,比較底層的代碼就基本抽出結束了,剩下的就可以較爲輕鬆一些的抽取業務庫了。


抽取業務庫的重點在於:


  1. 抽取的業務庫不會經常改動,以防止在抽取、重構過程中由於業務需求發生更動

  2. 抽取的業務庫可以高度獨立,抽取後應當和積木一樣,如 LPDBLoginModule,抽取後快速被集成在任何模塊,並能保證登錄功能,更好的服務其他模塊


我們目前抽出的三個業務模塊分別是: LPDBHistoryModule、LPDBUserCenterModule、LPDBLoginModule。


4. 過程中的一些重難點


剩下的就是,來說一下在這個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4.1 處理模塊耦合代碼-反射調用


抽取代碼第一遍使用反射的原因主要是,通常你在遞歸某個文件的依賴的時候,會遞歸出非常多的東西(尤其是我們的蜜汁舊代碼),往往就是 A->B->C->D->F,中間有各種依賴,甚至到最後一層的時候還引用了 Swift 的類。直到最後你看 #import 就想吐。


爲什麼沒有辦法一步到位,通過協議解決耦合?


這主要是因爲單個 Pod 庫開發時使用開發模式是很容易調試的,但是兩個 Pod 庫同時在不發版本的情況下使用開發模式是比較難處理的。這種情況下,反覆操作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庫是麻煩的,所以優先考慮將代碼儘快分離開來,並能通過基本測試,不影響功能。


所以在這一遍處理結束後,子庫中出現了很多 NSClassFromString 等等。


以 LPDBLoginMoudle 爲例:


NSString *className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AuthLoginManager", [NSString targetName]];

id authLoginManager = NSClassFromString(className);

if (![authLoginManager conformsToProtocol:@protocol(authLoginSuccess)]) {

    return;

}

[authLoginManager authLoginSuccess];


id delegate = [[UIApplication sharedApplication] delegate];

[delegate jumpToShopListVC:shops];


4.2 處理模塊耦合代碼-協議調用


保持第一遍中充滿 NSClassFromString 是不可取的,因爲這類代碼往往屬於硬編碼,不能在類名出現改動、或者方法名出現改動的時候及時在編譯階段拋出 error。


在這裏引出一段討論。


之前跟大神們討論組件化(模塊化)的具體實踐時候,說到了主流的組件化可能都借用了 + (void)load 方法和 rumtime 操作來註冊路由和服務。這時候 casa 大神提出了一種說法『組件化的根本目的是隔離、隔離問題影響域、隔離業務、隔離開發時的依賴。所以讓兩個本來有關係的人變得沒有關係,就需要一箇中間人,如果不用 runtime 能省掉不少事,如果考慮可維護性,用字符串足夠了,也就是用字符串來表徵方法、方法字典表徵參數,URL 是字符串的更復雜表徵,其本質還是字符串,用 URL 不如用字符串』。


那個時候聽了 casa 大神的說法覺得『哎?好像有點道理』,但是在後期的實踐中,我覺得就我個人的代碼習慣,是希望儘可能的將問題暴露在編譯階段,能讓它拋出 error 就拋出 error,縱使使用字符串可以定義常量,但由於大家不是獨立負責項目,在其他人看到你的方法參數時,比如:+ (void)callService:(NSString *)sUrl 或者 + (void)openURL:(NSString *)url ,對方發現你的參數是 NSStrring,很有可能直接硬編碼字符串而不去查閱常量列表,這是習慣性編碼很容易出現的問題。


最後一點原因是,反射或者通過類/方法字符串字典的方式實在太 OC 了,不管怎麼樣我們是一個儘量 Swift 化的項目,應該儘量吸取其優點,雖然抽出的 OC 庫可以使用反射,那 Swift 庫咋辦?目前 Swift3 與 4 都沒有很好的支持反射。


所以,第二遍處理使用協議替換反射是很有必要的。但實質上,處理的並不是很好。大致如下(我們以 LPDBLoginModule 爲例):


4.2.1 在 LPDBLoginModule 整理用到的服務,歸類整理


如我們的 LPDBLoginModule 用到了 AppDelegate 中的一些方法,同事用到了 AuthLogin 相關類中的一些方法


4.2.2 在 LPDBLoginModule 中建立相應的協議


即建立 AuthLoginDelegate.h 和 AppDelegateProtocol


大致的代碼如下:


@protocol AppDelegateProtocol <NSObject>


- (void)jumpToHomeVC;

- (void)jumpToShopListVC:(NSArray *)shops;

- (CLLocationCoordinate2D)getCoordinate;


@end


@protocol AuthLoginDelegate <NSObject>[Pods](media/Pods.)

+ (void)authLoginSuccess;

@end


4.2.3 在主工程中去實現協議


AppDelegateProtocol 由 AppDelegate 擴展實現:


@import LPDBLoginModule;

@interface AppDelegate (Protocol)  <AppDelegateProtocol>

@end


@implementation AppDelegate (Protocol)

- (CLLocationCoordinate2D)getCoordinate {

    ...

}

- (void)jumpToHomeVC {

    ...

}

- (void)jumpToShopListVC:(NSArray *)shops {

    ...

}

@end


AuthLoginDelegate 由 AuthLoginManager(這個 Manager 在主工程中是 swift 編寫的) 實現:


extension AuthLoginManager: AuthLoginDelegate {

    static func authLoginSuccess() {

        ...

    }

}


4.2.4 在 LPDBLoginModule 調用服務


id delegate = [[UIApplication sharedApplication] delegate];


if (![delegate conformsToProtocol:@protocol(AppDelegateProtocol)]) {

    return;

}

CLLocationCoordinate2D coordinate = [delegate coordinate];


NSString *className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AuthLoginManager", [NSString targetName]];

id authLoginManager = NSClassFromString(className);

if (![authLoginManager conformsToProtocol:@protocol(LPDBAuthLoginDelegate)]) {

     return;

}

[authLoginManager authLoginSuccess];

[self jumpToSelectShopView:shops];


但是,可以很明顯感受到,這次的改變並不徹底:


  1. 還是存在大量的 ![delegate conformsToProtocol:@protocol(AppDelegateProtocol)] 這樣的判斷,僅僅是起到了容錯,保證不會 crash,但是卻不能將問題暴露在編譯階段。

  2. AppDelegateProtocol 明明是一個公共的,多個模塊使用的協議,卻被定義到了 LPDBLoginModule

  3. 概念顛倒,理想狀態下,應該是各個子模塊提供協議和實現,告知其他模塊可以調用該模塊哪些功能。而目前是子模塊告知其他模塊需要調用哪些方法,由其他模塊實現。


那麼爲了徹底解決問題,我們引入了 Lotusoot —— 組件通信和工具。


4.3 處理模塊耦合代碼-Lotusoot


Lotusoot 的最初目的就是爲了解決模塊間的耦合,並且同時支持 OC 和 Swift 使用,也是這幾個月中去做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東西,庫本身小巧靈活,包含的東西也很少,但是起到的規範作用卻是我非常滿意的一點。


Lotusoot 規範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以下幾步,我們同樣使用上面的 LPDBLoginModule 爲例:


4.3.1 建立共用模塊——LPDBPublicModule


LPDBPublicModule中定義了各個模塊可以提供的服務,做成協議,稱爲 Lotus,一個 Lotus 協議包含了一個模塊的所有的能調用的方法的列表。舉例如下:


@objc public protocol AppDelegateLotus {

    func jumpToHomeVC()

    func jumpToSelectShopVC(shops: [Any], isNapos: Bool)

    func getCoordinate() -> CLLocationCoordinate2D

}


@objc public protocol MainLotus {

    func authLoginSuccess()

}


4.3.2 各個模塊中,實現 LPDBPublicModule 中對應的 Lotus 協議


實現協議的 Class 稱爲 Lotusoot。舉例如下:


class AppDelegateLotusoot: NSObject, AppDelegateLotus {


    func jumpToHomeVC() {

        ...

    }

    

    func jumpToSelectShopVC(shops: [Any], isNapos: Bool) {

        ...

    }


    func getCoordinate() -> CLLocationCoordinate2D {

        ...

    }

}


class MainLotusoot: NSObject, MainLotus {

    func authLoginSuccess() {

        ...

    }

}


4.3.3 註冊服務


需要着重說明的是,這一步是可以省略的,通過 Lotusoot 提供的腳本和註解,可以自動爲所有的路由進行註冊。請移步 Lotusoot參考『3. 註解與規範』部分。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 中註冊服務:


[LotusootCoordinator registerWithLotusoot:[AppDelegateLotusoot new] lotusName:@"AppDelegateLotus"];

    [LotusootCoordinator registerWithLotusoot:[MainLotusoot new] lotusName:@"MainLotus"];


4.3.3 在其他模塊中調用服務


現在只需要 import Lotusoot、import ModulePublic


id<MainLotus> mainModule = [LotusootCoordinator lotusootWithLotus:@"MainLotus"];

[mainModule authLoginSuccess];


// 如果使用字符串 @"AppDelegateLotus" 註冊,建議定義在 LPDBPublicModule

// 也可以使用 NSStirngFromClass(AppDelegateLotus.class)

id<AppDelegateLotus> appDelegateLotus = [LotusootCoordinator lotusootWithLotus:@"AppDelegateLotus"];

[appDelegateLotus goToHomeVC];


無論 OC 還是 Swift,都可以順暢調用


// 或者使用類似字符串 "AccountLotus",但需要你管理好 kAccountLotus,儘量不要硬編碼

let appDelegateLotus = s(AppDelegateLotus.self) 

let appDelegateLotusoot: AppDelegateLotus = LotusootCoordinator.lotusoot(lotus: appDelegateLotus) as! AppDelegateLotus

accountModule.goToHomeVC()


let mainLotus = s(MainLotus.self) 

let mainModule: MainLotus = LotusootCoordinator.lotusoot(lotus: mainLotus) as! MainLotus

mainModule.authLoginSuccess()


到此爲止,就比較完整的解決了模塊間耦合。


LPDBPublicModule 中的 Lotus 協議,像一張清單列出了所有模塊提供的服務聲明,而在各個模塊中,直接通過這些公共協議就可以調用想要的服務。很多問題都可以在編譯前和編譯階段顯示出來(如果模塊不提供服務,是不能通過編譯的;如果沒有一項服務沒有聲明,是不能通過編譯的)。


4.4 語言耦合


我們抽模塊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分割兩種語言』,但是實踐過程中,會發現,分割語言比分割業務還要難。


一個 Pod 庫中只能包含一種語言,但往往,在抽離代碼的最後,會發現有無數的基礎 Model 耦合,如:


@interface ShopInfo : LPDBModel


...

@property (nullable, nonatomic, strong) DeliveryService *workingProduct;

@property (nullable, nonatomic, strong) DeliveryService *preEffectiveProduct;


@end


class DeliveryService: BaseModel {

    ...

}


如果需要將 ShopInfo 和 DeliveryService 抽出到一個模塊時,必須要『有舍有得』,在涉及到基礎 Model 語言不同時,可以適當的重寫,因爲 Model 的代碼量是極小的,Model 通常也只包含屬性聲明,作爲數據傳輸的中介,即使更改,產生的不可預支錯誤的可能性也較低。


如果要抽出的模塊主體使用 OC,那麼可以將 DeliveryService 重新用 OC 編寫。


但要注意,要先儘量通過拆分更基礎的服務模塊,在考慮重新編寫文件,保證項目的穩定性。


4.5 模塊的積木化


模塊化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去耦,還應當讓每個模塊像積木一樣,隨意拼接,最後達到主工程完全沒有代碼,通過 Pod 集成各個模塊,組成完整的功能。而每個模塊也應當可以獨立測試,獨立開發。


還是以 LPDBLoginModule 和 LPDBNetWort 爲例。


登錄模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模塊,所有的子模塊如果想獨立測試和開發,一般都需要通過登錄驗證,比如訂單模塊,必須要登錄後,該業務模塊內能才能正確的拉取訂單信息。


由於 LPDBLoginModule 依賴基礎庫 LPDBNetWort,LPDBNetWort 需要做的有:


  1. 包含 cer 文件,可以正確的提供給其他模塊正常的 https 接口訪問

  2. 便利的網絡服務調用


而 LPDBLoginModule 至少要做的事有:


  1. 可以正確的保存登錄信息,完成登錄操作

  2. 提供登錄的 UI 界面,可以直接調用 LoginVC


在具備以上功能後,LPDBLoginModule 就可以快速的集成進其他模塊,爲其他模塊提供獨立開發、獨立測試的功能。


4.6 資源打包


上一小結提到『 LPDBLoginModule 要提供登錄的 UI 界面』。對於 UI 界面,需要做的是資源打包,在模塊拆分中,要非常注意資源分割。


因爲業務模塊的劃分,不僅僅是是代碼抽出,也有資源抽出。


資源庫包括但不僅限於:


  1. .xib 文件

  2. 聲音資源

  3. 圖片資源

  4. 純文本文件

  5. 視頻資源


所以,所有的資源文件,應當單獨創立 Res 文件夾,放入其中,並在 .podspec 中表明資源文件路徑


s.resources      = ["Source/**/*.xib", "Source/Res/*.xcassets"]


注意圖片資源,如果想保留 @2x、@3x,是可以按照 xcassets 的格式直接 copy 過來的。


































參考:https://mp.weixin.qq.com/s/StJCJa_e7qCLPJcwEejg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