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预防、治疗

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预防、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1. 症状

受到感染的患者,通常会伴随发烧症状与全身倦怠不适。一两天过后,在手、脚、口腔、舌头、牙龈都有可能出现细小的红点、溃疡或水痘,甚至有少数会出现在鼠蹊部或臀部。遭病毒感染后,病征通常持续约三到六天。 红疹大约会在一周后消失。有时候手和脚的指甲可能在几周后会随着脱落,随着时间重新长回来。极少数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才导致死亡。

2. 传播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会借由皮肤接触、粪口传染或飞沫的方式散播。 患者碰触过的物品也具有传染力。

3. 预防

  • 少去人多的地方

  •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 全家都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勤通风、晒被褥。

4. 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会自行痊愈,通常情况下无需治疗。目前对于手足口病也没有特效性治疗手段,通常的治疗仅关注于缓减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发炎,或急性弛缓性麻痹,需要住院治疗。

西医治疗手足口病:

  1. 支持性疗法:包括退烧、卧床休息、预防与治疗脱水,口腔与喉咙痛时宜进食软质或流质饮食。对于极少数有并发症之病人,则采对症疗法,如:脑膜炎需要降脑压药物,心肌炎需要积极及严密的观察与治疗。
  2. 免疫球蛋白注射: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及上述重症感染之幼儿,须由医师审慎评估病童的临床症状以后使用。

以下情况需求就医:

如果患儿超过三天高烧不退,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惊跳,肢体抖动,或皮疹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