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http缓存的理解

http每次获取响应数据是根据请求头部标签来判断是从缓存直接取数据,还是重新从服务器去拿。

1.http的缓存分类:

1.强制缓存:需要服务器参与判断,当第一次发送请求时,服务器会返回缓存过期时间,那下次请求时,请求时间如果小于到期时间,就可以直接去缓存中取值。否则不适用,无需再向服务器询问。(http1.0使用Expires来返回到期时间,即Expires的值就是到期时间。在http1.1被Cache-Control替代)

2.对比缓存:需要服务器参与判断,当第一次发送请求时,服务器会把修改时间(缓存标识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数据一起发到客户端缓存中,当下一次请求时,就会把修改时间一起发送到服务器,如果修改时间一致,那么服务器就返回304,那就可以去缓存中取值。否则返回200,则需要重新去服务器请求数据。

ETag 是标识码由服务器返回,下次请求时跟服务器的If-None-Match对比得知是否去缓存取值。

强制缓存优先级高于对比缓存。

 

 

参考文章:https://juejin.im/post/5e5b50eb6fb9a07cae136773#heading-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