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天涯的骨灰級開源愛好者——對話阿里雲 MVP吳晟

雲棲號資訊:【點擊查看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裏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 簡介: 吳晟是我見過最“浪”的程序員,喜歡買買買,熱愛公路自駕。格子間拘不住他嚮往自由的靈魂,七大洲才能承載他追逐夢想的印記。作爲SkyWalking創始人的吳晟,遠不止詩與遠方齊飛的魅力。

以下爲吳晟的個人專訪,推薦閱讀(約4分鐘)。

不妨做個自得其樂的俗人

SkyWalking 給我帶來最大的收穫是成就感和知名度。我想每一個項目的深度參與者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不但可以磨練自己的技術,也會對代碼和產品更加執着,苛求細節、強調邏輯,業務能力方面也會有較大的提升。首先自己的社交圈擴大並提高,國內外技術圈、媒體、其他領域專家等都有機會接觸到。其次,溝通能力甚至英語能力也會有長進,徹底從技術宅,變成一個擅長溝通、演講(亦或忽悠)的產品經理兼售前兼自動化測試兼寫手。在各方面都得到訓練後,最終變得愈發自信和優秀。

開源的成就,也給了我實現愛好的經濟基礎。我是一個生活比較隨性的人,喜歡車喜歡錶,喜歡公路自駕。2012年至今,護照上已經記錄下美國、新加坡、韓國、意大利、法國、瑞士、烏克蘭、泰國、印度等等。自駕自然離不開車,買車也是我的一大樂趣,這10年來,從最入門的高爾夫開始,我陸陸續續買了6臺車,現在有一臺GLE 450 Coupe和X3。車和程序很相似——給定輸入,一定會有標準輸出。也是圓我自己大學沒有選擇車輛工程,而是軟件工程的一個情結吧。目前的小目標是911 Turbo S和GLE AMG 63S。

除了滿足我對技術的訴求,開源的全球會議也促成了各地旅遊的好機會。對我來說,一個月內出現在4個不同場合,做不同受衆的演講是家常便飯;一星期需要出現在兩個洲三個國家的Keynote上的生活也習以爲常。不能說這種生活很輕鬆,我也時長在半夜寫着文檔,在10個小時的國際航班上構思會議內容,但這是符合我自己預期的方式。可以在會議的間隙,走遍歐洲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異國風情。在自己和家人的護照上蓋滿各國的入境章,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以同樣的速度度過時間,而我們擁有更多記憶。

技術地位的確可以改變收入,哈哈,原諒我是個俗人。不過更重要的還是收穫了志同道合的團隊和技術宅們,也有了更好的公司和團隊支持自己,這種財富是不可替代的。

image

初識架構,嶄露頭角

我正式的工作和架構歷程開始於研究生在讀期間,在當時的微軟MSC和微軟MVP指導下,學習和編寫一家保險公司的核心繫統架構,包括整套的MVC、ORM框架、分佈式通訊架構、以及自動化測試和性能測試等。2007-2009兩年的實習工作,爲我對整套分佈式系統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深深體會到了分佈式對於系統的助力和挑戰。

畢業之後,我先後在大唐軟件和亞信中國,參與電信運行上的系統建設,期間一直在架構團隊工作。在2011年,我參與到中國聯通首個全國集中系統的建設中——一個8廠商合作的巨型SOA架構的分佈式系統。首次引入分佈式服務(以Web Service爲技術代表,當時還沒有微服務的概念)和SOA的系統架構,想要解決多廠商多應用間的問題定位、效率短板分析出現定位難的問題。這個項目爲我之後設計ShardingSphere項目原型,和創立SkyWalking項目積累了重要的經驗。

2014年,我以培訓爲目的開始建立SkyWalking項目,並先後在OneAPM及現在的北美Service Mesh公司tetrate.io,從不同的角度帶領SkyWalking項目和社區。在大家的努力下,SkyWalking得以從Apache孵化器順利畢業,成爲頂級項目,並走向全球。

平步青雲,共建開源生態

我與開源的結緣說來已久。在2014年,國內的開源市場可謂一片空白,頂級項目絕大多數來自國外,國內除了幾個大廠背書的項目,很少有人涉足開源。項目從起步到發展,完全是摸着石頭過河,全靠我們自己一步步的探索。從SkyWalking到CNCF基金會的OpenTracing項目,再到大名鼎鼎的Zipkin社區,最後深深根植於Apache基金會。沒有任何前車之鑑,全靠大家齊心協力和多名社區老手的鼎力相助,他們開放和共享的工作態度與方式,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比如Google Dapper論文第一作者--Benjamin H. Sigelman ,Zipkin社區Leader--Adrian Cole,還有Apache Mentor,Mick Semb Wever和姜寧,以及其他無數國外的社區朋友。他們讓我將一箇中國的個人項目帶進Apache孵化器,並幫助我學習建設社區的思路、方法,使其得以成功畢業併成爲頂級項目。

孵化器是Apache爲了新項目能夠順利創建而專門設立的工程,主要職責包括:過濾關於創建新項目或子項目的意向書;幫助創建項目及其所需的基礎設施;監督和指導孵化的社區,從而實現開放的優秀文化氛圍;評估孵化項目的成熟度,或者將其提升爲官方項目/子項目的狀態,反之若結論是失敗的,則通過退役來解決。但孵化器不會根據技術問題執行過濾,因爲基金會尊重和建議各種技術方法,甚至會允許在功能上重疊的項目之間進行內部的相互競爭。

而我本人也用了2年成爲Apache基金會成員,現在兼任項目VP、孵化器PMC成員,從統計學來講算是很快的速度,一般需要4-5年甚至更久時間的投入。在Apache基金會,一般會根據在整個基金會內的貢獻(代碼和非代碼),得到認可後內部member提名、推舉、和最終投票。每年只有全員大會一次機會認證。在其他基金會根據基金會性質會有所差異。

今天,我們的項目幾乎覆蓋了國內的所有大廠,以阿里云爲首的各大共有云、私有云廠商,也都提供了相應的服務。項目被集成到大量的商業產品,甚至招標書中,已經成爲事實標準。大量的基礎社區反饋、國外社區的模型和理論共享、用戶壓力測試回饋,才造就了SkyWalking現在的設計和性能。所以可以說,沒有開源社區這個有機整體的強大助力,就不會有今天 SkyWalking 的核心和高性能。

追逐開源有利可圖

首先,開源不應該被神化。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用『各懷鬼胎』來形容開源社區。很多人喜歡將開源定義爲情懷,其實我很反對這樣的想法。開源,可以是一個愛好,可以是一種技術追求,可以是一項工作,也可以是一種合作模式,可以是一個學習平臺,更可以是一種盈利手段。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對開源的追逐都可以帶來利益。

倘若公司內員工對知名開源項目有優秀貢獻,會對公司自身的市場營銷和技術品牌形成明顯的正向反饋。而開源愛好者平等包容的開放心態,無論面對客戶需求還是跨實體合作,都更具競爭力。開源公司自身的招聘吸引力、產品化能力優勢亦然。對於個人來說,擁有開源項目經歷,對個人能力和職業素養都有顯著提升。2018年的開源職業報告顯示,87%的僱主希望招聘到具備開源能力的員工,而55%的開源業內人士表示他們可以輕鬆地找到一份新工作。

請不要把道德高尚和開源扯上關係,他們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如果你喜歡技術、勇於挑戰,那麼開源社區這個公開、開放而又競爭慘烈的地方,是一個好的選擇。閉源或開源之間沒有對與錯,商業開源和KPI開源之間沒有好與壞,大家都是各取所需、共同發展。至少,全球的開源風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軟件水平。

吳晟的碎片化時間很多都用來思考和討論方案,自由的工作時間背後是無限強大的自律心,支撐這位浪跡天涯的阿里雲 MVP,更加篤定和從容。
image

我要成爲阿里雲 MVP

【雲棲號在線課堂】每天都有產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羣,與專家面對面,及時瞭解課程最新動態!
【雲棲號在線課堂 社羣】https://c.tb.cn/F3.Z8gvnK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