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創建過程

                                             需求創建過程

2.1學習本章的目的
2.11有效準確地收集需求
2.12提供需求過程作爲發現需求的工具
2.13要想構建正確的產品,必鬚髮現正確的需求,他需要有序的過程來保證

  2.2需求創建過程圖

 

 

2.1項目啓動的目的:爲了發起項目,與主要的利益相關者(對項目成功有重要影響的人),對項目關鍵問題達成一致
與利益相關者主要達成的問題如下:
1.項目目標:這個項目爲了解決客戶的什麼問題,對客戶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2.確定業務範圍:本次項目做哪些,和不做哪些事項
3.項目大概的成本,做這個項目預計花多少成本,收益咋樣
4.項目風險(早期):可能對現有的業務會造成什樣的風險,提前告知利益相關者。(讓出資人選擇,啓動還是取消停止)
5.項目週期:預計什麼可以上線,項目的關鍵階段(用戶測試、啓動會、判定會)
 
2.2網絡需求:項目啓動結束,要需求分析師去確認本項目到底要做什麼,發現用戶真正的需求,系統的本質。
1.先要了解客戶現有的工作是怎麼做的,現有執行流程是什麼。
2.客戶的這些工作中,真正在做了什麼事情(他當前的工作整體目標,和每個工作環境的目標到達是什麼)
3.針對客戶現有工作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或各工作環境要達成的目標什麼),現有運作方式與目標存在的差距(問題是什麼)
4.客戶的哪些現有工作方式,本次需要改進問題有哪些,範圍就明確了。
 
2.3需求建模:將我們要“爲客戶改進的工作”,快速可視出來(讓客戶更換了解)
1.快速將客戶現有的工作方式&流程,通過模型呈現出來,更好解釋客戶的工作。
2.可能要改善成客戶想要原型,目的展示和實現未來的需求,
3.通過模型展現可能實現方式。
4.讓工程師和其它利益項目者的想法融合到未來額產品中
 
2.4場景
場景1.0:對於場景這個詞的最開始認知是通過樑寧老師的分享,對於場景的解讀是空間和時間的組合,即一個用戶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有什麼樣的需求
場景2.0:在實踐過程當中,對場景這個詞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即場景是用戶與產品的交互過程以及獲得的反饋(這個反饋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
場景不僅僅是用戶做了什麼,同時還是產品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場景的終點一定是通過產品或服務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或解決了用戶的問題。
1.場景展示業務過程的功能性,將業務過程分解爲一系列容易設備的步驟
2.描述業務的過程,並展示對功能的理解
3.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對場景不同部分感興趣,在短時間內讓每個人要做什麼,並達成一致。
4.業務場景圖描繪的是貢獻於這個業務目標的什麼人及其做的什麼事

 

 

2.5編寫需求:爲了確保參與開發的“各方對需求要做的事”達成一致的理解
1.編寫需求,需要編寫背景理由,消除二義性,爲了準確性,也是爲每項需求提供“驗收標準”。
2.需求不能有二義性,可驗證。
 
2.6質量關
1.爲了保證需求的正確性,通過質量關對需求進行檢查,保證需求正確。
2.通過檢查需求的完整性、相關性、可測試性、一致性、可追蹤性等質量屬性保證需求正確。
3.通過複查需求,確認需求的完整性
 
2.7需求複用
1.爲了快速構建需求,可以找以前的需求來參考
 
 
2.8需求反思(3問)
1.我們對用戶的工作,做對了什麼
2.我們對用戶的工作,做錯了什麼
3.如果需要必須重新做一次,在哪些地方可以做的不同?
 
2.9需求演進
1.需求的製作,在項目過程中,是初始階段的不斷的從模糊,理解用戶工作後,瞭解用戶工作的實質,獲取真正的需求
2.需求的製作需要時間,不是一下就能明確的
 
3.0需求模板
1.項目驅動—描述項目的理由和動機
   1.1項目的目標:投資構建產品的理由以及這樣做我們學取得業務上的好處
   1.2客戶、顧客和其他的利益相關者—產品涉及他們的利益對他們產生的影響
   1.3產品的用戶——預期的最終的用戶,以及他們對產品可用性的影響
 
2.項目的限制條件
    2.1需求現狀條件:項目的侷限性和產品設計的約束條件
    2.2命名標準和定義:項目的詞彙表
    2.3相關的事實和嘉定條件:對產品產生一定影響的外部因素,或者開發者所做嘉定
 
3.功能性需求
    3.1工作的範圍:針對的業務領域
    3.2產品的範圍:定義產品預期的邊界,以及相關聯繫統的連接情況
    3.3功能與數據需求:產品必須做到事情以及功能所操作的數據
 
4.非功能性需求
    4.1觀感需求-預期的外觀(UI)
    4.2易用需求和人性化需求——如何讓產品對用戶成功使用,它必須是什麼樣子
    4.3執行需求:運行速度、大小、精度、人身安全性、可靠性、健壯性、可伸縮性、持久性和容量需求
    4.4操作和環境需求:產品預期的操作環境
    4.5可維護性和支持需求:產品的可改動必須達到的什麼水平,已經需要什麼樣的支持(SLA)
    4.6安全性需求:產品的信息安全,保密性和完整性
    4.7法律需求:法規審計的需求
 
 
5.項目問題(構建產品的項目)
51.新問題:引入產品帶來問題
5.2任務:產品導入必須要做的一些事情
5.3遷移到新產品:從現存系統轉化的任務
5.4風險:項目可能面對的風險
5.5費用:產品的成本或工作量評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