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置感光度、快門、光圈,控制光線?

攝影:如何設置感光度、快門、光圈,控制光線?

如何設置ISO感光度

這張照片使用ISO400度的柯達負片和標準鏡頭的最大光圈f1.4進行手持拍攝,快門速度估計在1/30s左右。在光線較暗時,擁有一隻大光圈的鏡頭就顯得很重要,因爲這樣可以使你在大多數時候進行手持拍攝。

2009年8月9日 - zjl0009981 - 牛氣沖天

如何設置快門、光圈和ISO感光度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在這裏我會告訴你一些一般規則,也會告訴你一些必要的知識,當你這樣設置時會發生什麼?但要記住,當你對攝影越是深入,對某些問題就越是難以給出確定的回答。

這次我先說ISO感光度的設置。因爲在我們拿起相機準備拍攝之前,總會首先確定ISO感光度,傳統膠片用戶更是如此,根據不同的ISO確定用不同的膠捲;而數碼用家雖然可以使用自動ISO設置,但那是“傻瓜”拍攝方法,如果你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我不推薦你那樣做。

ISO感光度在相機中一般可以這樣設置: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等。有些相機還能作1/2或者1/3級的設置。

當ISO設置得越高,膠捲或者感光元件對光線就越敏感。這帶給攝影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在較暗的光線條件下手持拍攝;我們可以使用更高速的快門來凝結快速移動的物體瞬間,比如體育攝影。在膠捲時代,有時會使用高感光度來得到一種特殊的顆粒藝術效果。而由此帶來的不利是:高感光度使底片或者感光元件的顆粒度或者噪點更大更明顯。而數碼相機高感光度帶來的更多噪點尤其對畫質起到了致命的破壞作用。

一般規則:

1. 在光線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不要頻繁變動ISO感光度設置。這對於膠捲用戶是一定的,一旦裝入膠捲後一般就無法再更改,而數碼用家我也推薦同樣的拍攝習慣,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方面,ISO設定後就不要再去想它。

2. 我是一名對畫質有一定要求的攝影者,所以我個人推薦ISO感光度的設置範圍如下:如果你使用膠捲相機或者專業數碼單反相機,ISO設置在100度到800度之間比較保險;如果你使用消費級別的數碼單反或者小數碼DC,我建議ISO設置在100度到400度之間。當然如果你想要特殊的效果時除外。

3. ISO確定原則:在晴天或者多雲光線條件下的室外,使用100度或者200度的ISO感光度;在陰天或者下雨的室外,使用200度或者400度的ISO感光度;在自然光條件下的室內或者傍晚或者夜晚的燈光下,使用400度或者800度的ISO感光度。

4. 在較暗的光線條件下,爲了彌補光線的不足,把ISO設置成上面確定原則中的最大值,並且使用鏡頭的大光圈進行拍攝;如果曝光值中的快門讀數已低於手持拍攝的最小值(這在講快門時會再討論),請務必使用三角架。

這是很平常的一處風景,我故意等到一輛行駛而過的電動車時按下了快門,快門速度應該在1/125s左右。因爲快速的移動,人影有些模糊虛化了,而我要的正是這樣的效果。

 

當你將鏡頭對準一個物體時,相機一般會自動測光並立即給出合適的快門和光圈值。如果你以前從沒注意過這個快門和光圈值,那麼從現在起你要時刻注意了。

首先,我要告訴你關於快門的一些基礎知識。

1. 你先要搞清楚所使用相機的快門速度範圍,比如最高快門速度是多少?據我瞭解,現在很多相機都備1/2000s的最高快門速度。然後再看一下相機的最慢快門速度,據我瞭解,現在大部分相機都具備30s的長時間快門。然後再檢查一下相機是否有B門,B門就是讓你能夠長時間曝光的功能。B門的曝光時間是從你按下快門到釋放快門的那段時間。比如你可以曝光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

2. 然後請檢查一下你相機鏡頭的焦距,一般都會刻在鏡頭的前端,如果沒有請看說明書。比如,佳能的EF28-70mm鏡頭,這隻鏡頭的焦距就是28-70mm。好,下面要說很重要的一點。當鏡頭的焦距越大,快門的速度越慢,拍攝時因手持抖動而使照片影像虛掉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規律是,使用你的鏡頭焦距的倒數作爲你的最低手持快門速度。比如,如果你使用焦距爲28-70mm的鏡頭,你的手持快門速度最好不要低於1/70s(注意,變焦鏡頭要取長焦端數值)。這時如果你一定要使用象1/8s這樣的快門速度來拍攝的話,最終照片因手持抖動而虛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3. 現在,你應該已經知道自己相機在手持拍攝時的安全快門速度了吧。比如鏡頭焦距是28-70mm,最高快門速度是 1/2000s,那麼手持拍攝時的安全快門速度範圍就是約1/60s—-1/2000s。

一般規則:

1. 在手持攝影時,注意快門值是否在手持拍攝的安全快門速度範圍內,儘量不要溢出。溢出有兩種,第一種是光線非常亮時,比如曝光值是 f8 + 1/2000s ,這時如果將光圈設定在f4的話,快門實際需要1/8000s(f8 + 1/2000s = f4 + 1/8000s),超出了相機的最高快門速度1/2000s,我把這種情況叫做溢出。第二種是在光線非常弱時,比如曝光值是f2.8 + 1/60s ,如果將光圈設定在f5.6的話,需要1/15s的快門速度(f2.8 + 1/60s = f5.6 + 1/15s)。顯然也超出了最慢1/60s的安全值,這也是溢出。如果對這一條中的曝光組合有疑問請參考:相機是怎樣控制光線的?

2. 查閱一下相機的閃光同步速度,在使用閃光燈時,快門速度不要高於這個值。比如,如果相機閃光同步速度爲1/125s,那麼在使用閃光燈拍攝時,你設置的快門速度必須在1/125s或者更慢。

3. 對於動態的拍攝對象,如果要獲得清晰的照片,要注意提高快門速度。一般至少要在1/125s以上(輕小動作),相對膠片或感光元件移動較快的,要相應提高快門值,比如在前方從左向右行駛的自行車估計需要1/500s或者1/1000s的快門速度。這個可以多試驗或者在網上搜索相關文章,我就不展開了。

4. 有時候我們會故意使用慢速度把一些物體拍虛,比如使用1/30s或者1/15s的快門速度把雨點虛化成雨絲效果。或者使用1s 到30s的慢速度(要用三角架)把馬路上的車燈虛化成一道道光路,或者使用相機的B門拍閃電。等等。所有這些特殊的技巧我個人覺得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爲你大多數時候不會涉及這些方面。除非你專門拍諸如閃電之類的東西。 想盡量簡單些,但文章字數還是超標了。如果想深入瞭解快門某方面的問題可以留言提問。我個人覺得一般情況下應該夠用了。

關於規則:規則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得到一張漂亮的照片。所以剛開始時請儘量遵從規則,但最終規則是用來打破的,請試着打破你能想到的每條規則,融合它,忘記它,無招勝有招,才能達到攝影的更高境界。

怎樣設置光圈?

這張照片使用了佳能標準鏡頭EF50mm的最大光圈f1.8拍攝,背景的虛化更強調了主體人像。

 

基本上光圈是我們在攝影時會手動調節最多的一個技術參數,至少對我是這樣的。所以有時它也是攝影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談論光圈免不了要涉及“景深”。何謂景深?簡單的說就是“聚焦點前後清晰的範圍”,換句話說,景深是“一段距離”, 在這段距離內的物體都應該是清晰的。舉個例子,當你用相機對焦一個5米遠的物體時,在照片上可能在3-8米的範圍內都會保持清晰,這個3-8米就是景深。

上面這個例子我只是隨口亂說的,只爲了能把景深的概念簡單化。事實上,影響景深的要素有鏡頭焦距、光圈大小和被攝物距離三項。焦距越大,光圈越大,被攝物越近,景深範圍就越小,焦外的虛化效果就越強。這裏的“焦外”是指焦點附近清晰範圍以外的部分。你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行了,其實運用光圈的大多數技巧都源於此。

有很多攝影新手都對虛化效果強烈的照片感興趣,也經常迷茫地問我那是如何拍出來的?現在你已經瞭解到了影響虛化效果的三個因素,要實現虛化的效果就很簡單了。

舉例說明,我用一隻50mm的標準鏡頭拍攝一片離我1.5米遠的樹葉,我把光圈調節到f2.0,這時拍到的照片景深範圍會很小,是一張有較強虛化效果的照片。其中關鍵的三個要素是:焦距爲50mm的鏡頭,被攝物距離爲1.5米,使用了大光圈f2.0。

這裏有一個難點,就是你如何才能知道每隻不同焦距的鏡頭在不同被攝物距離和不同光圈下的虛化效果呢?在這裏我告訴你三個方法。

1. 如果你使用的是單反相機,而且有“景深預視”功能,那麼只要在拍攝前按一下“景深預視”,就可以知道最終照片上的景深效果,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但需要你的相機支持這一功能。

2. 如果你的相機是單反相機,但沒有“景深預視”功能。這裏有個技巧,單反相機在取景器中看到的畫面總是使用鏡頭最大光圈時的景深效果。你可以由此想象一下光圈小一級或者小兩級時的景深。雖然這種想象的方法聽上去有點空泛,但有了一個參考標準總會讓事情變得容易些。

3. 如果你的相機不是單反相機,比如旁軸相機或者普通小DC。別怕,方法仍然會有的。那就是用最古老的經驗法。你要先做個試驗。在最常用的焦段上用不同光圈拍攝不同距離的被攝物,比如,用不同光圈拍攝1米,2米,3米,4米,5米遠的被攝物,然後看所拍照片的景深效果,時間長了,你對自己使用鏡頭的景深和虛化效果就會越來越熟悉。這種方法最麻煩,但掌握了卻往往最管用。

怎樣設置光圈?其實只要你能把景深弄透,光圈的設置也就掌握了十之八九。

一般規則:

1. 當想在照片上獲得虛化效果時,注意靠近被攝物,並使用鏡頭的大光圈,另外,鏡頭的焦距越大虛化效果也越強烈。

2. 有時候想要拍一張前後都清晰的照片,方法則與第一條相反。

3. 一般來說,鏡頭的最佳畫質光圈是在最大光圈縮小一到兩級時的光圈。比如,我的50mm鏡頭的最大光圈是f1.4,那麼它的最佳畫質光圈大約在f2.0或者f2.8。這一條有時候在設置光圈時可能會有用,至少你應該知道。

怎樣控制光線?

這篇文章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快門、光圈和ISO感光度。估計有許多攝影新手和習慣於依賴相機的自動曝光進行拍照的愛好者對快門和光圈都不是很熟悉,或者會感到很神祕。其實,只要理解了相機控制光線的原理,這些概念都是很簡單的。

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相機是通過快門和光圈來控制光線的。打個比方,假設有一扇門,當打開這扇門時光線就會進來,而快門可以想象成是打開這扇門的時間,光圈可以想象成是這扇門的大小。當打開這扇門的時間越長,這扇門的大小越大時,通過的光線就越多。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下面來看看相機的快門和光圈是如何來表示的:

快門(秒):更長時間… (30) (15) (8) (4) (2)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更短時間。

光圈(一般用 f 表示):更大光圈… (1.4) (2) (2.8) (4) (5.6) (8) (11) (16) …更小光圈。當快門釋放的時間越長,光圈越大時,通過的光線越多。同樣,當快門釋放的時間越短,光圈越小時,通過的光線越少。

以上快門和光圈的每相鄰兩個數字之間代表一級光量。例如:1/15秒的快門比1/30秒的快門多一倍光量,而光圈2.8也要比光圈4多一倍光量。OK!我們再來看下面這兩個曝光組合:

1/125s + f4 = 1/500s + f2

這個等式代表兩邊的通光量是一樣的。但不同的曝光組合卻有着不同的成像效果,當然這是題外話了,以後我們再單獨討論。

最後,我還想再講一下ISO感光度。因爲在我們決定光圈和快門的曝光組合時,ISO感光度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ISO感光度我們可以理解成是底片或者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等)對光線的敏感程度。ISO感光度越高代表對光線越敏感,比如,ISO感光度爲400時只需要ISO感光度爲200時通光量的一半就可以得到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

再看一下這樣一個等式:

1/125s + f8 + ISO200 = 1/250s + f8 + ISO400

可以看出,當ISO爲400度時,需要的通光量僅爲ISO爲200度時的一半。 (heming_fang )

 

 

 

 

鏡頭的選擇

 

 

 

 

 

 1 、 手動、自動光圈鏡頭的選用

  手動、自動光圈鏡頭的選用取決於使用環境的照度是否恆定。

  對於在環境照度恆定的情況下,如電梯轎箱內、封閉走廊裏、無陽光直射的房間內,均可選用手動光圈鏡頭,這樣可在系統初裝調試中根據環境的實際照度,一次性整定鏡頭光圈大小,獲得滿意亮度畫面即可。

  對於環境照度處於經常變化的情況,如隨日照時間而照度變化較大的門廳、窗口及大堂內等,均需選用自動光圈鏡頭 ( 必須配以帶有自動光圈鏡頭插座的攝像機 ) ,這樣便可以實現畫面亮度的自動調節,獲得良好的較爲恆定亮度的監視畫面。

  對於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信號又可分爲 dc 及 video 控制兩種,即直流電壓控制及視頻信號控制。這在自動光圈鏡頭的類型選用上,攝像機自動光圈鏡頭插座的連接方式上,以及選擇自動光圈鏡頭的驅動方式開關上,三者注意協調配合好即可。

  2 、定焦、變焦鏡頭的選用

  定焦、變焦鏡頭的選用取決於被監視場景範圍的大小,以及所要求被監視場景畫面的清晰程度。

  鏡頭規格 ( 鏡頭規格一般分爲 1/3″ 、 1/2″ 和 2/3″ 等 ) 一定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與鏡頭視場角的關係爲:鏡頭焦距越長,其鏡頭的視場角就越小 ( 見圖 1 所示 ) ;在鏡頭焦距一定的情況下,鏡頭規格與鏡頭視場角的關係爲:鏡頭規格越大,其鏡頭的視場角也越大。所以由以上關係可知:在鏡頭物距一定的情況下,隨着鏡頭焦距的變大,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所看到的被監視場景的畫面範圍就越小,但畫面細節越來越清晰;而隨着鏡頭規格的增大,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所看到的被監視場景的畫面範圍就增大,但其畫面細節越來越模糊。在鏡頭規格及鏡頭焦距一定的前提下, cs 型接口鏡頭的視場角將大於 c 型接口鏡頭的視場角。

  鏡頭視場角可分爲圖像水平視場角以及圖像垂直視場角,且圖像水平視場角大於圖像垂直視場角,通常我們所講的視場角一般是指鏡頭的圖像水平視場角。

  在狹小的被監視環境中如電梯轎箱內,狹小房間均應採用短焦距廣角或超廣角定焦鏡頭,如選用鏡頭規格爲 1/2″ , cs 型接口,鏡頭焦距爲 3.6mm 或 2.6mm 鏡頭,這些鏡頭視場角均不小於 99° 或 127° ,這對於攝像機在狹小空間裏一般標高爲 2.5m 左右時,其鏡頭的視場角範圍足以覆蓋整個近距離狹小被監視空間。也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用手動變焦鏡頭如日產 computar t2z2814cs - 2 鏡頭,這種鏡頭爲 1/3″cs 型接口手動光圈鏡頭,其焦距 2 倍可調 ( 手動調焦 ) 。調焦範圍爲 2.8 ~ 6 .0mm ,視場角變化範圍爲 96° ~ 47.2° ,這種鏡頭非常適合在狹小的被監視環境中使用,在使用時可方便地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實現對被監視場景的 “ 點 ” 或 “ 面 ” 的監視效果。

  對於一般變焦 ( 倍 ) 鏡頭而言,由於其最小焦距通常爲 6.0mm 左右,故其變焦 ( 倍 ) 鏡頭的最大視場角爲 45° 左右,如將此種鏡頭用於這種狹小的被監視環境中,其監視死角必然增大,雖然可通過對前端雲臺進行操作控制,以減少這種監視死角,但這樣必將會增加系統的工程造價 ( 系統需增加前端解碼器、雲臺、防護罩等 ) ,以及系統操控的複雜性,所以在這種環境中,不宜採用變焦 ( 倍 ) 鏡頭。

  在開闊的被監視環境中,首先應根據被監視環境的開闊程度,用戶要求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所看到的被監視場景畫面的清晰程度,以及被監視場景的中心點到攝像機鏡頭之間的直線距離爲參考依據,在直線距離一定且滿足覆蓋整個被監視場景畫面的前提下,應儘量考慮選用長焦距鏡頭,這樣可以在系統末端監視器上獲得一幅具有較清晰細節的被監視場景畫面。在這種環境中也可考慮選用變焦 ( 倍 ) 鏡頭 ( 電動三可變鏡頭 ) ,這可根據系統的設計要求以及系統的性能價格比決定,在選用時也應考慮兩點: (1) 在調節至最短焦距時 ( 看全景 ) 應能滿足覆蓋主要被監視場景畫面的要求; (2) 在調節至最長焦距時 ( 看細節 ) 應能滿足觀察被監視場景畫面細節的要求。通常情況下,在室內的倉庫、車間、廠房等環境中一般選用 6 倍或者 10 倍鏡頭即可滿足要求,而在室外的庫區、碼頭、廣場、車站等環境中,可根據實際要求選用 10 倍、 16 倍或 20 倍鏡頭即可 ( 一般情況下,鏡頭倍數越大,價格越高,可在綜合考慮系統造價允許的前提下,適當選用高倍數變焦鏡頭 ) 。

  3 、正確選用鏡頭焦距的理論計算

  攝取景物的鏡頭視場角是極爲重要的參數,鏡頭視場角隨鏡頭焦距及攝像機規格大小而變化 ( 其變化關係如前所述 ) ,覆蓋景物鏡頭的焦距可用下述公式計算:

  (1)f=u·d/u

  (2)f=h·d/h

  f :鏡頭焦距、 u :景物實際高度、 h :景物實際寬度、 d :鏡頭至景物實測距離、 u :圖像高度、 h :圖像寬度

  舉例說明:

  當選用 1/2″ 鏡頭時,圖像尺寸爲 u= 4.8mm , h= 6.4mm 。鏡頭至景物距離 d= 3500mm ,景物的實際高度爲 u= 2500mm ( 景物的實際寬度可由下式算出 h=1.333·u ,這種關係由攝像機取景器 ccd 片決定 ) 。

  將以上參數代入公式 (1) 中,可得 f=4.8·3500/2500= 6.72mm ,故選用 6mm 定焦鏡頭即可

 

 

 

 

 

如何使照片更清晰

 

 

 

 

對攝影來說,焦點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對於初學者來說,要求每張照片都能焦點清晰有一定的難度。影響焦點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難獲得好的效果。

  以下是幾個保持焦點清晰的好辦法,供初學者參考。

  1.防止震動。震動會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動模糊,即使對焦十分準確,也會因此而影響結像的清晰度。產生震動的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照相機震動,即在按下快門時,照相機由於把持不穩而產生晃動。二是主體移動,也就是在鏡頭快門開啓的瞬間,被攝主體自身處於運動狀態,而快門時間不夠短,沒有凝固住動態,因此出現影像模糊的情況。

  要防止震動 ,必須對症下藥,可以從三方面採取措施:

  (1)將照相機裝在三腳架上。如果受拍攝條件的限制,無法支撐三腳架,也可改用獨腳架。

  (2)縮短快門時間(一般採用1/250秒),能減小照相機震動產生的影像晃動。

  (3)採用正確的持機方式。在不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持機的姿勢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照相機的穩定。

  要克服被攝主體自身的動態模糊,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縮短快門時間。只要條件允許,快門時間越短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初學者認爲小光圈會增加景深,一定會使影像清晰,因此,他們往往不分場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別是在對焦沒有把握時,更會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但是這樣做的最後結果常常不理想,因爲採用小光圈會導致快門時間的延長,並因此使照相機的震動產生足夠的負面影響。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確的做法應是使用短時間快門和三腳架。

  3.正確瞭解鏡頭的特性。不少人認爲鏡頭的光圈用得越小,結像的清晰度就越大。這個看法並不正確。其實,鏡頭成像的最佳狀態,在於將其最大光圈縮小2-3擋後。如一隻最大光圈爲F2.8的鏡頭,當其光圈收至F5.6-F8時,結像最佳。

  4.注意襯景與主體的關係。主體與襯景之間的色彩反差大小,會影響人們的視覺,在焦點不變的情況下,主體與襯景之間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顯得清晰度高;若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因此,要想使主體在畫面中顯得格外清晰,有意識地選擇高反差襯景是很有效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