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之父”後悔投少了?90後華人學者:我們只賣AI軟件

“如果 AI 在現實場景中不具備自主性,就沒有任何價值,也沒有任何意義。” 90 後華人學者陳曦(Peter Xi Chen)的觀點一針見血、毫不妥協。

陳曦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OpenAI 的前研究科學家,他的另外一個身份 — — AI 機器人公司 Covariant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 — 如今讓他更加亮眼。“就我個人而言,其實我特別喜歡做兩類事情,一類是在科研上實現突破,解決科技難題,另一類就是做有價值的事。”

一個多月前,Covariant 剛剛完成了 4,0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正式退出了兩年多的 “隱身模式”。消息一出,2018 年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之父” 傑弗裏 · 辛頓(Geoffrey Hinton)隨即發推表示十分後悔,甚至感嘆 “我應該多投資 100 倍”。

(來源:Twitter)

對於此般認可,陳曦表示,“辛頓之所以會看好並投資我們,一方面,他認識我們團隊中的很多人,認可我們的實力;另一方面,他在一年前就看過並肯定了 Covariant 的技術成果。”

相比於辛頓的認可,更令 Covariant 吸引眼球的是,這家公司背後的投資人陣容堪稱豪華。不僅有感慨 “投少了” 的辛頓,另外一位圖靈獎得主、“卷積神經網絡之父” 楊立昆(Yann LeCun),華人學者、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谷歌大腦負責人傑夫 · 迪恩(Jeff Dean),以及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兩院院士邁克爾 · 喬丹(Michael Jordan)等諸多 AI 領域的大牛,也投資了這家近幾年 “默默無聞” 的 AI 初創公司。此外,國內風險投資機構百度風投也是其投資機構之一。

圖|Covariant 的投資人

這不禁讓人好奇,Covariant 究竟是一家怎樣的科技公司,才能讓圖靈獎得主在線公開表示後悔?才能吸引如此豪華的投資人陣容?帶着這些問題,DeepTech 不久前採訪了這位 90 後首席執行官。他的回答,讓我們看到了 AI 在現實世界落地的潛在場景和可能性。

大材小用?

Covariant 成立於 2017 年,其創始團隊是一名 70 後 “帶” 3 名 90 後的硬實力組合。

“70 後” 彼得 · 阿比爾(Pieter Abbeel)是 Covariant 的總裁和首席科學家,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是強化學習領域的大牛。

2010 年,阿比爾教授創建了第一個可以摺疊成堆毛巾的機器人 BRETT,證明可以解決家用機器人的硬件問題,併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1 年 “35 歲以下創新 35 人”(MIT TR35)。

圖|Covariant 總裁和首席科學家彼得 · 阿比爾

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是吳恩達的第一個博士生,阿比爾在攻讀博士期間就與導師吳恩達提出了學徒學習(Apprenticeship learning)這一增強學習領域的新概念。

3 名 90 後陳曦、段巖(Rocky Duan)和張天浩(Tianhao Zhang)都是阿比爾教授的學生。首席技術官段巖,在加入 Covariant 之前,也曾是 OpenAI 的研究科學家,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張天浩也是實打實的學霸,門門成績 A 及 A+,且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的雙學位。

圖|Covariant 創始團隊,從左到右依次爲,段巖、張天浩、彼得 · 阿比爾和陳曦。

但他們選擇的第一個應用場景是自動分揀機器人,這着實讓人覺得有點 “大材小用” 了。他們使用包括強化學習、模仿學習在內的多種 AI 方法訓練機器人,並與機器人手臂、吸力夾持器和 2D 攝像系統結合。

當下,儘管已有很多科技公司將 AI 應用到了翻譯、搜索引擎等線上場景,但在現實場景中的應用還比較少。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實世界是無序的、沒有規律的,將 AI 應用到現實世界會產生實實在在的後果,這就需要 AI 具備很強的自主性。

“把 AI 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陳曦說。

他甚至認爲,從一定意義上講,如今的很多科技公司算不上是真正的深科技公司。“儘管開發一個程序、一款手機軟件或者一個網站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也沒有那麼難,都是有模式和套路可循的。而在 AI 和機器人領域,目前就恰好需要深科技創新,也有相應的市場需求。”

其實,自動分揀機器人並不簡單

“我們希望做一件既可以在科學技術上有所突破,也能在現實生活中產生實際應用價值的事情。” 陳曦說。

自動分揀聽上去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就是把一個物體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如果機器人每次只是做一模一樣的動作,其實一點都不難。但陳曦認爲,這一看似十分簡單的應用場景,其實有着很多的複雜性。

那麼,自動分揀究竟難在哪裏?

事實上,即便是同一個物體,也可能會以不同的姿態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導致反光不一樣,相機中看到的內容也就不一樣。一旦引入到一個無序的場景中,AI 是否可以在每一個場景中都能自主完成任務?這就是困難所在。

“這只是只有一個物體的情況,如果讓一個 AI 機器人去處理 10 個、100 個,甚至 10,000 個不同物體時,它就變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陳曦說,“當一個機器人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無序、多樣的場景時,它就必須具備可以處理從未預料、從未見過的複雜場景的能力。”

那麼,爲什麼自主性對 AI 系統至關重要?無人駕駛就是一個很好的現實案例,無人駕駛至今不能落地的一個原因是,它沒有辦法在現實世界中具備足夠的自主性。

在陳曦看來,一個 AI 系統在現實場景下需要的人工干預次數越多,就越沒有價值。雖然做一個 AI 機器人 demo 並不是很難,但如何保證它不需要人爲干預就可以長時間自主運作,這是很難的事。“如果不能解決那些不常出現但卻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的長尾問題,AI 機器人就不會有很好的自主性,就不能產生真正的、很大的商業價值。”

陳曦認爲,如果有一款自動分揀機器人可以完成 10 萬種甚至 100 萬種商品的自動分選,就不能說存在 “大材小用” 的問題,“因爲這個事情確實比較難”。

同時,將自動分揀機器人作爲首個應用場景的另一個原因是,雖然我們要求自動分揀機器人在倉儲物流環境下具備一定的自主性,但相比於無人駕駛,這一要求相對較低。

“如果無人駕駛汽車每小時出一次錯,是不可能商用的。” 但如果一個自動分揀機器人在運作一小時後,把某個物品弄掉了,只需要有人把東西撿起來,並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是可以接受的後果”。

將 AI 機器人應用在倉儲物流中是一個難度適中的問題,但並不簡單,“要讓分揀機器人幾個小時都不出錯,不需要人爲干預,這也很難,需要解決很多 AI 問題,但並沒有無人駕駛那麼難,因爲它的失敗成本比較低。”

“這是一個既可以進行深科技創新研究,又可能實現商業落地的場景。” 陳曦說,他們的 AI 系統還需要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繼續收集數據,作進一步學習。

抓取準確率高達 95%

目前,Covariant 已與頂級工業機器人公司 ABB 和世界前十的倉儲自動化提供商 KNAPP 建立了合作。

“每次只要涉及到抓取不熟悉的物品時,最擅長的總是 Covariant Brain。” ABB 全球服務機器人技術總監馬克 · 塞古拉(Marc Segura)如此評價道。

去年,爲尋找可以幫助其實現倉庫自動化的公司,ABB 向 Covariant 等多家公司寄送了各種適用於其系統的物品包裝箱,對各家公司進行受控實驗測試。據塞古拉表示,Covariant 是唯一能夠在沒有任何失誤的前提下,成功抓取各種類型包裝箱的公司。

此外,另一個合作伙伴 KNAPP 也對 Covariant Brain 的表現印象深刻。KNAPP 創新發展副總裁彼得 · 普切溫(Peter Puchwein)表示,Covariant 的機器人可以抓取透明袋子中的物品,甚至連攝像機都很難去識別這些物品。“即便對於人類來說,如果一個紙箱裏有 20 個用透明塑料袋包裝的物品,也很難精準地把其中一個物品拿出來。”

如今,Covariant Brain 在自動化倉庫中表現出色,它的準確度達到了驚人的 95%。但陳曦認爲,Covariant Brain 還不完美。“一方面是 AI 系統需要更多的訓練數據,另外一方面是機器人的機電一體化約束太重,或者說機械夾具沒有可以抓取的地方。”

在完成 B 輪融資後,Covariant 希望將這筆資金用於探索 AI 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比如密集型製造業、垃圾分類回收等,同時也將僱傭更多的產品經理及工程師,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產品化及大規模產品部署能力。

“在倉儲物流領域,除了商品的揀取,還有很多其他方向的應用,我們會繼續拓展應用場景。” 陳曦表示,他們近期將重點關注機器人操縱,短期內不會觸及無人駕駛領域。

“我們只賣 AI 軟件”

他們的商業模式也很簡單,只賣 Covariant Brain 這一 AI 軟件。

“我們會與少量的潛在夥伴合作,讓這些合作伙伴在 Covariant Brain 上開發完整的機器人解決方案,不斷實現拓展。” 陳曦表示,這樣的好處在於,Covariant 可以快速獲得合作伙伴的行業知識。

比如,KNAPP 是一個世界前十的倉儲自動化提供商,他們可以將幾十年的倉儲自動化經驗帶進來,藉助 Covariant Brain 這個平臺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機器人解決方案;與 ABB 的合作也是如此,他們有幾十年的工業自動化的經驗,是世界前三的機器人本體制造商。

談及未來對 Covariant 的期望時,陳曦表示,從商業層面講,他希望可以把 Covariant Brain 應用到多個不同領域,並在每個領域內有不同場景的滲透,進而推動機器人自動化的進程,緩解勞動力稀缺的痛點。

從技術上來講,他們會繼續針對實際生產環境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創新。

發佈於 06-1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