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北京融資信息分析---疫情對北京社會經濟影響分析---科技戰疫·大數據公益挑戰賽---2020北京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大賽

目錄

1 北京金融疫情

1.1 宏觀

1.1.1. 央行“放水”

1.1.2 疫情對三駕馬車的影響

1.2 北京國企和大民企融資

1.2.1 金融債

1.2.2 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

1.2.3 中期票據-疫情防控債

1.2.4 同業存單-防疫專項

1.2.5 2020年同業存單發行額度

1.2.6 2020北京地方政府債

1.2.7 互聯網公司-ABN疫情防控債

1.2.8 市屬企業上市平臺融資

1.2.9 北京控股的債券發行和債券擔保平臺

1.2.10 北京市重大項目

1.3 北京民企科創小微融資

1.3.1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標體系

1.3.2 小微融資擔保平臺

1.3.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平臺

1.3.4 小微壞賬處理AMC

1.3.5 貸款續貸和首貸機制

1.3.6 債券融資機制和債券擔保

1.3.7 上市股權融資機制

1.3.8 金融機構和企業信息對接機制

1.3.9 營商環境建設

1.4 中小微間接融資資金投放

1.4.1 對接入口

1.4.2 銀企對接平臺-暢融工程

1.4.3 政策性銀擔平臺

1.5 抗疫國際比較數據-德國

1.5.1 長期小微企業支持

1.5.2 情期間的特殊支持

1.6 需求方的組織

1.6.1 組織機構

1.6.2  按經濟貢獻和政策方向找產業-業務管理方來做

1.6.3 按產業找公司-行政管理方來做

1.6.4 按公司找實際需求-公司來做

2. 產業鏈的關係

2.1 六大產業功能區

2.2 委辦局在地方產業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2.3 北京經信局按產業劃分的處室

2.4 疫情影響的行業劃分

2.5 疫情影響行業券商的觀點演變

2.6  冷靜抗疫

3. 總結

3.1 分析過程發現的問題

3.2 大數據企業的情況


1 北京金融疫情

1.1 宏觀

放的錢和放的話

1.1.1. 央行“放水”

金額

資金類型

承接方

投向

5500億

央行定向降準

所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額外再降1個百分點

普惠金融,中小微和民營企業

3000億

抗疫專項資金

面向9家全國性銀行的北京分行+10省市主要的地方法人銀行,比如北京3家(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中關村銀行)

名單制,直接的抗疫企業

5000億

商業信貸復產復工資金

全國大小銀行

普惠金融,中小微和民營企業

3500億

政策行復產復工資金

國開行、農發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業

重點項目、涉農、外貿企業

信息源: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網站

1.1.2 疫情對三駕馬車的影響

三駕馬車是投資、消費、出口。全球疫情導致出口受阻,流通受阻、經濟形勢惡化和裁員潮導致消費意願下降。所以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投資。

1.2 北京國企和大民企融資

間接融資由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來做。直接融資企事業單位直接來做,政府部門提供輔助。

1.2.1 金融債

北京銀行(發行2期,第一期300億,第二期100億,2020年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發放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其中不少於200億元(含200億元)將專項用於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

數據源:Choice數據

1.2.2 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

其中銀建爲北京市出租車司機補貼所申請的疫情防控債;海國鑫泰是海淀國資爲子公司黑龍江省海國龍油石化股份投產口罩和防護服所用的化工原料所申請的疫情防控債;首農食品、順鑫農業作爲北京地方國資,物美作爲民企爲農產品流通保障而申請疫情防控債。中電建設和龍源電力爲疫情期間電力物資保障發電而申請疫情防控債。

數據源:Choice數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債券信息查詢債券相關公告

1.2.3 中期票據-疫情防控債

不涉及北京地方國企,中期票據全是在京央企發債。

數據源:Choice數據

1.2.4 同業存單-防疫專項

2010-02-19號左右,20北京銀行(防疫專項)CD015發行5億防疫專項,20北京農商銀行(防疫專項)CD031發行2億,都是3月短期,2.5%的低息。用於支持疫情防控有關企業的貸款投放等資金需求。

數據源:Choice數據

1.2.5 2020年同業存單發行額度

北京銀行3720億,北京農商銀行1500億。

數據源:Choice數據

1.2.6 2020北京地方政府債

北京地方債發債日期在2020-01-19日,比較早,所以北京地方政府債並未覆蓋北京市各區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費用的政府支出部分。其他地方債發行較晚的省份比如河南2020年地方政府就覆蓋了疫情防控的政府支出。

數據源:Choice數據,中央結算公司/中國債券信息網

1.2.7 互聯網公司-ABN疫情防控債

京東白條的資產支持證券,將白條應收賬款轉讓給信託,共募資10億,主要用於爲新增京東白條應收賬款,日常運營提供資金支持。其中不低於1億的募集資金專項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流動資金支持,主要用於自營零售業務日常生活物資,疫情防護用品的採購,保障羣衆生活物資和防護用品供給,穩定市場價格和秩序。此前截至2020年2月2號京東已累計投入2億元用於防護和醫療物資捐贈,馳援湖北專線運力投入以及針對湖北及其他疫情嚴重地區的民生保障投入等項目。

數據源:Choice數據

1.2.8 市屬企業上市平臺融資

中證北京50指數,反映北京市地方國企以及北京市的科技和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整體走勢。

具體是實控人爲國資委的上市公司,註冊地在北京市的文化產業上市公司,註冊地在北京市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

數據源:中證指數有限公司http://www.csindex.com.cn/zh-CN/indices/index-detail/931023

1.2.9 北京控股的債券發行和債券擔保平臺

中信建投證券:按照2019年債券承銷金額排名第二(7253.06億)、按照承銷只數排名第一(1067只)的機構,由北京國資系統下的北京金控控股。

中債信用增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按照2019年擔保額度排名第三的債券擔保公司。擔保過100支債券,擔保規模854.50億元左右,其中北京國資系統的公司(北京國有資產運營管理中心,首鋼集團)股份佔比16.5%*2=33%。

數據源:企業預警通app債券發行額統計

1.2.10 北京市重大項目

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負責,北京的重大項目建設主要包括軌道交通、棚戶區改造、冬奧場館建設、其他重大項目建設。以基建和城市更新升級爲主。其中的高精尖項目以部屬高校和中科院系統的大科學裝置、央企、地方大國企和大型民企的項目爲主。融資渠道以政策行和國有商業銀行授信、發行城投債券、上市平臺融資、中資美元債爲主。比如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的投融資渠道:

數據源:企業預警通app

1.3 北京民企科創小微融資

通過1+8金融融資服務體系,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科創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1.3.1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標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負責。從增量、價格、覆蓋面、結構等維度反映北京民營、科創、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服務的情況,爲引導金融服務實體提供信息支撐。此指標體系數據來源於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人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北京銀保監局,北京證監局,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市場監管局。

1.3.2 小微融資擔保平臺

北京融資擔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資委下的北京金控負責。

1.3.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平臺

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利用大數據降低關於民營小微企業資產和信用信息的不對稱性,是綜合服務平臺,北京國資委下的北京金控負責。

1.3.4 小微壞賬處理AMC

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面向民營、科創、小微企業的第二家地方AMC。是相對於服務北京地方國企改革的AMC北京國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來說的,北京國資委下北京金控負責。

1.3.5 貸款續貸和首貸機制

北京市企業續貸受理中心(無還本續貸,解決過橋貸款倒貸的問題,依託續貸受理中心建立確權中心,支持供應鏈融資、抵押融資、順暢清欠機制),北京市首貸服務中心(2020年一季度建成,吸引銀行入駐首貸中心,解決小微企業貸款入門的問題,形成銀行競爭企業的市場環境),北京銀保監局和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負責。

1.3.6 債券融資機制和債券擔保

完善債券發行融資渠道,支持綠色債券、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綠色資產證券化品種。

1.3.7 上市股權融資機制

以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爲抓手,建立北京企業上市綜合服務平臺,由北京啓元資本市場發展服務有限公司運營,未上市企業通過北京四板北京股權交易中心進行私募股權交易。

1.3.8 金融機構和企業信息對接機制

暢融工程(防止監管套利,資金空轉,促進財富管理和實體經濟深入對接,防範P2P風險),北京地方金融管理局負責。

1.3.9 營商環境建設

充分利用央行政策支持

  1. 中國人民銀行中關村支行的中關村示範區再貼現窗口
  2. 中徵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存貨融資服務平臺, 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
  3. 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支持企業發債融資
  4. 統一的動產擔保系統(目的是提升銀行融資可獲得度,利率下降,貸款期限延長)
  5. 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免費,<3天辦結工商登記)。
  6. 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中,將小微企業信貸評估在綜合評估中的權重由25%提升至30%。
  7. 國家外匯管理局支持的中關村外債便利化

支持科創金融17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人行營業管理部、銀保證北京監管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大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中小微企業16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 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

1.4 中小微間接融資資金投放

銀行來做間接融資投放,通過政府部門提供的銀企對接平臺,針對信用不足的衆多中小微企業提供增信支持。

1.4.1 對接入口

對接抗疫再貸款專項:北京本地主要是3家銀行。

對接再貸款再貼現:北京本地主要是15家銀行。

各主管部門的線上對接入口:

系統

負責單位

對接的銀行

北京銀企對接系統

人行營業管理部

北京15家

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北京金控

北京3家

暢融工程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北京15家+國有/政策行北京分行

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北京經信局

沒有直接對接銀行,更偏向於和園區、創新創業孵化器對接

數據源: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查詢窗口https://www.bjfindata.cn/

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官網https://www.smeservice.com/

北京暢融工程微信公衆號

1.4.2 銀企對接平臺-暢融工程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暢融工程

國有和商業銀行:9家左右

政策行北京支行:3家,國開、農發、中國進出口

北京地方銀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中關村銀行,北京各類村鎮銀行

1.4.3 政策性銀擔平臺

銀擔平臺按照“國家融資基金+省級再擔保+轄區政策性擔保”3級機構分擔風險。

北京本地銀行和按重點地區和行業劃分的國有政策性擔保公司,主要支持中小微。主要支持銀行貸款的擔保,大額和非銀不在政策支持範圍內。北京擔保公司的擔保額:

擔保/再擔保公司

融資擔保筆數

融資擔保金額

歸屬

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

264

32846.53

北京國資委,分擔代償風險

北京國華文科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490

53,971.96

再擔保公司下屬

北京石創同盛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03

12,441.40

再擔保公司下屬

北京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99

46,984.44

中關村下屬

北京首創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331

219,124.25

北京國資委下首創集團

北京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186

51,098.40

北京國資委下首創集團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

?

文資辦下屬

北京亦莊國際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278

57,721.00

經開區下屬

北京海淀科技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99

46,984.44

海淀國資委

北京中技知識產權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03

22,245.00

海淀國資委

北京誠信佳融資單被有限公司

40

10,224.50

豐臺國資委

北京晨光昌盛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1

2,219.97

昌平國資委

中國投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

3

402.10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

北京金正光彩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1

150.00

西城金融街

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新增7,321筆,擔保金額共計947,130.74萬元。 13家擔保機構報送的5,062筆,總金額爲719,387.32萬元的單戶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項目符合《北京市小微企業信用擔保代償補償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同比增幅40%。共有2,259筆、22.77億元的項目未通過審覈。主要原因:一是單戶融資擔保金額超500萬;二是擔保綜合費率超過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50%;三是屬於小貸、P2P、委貸等非銀行貸款擔保業務或貸款銀行未簽訂《小微企業擔保代償補償資金合作協議》。

2018/12-2019/11

符合標準

不符合標準(擔保額超,費率超,屬於非銀行貸款擔保業務)

筆數

5,062

2,259

金額(萬元)

719,387.32

227,743.42

數據源:

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官網: http://www.bjcrg.com/newsitem/278337294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whkj-db.com/

1.5 抗疫國際比較數據-德國

德國是製造業單項冠軍的大國,其爲中小企業融資的方法也值得分析。我們主要從信貸支持的決策成本和風險分擔的比例上來說,並且區分長期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和疫情期間的特殊支持。

1.5.1 長期小微企業支持

徵信前的排除原則

  1. 企業曾被其他銀行解除貸款合同
  2. 企業存在賬戶質押現象
  3. 企業有未經協商的長期的經常賬戶透支
  4. 企業的外部信用評級不達標

德國徵信輔助機構:

徵信機構:SCHUFA

風險監控機構:CREDITREFORM

支付記錄監控機構:BISNODE

融資風險銀擔分擔比例數據

1.5.2 情期間的特殊支持

 

德國政府的疫情金融包(2020.3.25):

中小企業專項(2020.4.3:3240億歐元。商業貸款時擔保銀行的風險承擔比例從政府(聯邦和州政府 )擔保80%風險(總風險的64%)提高到100%風險(總風險的80%)。擔保銀行自身不承擔風險,商業銀行承擔20%的風險。

創業公司專項:22億短期資金,100億長期資金。

參考:

1.《德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研究》,2017,博士論文,董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德國銀行體系助力小微企業融資對我國的啓示》2019,張希,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

3.《Germany Declares Emergency to Unleash Historic Virus Bailout》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3-25/germany-approves-emergency-borrowing-for-historic-virus-bailout-k87ephwe

4. 《Germany Eyes $324 Billion Guarantee Program for Small Companie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4-03/germany-eyes-eu300-billion-guarantee-program-for-small-companies

《Germany to Help Startups With $2.2 Billion Aid Package》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4-01/germany-to-help-startups-with-2-2-billion-assistance-package

1.6 需求方的組織

1.6.1 組織機構

由企業的業務和行政主管單位組織來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企業對接銀行需求。

1.6.2  按經濟貢獻和政策方向找產業-業務管理方來做

可做的事情:北京各區產業分佈,北京受影響產業,各產業主要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受阻情況。

1.6.3 按產業找公司-行政管理方來做

可做的事情:園區作爲一個產業公司集聚和政府集中服務的地方,需要把園區內符合銀企對接、銀擔對接的公司找出來。這些公司主要是中小微企業,科創企業。

1.6.4 按公司找實際需求-公司來做

實際需求的尋找分主動和被動。被動需求是政府主管部門猜測出來的需求,主動需求是公司實際自己提出主動上報的需求。

北京主管部門主動服務篩選出的潛在公司和需求:需求都是和公司經營狀況相關的,經營數據比如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實繳資本、員工數量是重要數據,可以用來輔助判斷公司是否是中小微企業。根據公司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可以判斷企業是否遇到現金流困難是否需要融資紓困。

公司自己主動提出上報的需求:北京的首貸中心是爲收集公司資金需求數據,解決分析的冷啓動問題,有數據之後纔能有進一步的分析和跟蹤。

所以這部分可做的事情是:篩選需要銀企銀擔對接的公司;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有真實需求的中小微企業。

遇到的困難時:稅務數據是否開放;企業資產/訂單等可供融資的信息和資金流數據是否能獲得。

2. 產業鏈的關係

2.1 六大產業功能區

功能區

產業

產業主要歸口

金融街

金融服務業

人行和銀保證

北京CBD

國際金融、高端商務、國際傳媒

商務部

中關村

電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文化創意

北京經信局

經開區

通訊、顯示、集成電路、汽車製造、生物製藥、裝備製造、醫療設備、信息安全、新能源

北京經信局

臨空經濟區

汽車、航空

北京經信局

奧林匹克中心區

文化會展

北京商務局、文化和旅遊局

從功能區看各個委辦局工作的重點區域。北京經信委的重點在中關村、經開區和臨空經濟區。

2.2 委辦局在地方產業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委辦局

定位

北京發改委

更關注做哪些產業,騰退和升級哪些產業

北京財政局

爲地方政府運營付費,建設投融資平臺,爲產業運營提供資金,爲產業的基礎設施配套

北京經信局

更關注產業(產業龍頭的形成,產業集羣的培育,產業的擴張和紓困)

北京園區管理會

關注一個產業的集聚和集中服務

北京科技局/科委

更關注研發引領

北京國資委

更關注運營和資產保值增值(基礎性產業,產業龍頭的運營)

北京地方金管局

更關注融資基礎設施建設和融資順利(關注支持產業的地方金融機構建設,防範風險,地方政策支持)

全國性商業銀行北京分行

地方低息存款的全國週轉,融資(產業集羣龍頭)

北京地方銀行

地方低息存款的本地週轉,融資(產業集羣內的中小微企業)

央行營業管理部

中小微融資的貨幣政策支持和先行先試

北京稅務局

從產業發展中獲得地方收益和再分配

2.3 北京經信局按產業劃分的處室

產業處

是否是終端消費

影響

券商觀點

材料產業處

影響小

醫用材料有影響

智能製造與裝備產業處

負面,受消費的間接影響

 

汽車和交通產業處

負面,影響大

消費減少

都市產業處(食品產業處)

負面,影響大

流通受阻

生物和醫藥產業處

利好

 

電子信息產業處

部分

影響大

全球消費電子的消費減弱,未來投資意願強

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推進處)

影響大

 

信息化基礎設施處

利好

新基建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

/

利好和負面都有,影響大

個人和法人信用不良情況增多。中小微的信用建設需要趁疫情補短板

中小企業處(鎮村企業處)

/

影響大

 

軍民融合產業處(航空航天產業處)

/

影響小

 

大數據建設處(智慧城市產業處)

/

利好

 

大數據應用與產業處

/

利好

 

軍工產業處(核應急處)

/

影響有限

國泰君安:軍工產業主要供應鏈和需求在國內;裝備排產計劃已確定,需求相對穩定。

中信建投:與其他行業相比,疫情並未造成下游需求減弱,短期影響將在疫情後恢復。

 

2.4 疫情影響的行業劃分

資本商品:生產用於生產的商品,屬於中間環節,產業鏈的中上游。

終端消費品:生產用於消費的商品,屬於終端環節,產業鏈的下游。

終端服務:需要現場獲取客戶,給客戶提供現場服務。

此次直接受影響的主要是終端消費品。應該從終端消費品的供需情況來判斷產業鏈的恢復情況。消費從衣食住行四個基本需求和醫療、教育、通信、商務、外貿來分析問題。金融從生產金融和消費金融兩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2.5 疫情影響行業券商的觀點演變

經信局各產業處

行業

證券公司/評級機構

主要觀點

材料產業處

鋼鐵

惠譽:中國大型鋼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小(英文,2020-03-11)

大型鋼企原材料自給能力較強或者持有原材料長期購銷合同;大型鋼企一般通過長期合同銷售產品。首鋼逾90%產品都是通過長期合同出售。

 

 

中誠信:首鋼集團有限公司2020 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信用評級報告

包含首鋼提供給評級公司的全面數據,包含評級公司對行業的判斷。主要是疫情帶來的宏觀環境的影響,其他發展相對穩定。評級爲AAA,展望爲穩定

汽車和交通產業處

汽車

惠譽: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中國車企供應鏈風險趨於緩解(2020-3-22)

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將於4月中旬恢復,零部件短缺主要體現在進口零部件短缺-尤其是豪華車和高檔車的合資廠。2019年汽車零部件進口總額310億美元,只相當於國內汽車零部件產值的6%。變速箱及其零件進口值最高且70%來自日本和德國。豪華車更傾向於海外採購這些核心零部件,國產自主品牌車對進口依賴程度低。

 

 

惠譽:中國車貸ABS相關數據就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發出了預警信號

2月份提前還款率降至2%的歷史新低(1月爲4%,正常水平爲6%-7%),這表明借款人在優先支付其他款項。

 

 

惠譽確認北汽集團和北京汽車的評級爲'BBB+';展望穩定(2019-09-19)

北汽對合資公司的持股稀釋的風險。2022年取消50%的外資車企持股限制講對北汽的信用和市場產生影響。

2017/2018北京汽車自主品牌車型銷量均有下降,北京汽車正專注於開發新能源汽車,從2019年開始推動銷售增長,但細分市場競爭激烈,補貼減少。自主品牌汽車在2022年之前是關鍵年份,需要一定扶持。

智能製造與裝備產業處

..

..

..

2.6  冷靜抗疫

觀點:

  1. 方正首席經濟學家顏色:先疏通供需以增加信貸真實需求,然後再放貸。
  2. 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新基建是政策大勢所趨,但也反映市場人心在TMT,只是換個名頭以基建的名義來炒TMT.
  3.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新基建往寬了算,也就10%左右,還挑不起大梁;新基建的內容有些內容實際已經進行多年,算到新基建裏有些勉強;有些新基建是一些省多年的投資計劃,並不是2020年一年的;不少新基建屬於企業投資的範疇,企業投資和政府投資還有很大差別,他不是前景看不清楚就把錢往裏砸;有些行業股票大漲,但和真正的經濟增長還是兩回事。
  4. 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副所長汪文祥:中國多省市公佈的投資計劃,投資額已經接近40萬億,但這些項目都是需要今後數年陸續建設的,算到2020年的的31省事區的重點項目投資規模爲10.8萬億,平均到每個省市的重點項目投資規模只有3487.5億。
  5. 政府充當消費者的角色,爲企業提供一定的銷售額。   ​​​​​​​

3. 總結

3.1 分析過程發現的問題

對疫情期間北京融資信息分析後發現北京央企、北京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在京和不在京的下屬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多,融資成本低。疫情防控的融資有一部分是真實需求,但也存在借疫情防控債獲得資金80%用於借新還舊的情況。真實用於疫情復產復工的資金偏少,在融資額的10%以下。

雖然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加持。央行貨幣政策以減少利息的風險想撬動國有商業銀行和北京地方銀行加大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方式不一定可行,因爲央行冒的風險是損失利息,銀行冒的風險卻是損失本金。同時存在國有大行北京分行對北京優質企業掐尖的情況,北京地方銀行承擔的風險更高。

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數據比較少。政府部門做了一些措施來增加中小微企業融資數據的獲取途徑,但還處於前期階段。北京首貸中心這樣獲取數據的機構成立時間還比較短,需要數據沉澱。

銀擔平臺中國家/北京/區級擔保平臺/商業銀行在風險分擔上不太合理。相對於德國這樣的隱形冠軍企業密集的國家,國家承擔風險偏少,省級風險偏多,區縣級擔保平臺承擔風險偏多。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原則上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責任比例均不低於20%,省級擔保、再擔保基金(機構)承擔的風險責任比例不低於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承擔的比例。”的規定把風險更多推給了地方政府,這是北京與德國政策明顯的差別。

北京數字政府相關數據共享的質量需要提升,涉及稅/財/融資/資產的數據需要加快內部整合,否則數字政府建設就涉及不到核心,只能在邊角上做分析。尤其是針對企業的分析,企業是市場上以盈利爲目的的,所以政府數據分析項目對企業的分析要提供關於“盈利”的數據。

3.2 大數據企業的情況

目前的復產復工階段主要是做數據接入和找場景。在做關於法人庫的場景時,如果缺少稅務數據,則法人的營收、資產總額、人員數量等數據就沒法獲得,這樣基本的中小微企業劃定可能就沒法進行,也就不容易做進一步的分析。目前對於金融融資類數據,政府部門自己成立有相關公司在做,比如北京金控下屬的北京金融大數據有限公司,這樣我們一般不容易獲取到數據,或者只能通過間接途徑接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