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純乾貨|毫米波概述與優缺點

在移動通信發展的30年間,毫米波一直都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蠻荒之地,諸如高通、愛立信、華爲、中興等通信巨頭的實驗室都對它持續地研究,現如今毫米波在生活中的應用已越來越多,毫米波雷達技術、5G技術中均有毫米波的身影。對於毫米波的作用以及它的優缺點,你瞭解多少?趕快一起學習一下吧!

一、毫米波是什麼

毫米波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我們翻翻高中物理課本就能清楚,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它是波長1-10毫米的電磁波,通常來說就是頻率在30G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是5G通訊中所使用的主要頻段之一。

二、毫米波的優缺點

1、毫米波的優勢:

1)極寬的帶寬。通常認爲毫米波頻率範圍爲26.5~300GHz,帶寬高達273.5GHz。超過從直流到微波全部帶寬的10倍。即使考慮大氣吸收,在大氣中傳播時只能使用四個主要窗口,但這四個窗口的總帶寬也可達135GHz,爲微波以下各波段帶寬之和的5倍。配合各種多址複用技術的使用可以極大提升信道容量,適用於高速多媒體傳輸業務, 這在頻率資源緊張的今天無疑極具吸引力。

2)波束窄。在相同天線尺寸下毫米波的波束要比微波的波束窄得多。例如一個 12cm的天線,在9.4GHz時波束寬度爲18度,而94GHz時波束寬度僅1.8度。因此可以分辨相距更近的小目標或者更爲清晰地觀察目標的細節。

3)可靠性高,較高的頻率使其受干擾很少,能較好抵抗雨水天氣的影響,提供穩定的傳輸信道;與激光相比,毫米波的傳播受氣候的影響要小得多,可以認爲具有全天候特性。

4)方向性好,毫米波受空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的吸收較大,使得傳輸波束較窄,增大了竊聽難度,適合短距離點對點通信;

5)波長極短,所需的天線尺寸很小,易於在較小的空間內集成大規模天線陣。和微波相比,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因此毫米波系統更容易小型化。

2、毫米波的缺點:

1)大氣中傳播衰減嚴重。

2)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

開頭我們就已經明確了,毫米波是5G通訊中的一部分(更多幹貨v:hongsong2019),是5G通訊中的兩大主要頻段之一,它所帶給5G的不止是極快的網絡速度,更是5G差異化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毫米波作爲5G技術中難度最高的,或許在5G初期不太被重視,但缺了毫米波的5G,無疑是沒有靈魂的5G了。

關於毫米波的問答

問:目前,毫米波在國內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答:毫米波應用場景:eMBB,WTTx,移動回傳。

問:運營商選用主頻段的優劣勢有哪些?能實際的講下嘛?

答:sub3G優點覆蓋性能好,缺點可用資源少,C波段優點資源豐富,缺點上下行不平衡。

問:爲啥毫米波都是tdd?

答:毫米波帶寬高,出於成本考慮,UE不需要支持太大的帶寬,FDD對手機支持的頻段帶寬要求較高,且TDD更易於適用波束賦形。

問:sub 3g的覆蓋 5G和4G相同嗎?

答:sub3g的5G和4G覆蓋差不多,因爲不管用什麼技術,sub 3g的頻段是相同的,覆蓋效果也就是差不多的。

問:AAU的功率比RRU的功率如何?

答:AAU功率比RRU高,目前200W,240W,320W這些。

問:上下行解耦現在所有廠家都支持嗎?還是華爲支持?

答:上下行解耦協議規定,和廠家無關,目前有的廠家支持,有的廠家不支持。

問:現在主流的5G頻段是哪個?

答:目前主流的5G頻段是移動2.6G,電信和聯通共用3.4-3.6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