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之我見

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記憶。讀書也是一樣。學習的時候一定是帶着疑問的,有疑問才能去思考。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初高中學習的時候對於概念和定理,有的時候也思考過了,但想不出什麼花樣,就把它記下來了,雖然記下來了,但是根本就沒有理解它爲什麼是這樣,這並沒有致其知。更可怕的情況就是老師也不能講出個來龍去脈。這樣的情況就是“學而不思”,我之前似乎也是這種狀態,但是在最近複習高等數學的時候發現,當初學習高等數學的時候根本就談不上是學習,而是簡單的記憶,記憶概念,記憶定理,記憶公式。不能長久的記憶住知識是小事情,可怕的是它使你的學習過程變成了記憶的過程,使你思考的過程變成了記憶的過程。長此以往,後果是什麼?思考的能力會不會弱化我不敢確定,但是思考的衝動肯定會弱化。慢慢的就會變得刻板,機械化,因爲遇到問題的時候你不想去思考,沒有這種衝動。這難道不是“罔”嗎?與其這樣,倒不如打打遊戲,出去玩耍,還能緩解大腦的壓力,緩解心情,鍛鍊身體。與其學而不思不如不學,前者對大腦造成了危害,後者反而能在其他的方面刺激大腦思考的能力。

讀書也是一樣,爲什麼有的時候讀書都忘了?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們可以反問一句,如果我們能夠回憶起所有看過的內容,那我們的大腦與計算機硬盤還有什麼區別?我們的大腦使用來思考的,讀完書之後,能留下來的是經過大腦加工過的內容,是書籍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前者是比較顯示的思維過程,而後者卻是大腦隱式學習的結果。只有學習過的東西,才能容易的被大腦回憶起,這是經驗的體現,不是科學的發現。

衆所周知的是大腦的主要功能是學習,它確實能夠記憶,但是讓大腦記憶東西也有學習的過程。正因爲大腦的主要功能是學習,所以它一定有複雜的機制來留存學習的內容,有複雜的機制能快速的調用學習過的內容,這與現實是相符合的。爲什麼硬記東西是非常累人的?也許這也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吧,只能說硬記東西的弊大於利,並且會給大腦帶來一定的危害。比如,高強度的記憶後,你的大腦會非常的疲勞,往往會丟三落四。而如果你學習了很長時間,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產生疑問,不斷的探索,你的大腦反而會更加有活力,往往表現爲不知疲倦。故而大腦進化出了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使得我們硬記東西的時候,或者採用不正確的方法學習的時候,它就會開始牴觸,讓我們心煩意亂,不再有心情采用這種錯誤的方法去學習,或者人體開始犯困。

那麼,我也想過如何避免這種錯誤的學習方式呢?不妨在學習前喝杯茶,先冷靜下來,摒除浮躁,多問幾個爲什麼,耐心的去思考,去探索,我想你一定會享受這個過程。另外就是,我們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相信致真知是需要耐心的,是需要慢一些,再慢一些的。

第一次的手稿,難免有些錯誤,希望讀者能指出錯誤,希望大方之家不吝賜教。不勝感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