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大軍爲何而"戰"--蘭州商學院考點紀實

 

 

2011考研大軍爲何而"戰"--蘭州商學院考點紀實

  中廣網蘭州12月23日消息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的考研依舊呈現出火熱的局面,考研人數持續增多、爲什麼要考研?考研的都有哪些人?是爲了心中的夢想還是爲了逃避就業壓力,考研大軍爲何而戰?記者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展開調查。

  蘭州天氣日益寒冷,氣溫直線下降。相比室外寒冷的天氣,蘭州商學院圖書館樓裏的大考研自習室卻很是火爆。幾十張大桌子,幾乎都面對面的坐滿了人。文學院大四的學生王曉芳在裏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一個座位。於是又無奈地走向別的地方找位置。“今天早晨出去買了趟書,回來發現再想找個座位真是不容易,以前我每天早晨7點左右就來圖書館佔座位了。去教室的話有時還要更早一點。”王曉芳告訴記者。而隨後記者又在西北師範大學其餘樓的自習室轉了好幾圈,發現幾乎每個自習室都是坐滿的,而且這些人基本上都在看考研的書籍。

考點 排隊入場

  而在蘭州商學院各個地方分佈的一些佈告欄中,更是貼滿了各類考研的海報、資訊。不時還有很多學生上前駐足瀏覽,尋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現在離考研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得趕緊加把勁衝刺了。我現在基本都是全天泡在教室的。早晨7點來,一直到中午12點喫個飯,然後回宿舍休息一個小時。兩點再來教室,除去晚飯時間,一直看書到自習室關門。時間不多了,抓緊點學習心裏就會踏實點。”一個在考研自習室裏的男生告訴記者。

考場學生很多

  是爲了夢想還是爲了逃避

  王曉芳告訴記者,其實她本來是不想考研的。可是大三的下學期組織的實習卻讓她又重新考慮繼續考研。她說:“我們大三下學期是在蘭州的某所重點中學實習,感覺那裏的老師都特別好,而且有好多都是研究生文憑。以前單純的以爲老師就是在講臺上講好自己的課就行了,但是發現事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教研、教學、崗位評定、績效考覈……。每個老師每天都忙的團團轉。而且要進學校當老師,考試都特別難。競爭很激烈。在實習的兩個多月裏,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裏很多老師的壓力,所以我想還是選擇考研吧!起碼暫時不用這麼快的承受這些壓力。”

  同住在王曉芳宿舍的劉靜是個特別文靜的女孩,白白的皮膚,瘦弱的身材。一副眼睛架在鼻樑之上,更是增添了幾份書卷氣。“我從小到大特別愛學習,我的夢想就是能做人文學科研究類的工作。所以我必須考研,考完研也許還要考博,總之爲了自己的夢想。就是要將考試進行到底。再說了,我還是比較喜歡學校的氛圍和感覺,想在這裏再多待幾年。”劉靜告訴記者,在他們班裏42個學生中,有將近30人都選擇了考研,緩解就業壓力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另外更重要的還是爲了提升自己,爲自己的未來增添更多的含金量。

排隊時順便看會書

  是慎重選擇還是盲目從衆

  24歲的趙丹是2009年6月本科畢業的,2011年的考研已經是她第三次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了,但是她卻依舊執着地走在這條考研的路上。從畢業到現在已經一年多的時間了,趙丹一直在考各種各樣的試,但研究生考試依舊是她的重中之重。“自己一直在考,如果突然放棄了感覺更是半途而廢。而且我總感覺自己的性格是不適合去找工作的,第一次考研是因爲英語差兩分,第二次是因爲複試沒過,但可能因爲自己報的學校和專業相對都比較好,所以考起來是有點難度。但我想這次再考就是第三次了,應該沒問題了。”趙丹告訴記者

  和趙丹的專職考研不同,今年32歲的蘇德明算是一位大齡考生。“單位這些年進來的年輕人都是碩士、博士。處在他們中間總感覺自己矮半個頭,思前想後,決定自己還是必須考研。”蘇德明告訴記者。

考前準備

  考研不是唯一的選擇

  雖然中國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但是學習的途徑也有很多種,工作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有學習的價值,而並不一定都是需要考研來實現的。對此,一位多年研究教育的學者告訴記者:“中國還沒有發展到需要這麼多的碩士,現在的中國需要很多技術人才、專業人才等。而其中大多數技術和專業並不是上一個研究生就能習得和掌握的。許多在工作崗位上有很大潛力的年輕職業人受到考研無意識的嚴重影響,放棄工作和職業,投入考研盲流;許多在就業途中受到一些波折的年輕人更是躲進考研的溫暖港灣、校園的高牆保護,幾乎放棄了與現實鬥爭的勇氣和能力。

考前百態

  對此,這位專家也提醒各位參加考研的人士:“要想清楚自己爲什麼考研,不要盲目考研、無意識考研、甚至用高成本換取碩士學歷。社會的發展需要各行業、各層次、各崗位的多樣人才,行行出狀元,考研不一定我們的唯一的出路與最好的出路!提倡理性考研,該工作的工作,該讀書的讀書,在職研究生、單位進修也未嘗不是達到目的的良好途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