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9--計算機網絡性能

本頁內容

1.網絡性能的衡量指標

2.速率

3.帶寬

4.延遲

5.丟包率

6.時延帶寬積

7.吞吐率

1.網絡性能的衡量指標

   網絡性能的好壞可以由網絡的速率帶寬延遲丟包率網絡帶寬積吞吐率等方面來判斷,下面讓我們一一詳細介紹。

2.速率

   速率=數據率=Data Rate   (也稱:數據傳輸速率或比特率(bit rate))

   指的是:單位時間(秒)傳輸信息(比特)量

   常用單位有:b/s(或bps)、kb/s、Mb/s、Gb/s (k=10^3、M=10^6、G=10^9)

   我們所說的速率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標稱速率

3.帶寬

   網絡的“帶寬”通常是指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速率

   常用的單位有:kb/s(10^3b/s)、Mb/s(10^6b/s)、Gb/s(10^9b/s)、Tb/s(10^12b/s)

4.延遲

   延遲=delay

   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即爲“延遲”。在分組交換網絡中,一般將延遲分爲4種,分別爲:節點處理延遲排隊延遲傳輸延遲傳播延遲。下面一一介紹。

   

   a.節點處理延遲

      節點處理延遲= nodal processing delay

      是指節點(路由器等)在處理數據時進行差錯檢測確定鏈路輸出等活動消耗的時間,通常很小(小於毫秒級)。

   b.排隊延遲

      排隊延遲=queueing delay

      是指需傳輸的數據在節點中等待輸出鏈路可用所花的時間,往往取決於節點(路由器)的擁塞程度。(有時候輸出鏈路被前面的數據佔據着,暫時無法使用)

   c.傳輸延遲

      傳輸延遲=transmission delay

      是指節點(路由器)將正在傳輸的分組數據發送到輸出鏈路所用的時間。取決於L:分組長度(bits)R:鏈路帶寬(bps),延遲d=L/R。

   d.傳播延遲

      傳播延遲=propagation delay

      是指信號在鏈路中傳播所用的時間。取決於鏈路的長度d信號傳播的速度s(~2x10^8m/s),延遲d=d/s。

5.丟包率

   分組交換網絡丟包的原因主要是節點(路由器)的隊列緩存容量有限,當分組到達節點時如果節點中的分組隊列已滿,則該分組會被丟棄,即“丟包”。

   

6.時延帶寬積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 

   單位:bits

  也被稱爲:以比特爲單位的鏈路長度

  

7.吞吐率

   吞吐率=Throughput
   是指:網路通信中發送端與接受端之間傳送數據的速率。
   即時吞吐率:給定時刻的速率
   平均吞吐率:一段時間的平均速率

   瓶頸鍊路:端到端路徑上,帶寬最小的鏈路。

   吞吐率取決於瓶頸鍊路的帶寬:如若發送端發送數據的速率小於瓶頸鍊路的帶寬,吞吐率爲發送端的發送速率,如果
                                                           發送端發送數據的速率大於瓶頸鍊路,則吞吐率爲瓶頸鍊路的帶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