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會讓山東經濟變“年輕”嗎?

山東民營企業哪家最出名?如果這個問題向男同胞提問,答案很可能還停留在海爾,但如果是女同胞,答案大概已經變爲華熙生物了。

一位時常關注消費股的網民在微博上提到,化妝品三雄—珀萊雅、丸美股份、華熙生物,三個的平均估值已經超過70倍PE,白酒三傑—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三個的平均估值也已經超過30倍PE,而家電三巨頭—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平均不到20倍的PE。

在山東,玻尿酸生產已經成爲一個朝陽產業,玻尿酸前五大供應商:華熙生物、焦點生物、阜豐生物、東辰生物和安華生物,全部來自山東。2018年,華熙生物還被評爲當年山東省的獨角獸企業,上市之後,風頭更盛。

山東民營企業大而不強,直到現在能讓全國消費者記住的也不過一個海爾,然而家電產業天花板可見,醫美、美容領域卻爆發出強大的潛能,這能給山東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嗎?

填補新興產業的空白?

山東經濟的核心問題衆所周知。

其一,山東的企業集中在化工、採掘、能源、造紙、製造等幾個傳統領域,在新興產業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其二,民營經濟活力不足,不僅依舊集中於傳統實體產業,而且中小民營企業明顯較少。

突破國營經濟的桎梏而增加民營企業的活力,是“治療”山東經濟問題的根本,而山東開發玻尿酸產業可以說是一個典型。

1986年,凌沛學進入山東省商業廳下面的商業科技研究所工作,他拿着山東省商業廳下撥的3萬元創業經費,改造了生化藥物實驗室,1992年,凌沛學牽頭成立了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的雛形。直至現在,福瑞達成爲上市公司魯商發展100%的控股企業,國資背景更加濃厚。

然而,走在玻尿酸研究前列的福瑞達,卻被半路出家的趙燕“截胡”。


趙燕其人,做過服裝業、證券投資、文化產業,也投資過地產,比起研究出身的凌沛學,她更懂得資本的力量。

她用資本的力量以閃電的速度擴大規模,拿下了玻尿酸的半壁江山,同時也因爲當初她堅持上市,退市後的華熙生物在科創板上市順利了很多,市值也在短短兩年時間裏翻了8倍。到2005年,華熙生物已經成爲全球知名的玻尿酸生產研發企業。

山東民營經濟缺少互聯網、新能源汽車製造以及房地產等新興產業,但玻尿酸生產研發所代表的生物科技,在全球醫美、護膚及化妝品領域蓬勃發展的刺激下,無疑也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可以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山東新興產業匱乏的現狀。

更關鍵的是,圍繞玻尿酸生產,省內公立醫院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以及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拔地而起”,山東正在形成玻尿酸產業集羣。


數據顯示,山東省內醫美相關企業共2857家,居全國之首。從2015年至2019年底,山東省境內經營範圍含“醫療美容科”“整形”“整形美容”等關鍵詞的現存企業共新增2100餘家,2019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醫美相關企業註冊量上漲61.49%。

很顯然,玻尿酸商業神話的崛起,爲山東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注入了一絲活力,這也是山東經濟所渴望的。

玻尿酸難掩“老去”的落寞

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經濟概念層出不窮,從物聯網、共享經濟到人工智能、區塊鏈,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迅速崛起的獨角獸企業。同樣作爲山東獨角獸企業脫穎而出的華熙生物,雖然有着不差於科技創業公司的市場前景,但有一點永遠無法企及—影響力。

一方面,山東民營經濟之所以給外界羸弱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其沒有一家全國性的互聯網巨頭或汽車製造企業。而華熙生物屬於美容產業的上游,上游企業能悶聲不響地發大財,卻無法幫山東民營經濟擺脫“大而不強”的帽子。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美容護膚的垂直領域,華熙生物也只不過是供應商,與歐萊雅、資生堂等國際性化妝品巨頭,不可同日而語。

這也是爲什麼華熙生物積極構造自主品牌的原因。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華熙生物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其他四大類別的產品營收分別爲7.61億元、4.89億元、6.34億元和44.98萬元,其中醫療終端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佔該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從2016年的35.16%上升至2019年的59.54%。

華熙生物顯然在有意改變原來依賴玻尿酸供應的業務結構,這一戰略轉型也卓有成效,但公司旗下“潤百顏”、“BIO-MESO”、“米蓓爾”、“潤月雅”等多個品牌系列,目前尚無法在國際市場打開局面。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熙生物挽救山東民營經濟外部形象的作用其實有限。不僅如此,不少民營企業進軍玻尿酸領域、以玻尿酸生產爲轉型方向,實際上無法掩蓋山東經濟在房地產、互聯網等領域繼續走下坡路的狀態。

最典型的就是魯商發展。作爲山東房地產的龍頭企業,2018年,魯商發展斥資9.27億元收購了福瑞達醫藥集團,自此後,瞄準大健康產業“去地產化”就成了魯商發展的轉型方向。

搭上“網紅”玻尿酸,魯商發展在醫藥強省的這一動作顯然更被資本市場看好。去年10月,魯商發展公告稱,公司擬收購焦點生物並取得後者控制權,上述交易最終拍板次日,魯商發展股價一字漲停。

魯商發展在股市越風光,越透露出山東房地產企業在主營業務上的窘境。

從2008年借殼ST萬傑到2018年,魯商發展10年間營收從25億到88億增長了3.52倍,淨利潤卻從2009年的4.39億元降至2018年的1.62億。數據還顯示,魯商發展2018年88億的營收在133家上市房企中排名41位,但淨利潤不足3億,排名87位。

現在魯商發展一手玻尿酸,一手養老地產,擺在眼前的現實是生存,更別提成爲全國性房企巨頭、帶動山東民營經濟了。

年輕“神話”隱藏危機

前段時間,華熙生物怒懟福瑞達的事情,揭開了這一暴利行業原本風平浪靜表象下的真相。

4月17日,華熙生物發佈公開函稱,山東福瑞達產品SHREDA在部分網店、微信朋友圈宣傳時,出現“福瑞達醫藥就是華熙生物”等不實表述,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屬於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爲。

華熙生物和福瑞達本是同宗同源,前者註冊成立於2000年1月3日,由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等4家公司共同出資。不過隨着華熙生物逐漸做大,公司管理、業務等各方面都在擺脫福瑞達的影子。而且,魯商發展收購山東焦點生物60.11%股權後,和華熙生物一較高下的意圖更爲明顯。

當然,企業競爭會讓行業更有活力,而且玻尿酸行業的肥水也流不到外省去,這本不值得大驚小怪。不過經由雙方的鬧翻和爭端,我們看到外界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明顯提升,也引來了諸多質疑。

對於華熙生物,一個最讓外界詬病的問題是,研發投入成本與自身高端生物技術企業的定位之間的出入。年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華熙生物研發投入分別爲0.24億元、0.26億元、0.53億元、0.94億元,佔營收的比例爲3.27%、3.14%、4.19%、4.98%,均不足5%。

而有數據統計,前25家科創板企業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平均佔比是11.31%,像虹軟科技,研發投入佔比高達32.42%。

新興產業代表的是高科技創新與高知識密集的前沿,山東經濟缺乏新興產業,其實就是缺乏科技創新能力強的民營企業。而華熙生物核心技術之一的發酵法生產藥用透明質酸的初始技術,是2001年花費45萬元從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購買來的,此後公司就一直維持着輕研發、重營銷的狀態。這根本無法改變山東民營企業高新技術能力落後的形象。


更大的危機還來自玻尿酸賴以依存的醫美行業。根據艾瑞覈算,2019年中國醫美行業實際從業醫師數量38,343名,但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在廣受用戶歡迎的水光針、美白針產品裏,針劑正品率只有33.3%;更誇張的是,在非法醫美場所中,90%以上醫療美容設備都是假貨。

去年6月份,山東16個市同步啓動了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監督檢查發現存在問題的醫療美容機構313家,佔45%;發現和處理違法違規行爲5885起,約談醫療機構321家,通報69家。

在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之下,醫美產業負重前行。尤其是作爲“醫美大省”,山東中小民營醫美機構不僅面臨着極大的政策風險,而且消費信任一旦瓦解,也將反噬到上游產業鏈。

華熙生物能夠在山東一衆傳統重工業企業之間冒尖,着實不易,但僅憑一個華熙生物很難盤活山東民營企業的發展動力。尤其是現在整個山東正處於輿論的“刀尖”,社會及經濟問題的集中暴露,讓山東左右爲難,轉型的路也更難走了。

最近負面頻頻被爆出,雖然很多怪現象並非山東獨有,但在整個北方經濟被南方拉開巨大的距離之後,作爲北方第一省的山東自然會成爲目光聚焦之地。實際上,不僅僅是山東,整個北方,都需要反思,而留給他們反思的時間不多了,急需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來改變這一現狀。

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本文爲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