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全力衝上中科大先研院

古有劉關張三英戰呂布,今有湯姆哥三天考先研。

 

總結 :1.天選之子不用分數,有手就能上岸。

            2.一戰應該把控好各科時間,不要被卡單科

           3.二戰/n戰 應該是彌補上次的不足,而不是盲目的全部重新再來一遍,跳出自己的舒適區。

 

日記目錄:

  1. 背景介紹
  2. 一戰失利
  3. 離校回家
  4. 9月擇校(重中之重)
  5. 10月-12.15
  6. 最後三天半全力衝刺(重點)
  7. 推薦書籍
  8. 出分
  9. 複試
  10. 感想

-----------------------------------------------------------------------------------

0.楔子

   廢柴的路明非在five了三季過後都站起來了,你還在等小怪獸麼?

1.背景介紹:

筆者是名二戰考生。本科是就讀於某二本,在那安逸的小城裏度過了四年的青春。享受過寢室開黑凌晨瘋狂打遊戲的快樂,也體驗了被衆多top本選手在考研時虐爆了的酸苦。四年期間,對各個方向東戳西搗,打過ACM,玩過數學建模,衝過數學競賽(非數類)也追逐過學術夢想。這麼雜亂,很顯然一項也沒有做的很好。也拿過獎學金,GPA 3.24 / 4,芸芸衆生中的一個罷了。我的觀點就是,二本就別談科不科班了吧,教學水平與考試要求有多低,懂的都懂,不如就問下大一是否學過高等數學。

2.一戰失利

那年年少輕狂呀,一腔熱血,怒剛某華五CS,初試成績出來就知道已經落榜了,專業課(代碼408)太低了,比材料哥還低,沒法過線。返校後痛定思痛,反思了自己。超鏈接:痛苦的一戰回憶

3-6月的期間裏,心情低落,每天就混日子與水畢業論文。在人生最低谷的時期接了一份高三藝術系女孩的數學家教,當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時候,上帝照亮了一道光,突然能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是多麼昂貴的恩惠啊。在這也感謝她們一家人對我的照顧,暑假得到消息:小妹妹也考上自己想去的學校,perfect~

 

 

 

一志願沒考上的打擊還是蠻大,畢業典禮也沒參加,匆匆忙忙的落魄離校,離開了並不喜歡與打了四年遊戲的學校。調劑是不可能調劑的,必須靠讀個華五來維持基本生活。

 

3.離校回家

到家就一直自閉了,看着以前打競賽的同學都去了名校(科大,西電,北師大,還有打檯球認識的去了浙大光電系),我害擱這兒家裏蹲。嗚嗚嗚,洗澡的時候最難過,獨處窄小安靜的空間就容易瞎想(這時候就羨慕有對象的,可以彼此傾訴)。怕自己自閉出事了,靠着師範本科+合肥8中的加成找到了中學家教,聊聊天緩解壓力。被社會一頓毒打後醒悟了,名校加成真的挺重要的,會看學校給你個面試的機會,甚至有的都不會問你具體哪個學院或班級成績排名怎麼樣。就這樣一邊看着去年的複習資料一邊上着班。上午有課,下午有課,再去掉通勤時間,也就晚上到家後能安心看點書了。

8月初的時候,知己甜神要去美帝念本科的最後一年了,走前約了頓飯,晚飯後在安農大校園散步時聊着未來,她也擔憂着申請Master/ PhD是否順利(最終offer拿到手軟,果然是裝弱!),也一直鼓勵我別就此放棄讀書了,心情頓時舒暢許多。

 

一戰時是數一英一,二戰想穩中求穩,中科大軟件學院學碩像是個不錯的選擇,以往能學碩上不了還能調劑專碩(2020年不給調劑了),當時就想報考這個。但是被我爸堅決反對了,意思是別想着調劑的事情。感謝QQ好友MX大佬及時拉了一個40來人的二戰羣,每天看羣友討論學習的問題,我沒事就在裏面發圖水羣玩。(這羣上岸率算強的離譜之一,羣裏最終報名中科大、復旦、南大、上交總計10多位全員上岸,也就我是分最低的,hhh)

 

4.9月擇校(重點,選擇>努力)

  選擇大於努力不是一句空話哦,但一般懂的都是二戰或n戰人,希望看到這的人都別懂吧,一戰成碩~

   9月是大四應屆生開學也是要準備選學校的時候了,會有部分九推失敗或放棄保研的大佬也要加入考研大軍,當時全國計算機考研圈都在宣傳科大軟件學院,“中科大學歷,統招名額多,複試不刷人”等等宣傳標語蜂擁而至,感覺到勢頭有點不對,立馬跳車了。先研院突然突然引入眼簾,對此學院我研究了很久,發現一個結論,中科大先研院 = 復旦工研院 = 浙大工程師院,三所學院培養計劃,規模,研究方向都很一致。打電話給科大研招辦問到的消息是計劃招收14個人,先研院考研羣已經有400+人了,統招名額太少了,所以萬般猶豫啊,軟件學院學費稍貴一些2w/年,不過那時候我也攢齊了學費,不用考慮。期間與另外一個一戰浙大CS 364分未過線的QQ好友郭佬聊志願的事情,他也不想頭鐵Zhe Jiang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了,後來達成一致意見,他抄底浙大工程師學院,我抄底中科大先研院(均上岸了,點擊就送)。

  5.10月-12.15日

說實話,報完名我就覺得穩了。郭佬拉我進了一個浙大AI的小羣,裏面大多都是二戰的,從那時候就更不想學習了,候車、坐地鐵的偶爾刷刷牛客網的選擇題,大多時間羣友們都在吹水。但從結果來看,這羣就更離譜了,最終人均上岸華五,甚至還有top2的選手,最菜也是東南大學保底。整個複習期間我一直在看專業課,英語背背單詞順便寫了真題。政治我留了兩週複習,看肖四肖八等等一堆試卷的選擇題,大題就背了肖四的第一套,最終65,比不上郭佬兩週政治81的黨性,tql。

 

數學大佬日常水羣:最後,第一個是復旦探花,最後一個郭佬是浙大工院探花,中間三浙大CS

 

6.衝刺3天半

因爲要回老家考試,20號的車票。處理完雜事,17 18,19與20號上午全心全意準備了,都沒水羣了。準備做了以下事情(很重要):

 

政治:讀選擇題到答案眼熟 + 僅背肖四第一套試卷的大題

英語:記自己的作文模板

數學:看基本公式與曾經記下來的一些好題

專業課:把408真題做錯的選擇題相關聯的知識點與筆記本上記得重點內容儘可能的多看了幾遍

 

7.考研複習用書推薦:

 

政治:徐濤的強化班課+紙質版僅僅肖四肖八即可,剩下可以寫一點奇奇怪怪的pdf版試卷選擇題。

 

英語:真題卷+自己的作文模板。主要還是單詞量,如果全認識,當作中文閱讀理解,那還能錯那麼多麼?潘贇的九宮格作文很可以,快速搭建思路,自己有點詞彙量的話,完全可以一氣呵成

 

數學:李林全家桶 + 李正元衝刺超越135 + 超越模擬卷 + 近10年真題卷,尤其是李林的108題與李林6套模擬卷,確實不錯。

 

專業課408:王道+天勤+真題解析。B站有課程可以聽聽,計算機網絡韓立剛的,操作系統浙大李善平的,計組南京大學袁春風的,數據結構浙大陳越。

 

8.出分

   晚上在看電影呢,考科大大數據孫哥告訴我出成績了。立馬登錄網站,查到分人傻了,英語比想象中高(小作文三段式就寫了首位模板句加第二段的一句話,大作文寫後僅僅比小作文多兩行),吸取了一戰的經驗(只要作文最後寫,我心態肯定不崩,穩及格的)就這樣也及格了。數學卻低出天際了,選擇填空應該就錯了一個物理應用,大題也做的很好,不知道爲啥勉強及格。我大概是史上第一個數一英一換數二英二還降了幾十分的人吧,恥辱的退了AI羣。後來那段時間刷了好久的算法題,準備找工作去了。再後來竟然過線了,倒數第二,比最後一名僅高1分(科大複試不計政治分,65的政治竟然還比last one高好幾分)

9.複試

因爲疫情原因,今年採用網絡複試。科大使用的是Zoom平臺,在複試前一天得知我是上午組但沒有給具體時間與複試順序。因爲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點興奮,凌晨1點多還吃了頓夜宵,一直到約3.30睡着。然後早上7.30起來了洗漱看看複試寶典求個心安。就這樣我從8.20第一個同學進入面試,一直排到最後一個11.57進的(中途排隊掉線了一次,直接成了最後一個)。英語自我介紹+常見問答,然後專業課抽題回答+抽題編程。運氣不錯,問題都回答挺ok,過程也沒什麼尷尬冷場的,到了快結束的時候,還有個老師問了我初試多少分,神奇。

 

 

 

10.最後的歡樂與感想:

(錄取了,水起羣來更有底氣了,哈哈

兩年,回過頭想想,有時間就是命運的安排。2018.11月,開通了B2公交車,起點是家,終點站是科大先研院,2019年10月,中科大先研院第一屆碩士研究生招生。好巧呀~

願千帆過盡,歸來仍是少年~

(想考先研院或者閉坑408的可以 + qq 911473471備註考研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