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英文寫作第二期


SCI英文寫作第二期


1、選題

(1)選題要有興趣

首先梳理導師意見和自己的興趣,導師往往會從已有的研究基礎出發來給出選題的指導意見,在已有研究基礎上進行後續研究是比較省時省力的。另一方面,學生是學位論文的唯一作者,因此務必從自身興趣出發,否則在漫長的寫作過程中始終保持充足的動機是件不容易的事。

(2)選題避免重複

進行文獻梳理,這一部分在學論論文中的具體表現就是文獻綜述部分。這一部分至關重要,原創性是對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如果先行的文獻梳理欠缺的話,很有可能自己的研究主題已經被人研究過了,或已有比較牢靠或受學界認可的結論,這就容易導致自己的研究被動成爲重複性研究,破壞論文的原創性,並嚴重影響後期的投稿。此過程應注意在多個數據庫進行細緻全面的檢索,儘量找到所有權威來源的相關文獻,一方面可避免上述的問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題,另一方面也爲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基礎。

(3)選題細緻具體

確定選題,選題注意細緻具體,不要模糊不清,不要大而空泛,不要面面俱到。就經驗而言,選題越小,越容易做的嚴謹,也更加適合學生把握。小編在中山大學的論文指導教授曾告誡我們,本科學位論文的寫作的主要目的並非是要做出多麼偉大的學術貢獻,而在訓練學生的學術修養和學術研究能力。因此,本科學位論文的研究對於研究意義的要求並沒有期刊論文那麼高,可更爲重視寫作的嚴謹與規範。

2、標題

(1)清晰性

一個好的標題一定要足夠清楚,讓人讀了你的標題後對你的全文有一個正確的預期。我前面講到的例子就是因爲沒有滿足這個原則而讓文章被拒收了。這裏邊有幾個常見的錯誤。雖然涵蓋不全,但足以作爲警示。

重點不突出

標題一定要講你的主要貢獻點,如果講了別的,別人對你工作的預期就會出現偏差。由於讀者不知道你的真實意圖,這個偏差在後邊是很難被救回的。就像我的“分類器”的例子就是犯了這種錯誤。

過大的聲明問題

有些文章喜歡過大的聲明貢獻。明明是提出了一個針對文本分類的框架,你如果在標題裏說成分類問題的框架,這就屬於過大聲明問題了。於是從事其它分類問題的人讀了就會發現你可能言過其實。你想一個人花了半個小時讀了你的工作,如果和她的預期不符,會不會很失望?她會不會有被騙的感覺?被騙會不會憤怒?如果一個評審看了你的文章心裏帶着怒氣,你這篇論文還活得了嗎?

(2)簡潔性

力求題目的字數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於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並無統一的“硬性”規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不過,不能由於一味追求字數少而影響題目對內容的恰當反映,在遇到兩者確有矛盾時,寧可多用幾個字也要力求表達明確。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於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以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成爲既充實準確又不流於籠統和一般化。
爲了讓標題清晰,我們要把它說得足夠清楚,於是,用一個長標題好不好。對於你自己來講,越長的標題可能越清楚,對於讀者來講,越長可能越模糊。言多必失的道理我們在這裏要牢記。一個例子,兩個標題,一個意思,你會用哪一個?
① 一個新的高效文本分類算法

②一個新的可以在大規模的文本數據上比現有算法運行更加高效的分類用算法。

(3)誘惑性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你的標題具有誘惑性。讓人看了以後願意繼續讀下去。有些關鍵字出現在標題裏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有另一些,別人一看就覺得你的工作沒什麼新意。比如,有了Facebook的成功,你的分類文章如果是“Social Media Classification”就會比“Text Classification”性感一些,雖然都在做文本的分類。

3、摘要

論文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論,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根據內容的不同,摘要可分爲以下三大類: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這裏不多加論述,主要關注摘要寫作時注意事項。

(1)要求

包含內容

1)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3)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4)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字數要求

論文摘要雖然要反映以上內容,但文字必須十分簡煉,內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數不超過論文字數的5%。例如,對於6000字的一篇論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論文摘要不要列舉例證,不講研究過程,不用圖表,不給化學結構式,也不要作自我評價。 撰寫論文摘要的常見毛病,一是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二是內容不濃縮、不概括,文字篇幅過長。
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同時有中、英文對照,中文摘要約300漢字;英文摘要約250個實詞。

(2)注意事項

1)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間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論文摘要》
《論文摘要》(4張)
2)用簡單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語、俗語或不必要的技術性用語。
3)請多位同僚閱讀並就其簡潔度與完整性提供意見。
4)刪除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也不要矯枉過正,將應有的字眼過份刪除,如在英文中不應刪除必要的冠詞如a’’ an’’ the等。
5)儘量少用縮寫字。在英文的情況較多,量度單位則應使用標準化者。特殊縮寫字使用時應另外加以定義。
6)不要將在文章中未提過的數據放在摘要中。
7)不要爲擴充版面將不重要的敘述放入摘要中,如果摘要能以一兩句話概括,就讓維持這樣吧,切勿畫蛇添足。
8)不要將文中的數據大量地列於摘要中,平均值與標準差或其它統計指標僅列其最重要的一項即可。
9)不要置放圖或表於摘要之中,儘量採用文字敘述。

(3)英文摘要

英文題名

1) 題名的結構
英文題名以短語爲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noun phrase)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1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例如: The Frequent Bryophytes in the Mountain Helanshan(賀蘭山習見苔蘚植物);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bsorption of Heattreated Wood(熱處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熱力學特性)。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題名一般不應是陳述句,因爲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況且陳述句不夠精練和醒目,重點也不易突出。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爲疑問句可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例如:Ca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be Realized Without Petroleum?(農業機械化能離開石油嗎?)。
2) 題名的字數
題名不應過長。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例如,美國醫學會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雜誌J Nat Cancer Inst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英國數學會要求題名不超過12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總的原則是,題名應確切、簡練、醒目,在能準確反映論文特定內容的前提下,題名詞數越少越好。
3)中英文題名的一致性
同一篇論文,其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例如:工業溼蒸汽的直接熱量計算,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Heat Transmitted Wet Steam。英文題名的直譯中譯文是“由溼蒸汽所傳熱量的直接計量”,與中文題名相比較,二者用詞雖有差別,但內容上是一致的。
4) 題名中的冠詞
在早年,科技論文題名中的冠詞用得較多,近些年有簡化的趨勢,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可不用。例如: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on the Wheat Yield and Quality.其中兩處的冠詞the 均可不用。
5) 題名中的大小寫
題名字母的大小寫有以下3種格式。
a、全部字母大寫。例如:OPTIMAL DISPOSITION OF ROLLER CHAIN DRIVE
b、每個詞的首字母大寫,但3個或4個字母以下的冠詞、連詞、介詞全部小寫。例如: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Concrete Dams with Defects
c、題名第1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其餘字母均小寫。例如:Topographic inversion of interval velocities.
目前b格式用得最多,而c格式的使用有增多的趨勢。
6) 題名中的縮略詞語
已得到整個科技界或本行業科技人員公認的縮略詞語,纔可用於題名中,否則不要輕易使用。

作者與作者單位的英譯

1) 作者
中國人名按漢語拼音拼寫;其他非英語國家人名按作者自己提供的羅馬字母拼法拼寫。
2) 單位
單位名稱要寫全(由小到大),並附地址和郵政編碼,確保聯繫方便。前段時間一些單位機構英譯紛紛採取縮寫,外人不知所云,結果造成混亂。FAO,WHO,MIT盡人皆知,而BFU是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恐怕只有“圈內”人知。另外,單位英譯一定要採用本單位統一的譯法(即本單位標準譯法),切不可另起爐竈。

注意事項

1) 英文摘要的時態
英文摘要時態的運用也以簡練爲佳,常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少用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進行時態和其他複合時態基本不用。
a、一般現在時。用於說明研究目的、敘述研究內容、描述結果、得出結論、提出建議或討論等。分別舉例如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質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a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樹)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認事實、自然規律、永恆真理等,當然也要用一般現在時。
b、一般過去時。用於敘述過去某一時刻(時段)的發現、某一研究過程(實驗、觀察、調查、醫療等過程)。例如: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樹幹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過去時描述的發現、現象,往往是尚不能確認爲自然規律、永恆真理的,而只是當時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過程也明顯帶有過去時間的痕跡。
c、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完成時少用,但不是不用而過去完成時可用來表示過去某一時間以前已經完成的事情,或在一個過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過去行爲。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2) 英文摘要的語態
採用何種語態,既要考慮摘要的特點,又要滿足表達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儘量不要隨便混用,更不要在一個句子裏混用。
a、主動語態。因其有助於文字清晰、簡潔及表達有力。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語感要強。必要時,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開頭。
b、被動語態。以前強調多用被動語態,理由是科技論文主要是說明事實經過,至於那件事是誰做的,無須一一證明。事實上,在指示性摘要中,爲強調動作承受者,還是採用被動語態爲好。即使在報道性摘要中,有些情況下被動者無關緊要,也必須用強調的事物做主語。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 3) 英文摘要的人稱。原來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稱This paper…等開頭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hazard zone mapping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行文時最好不用第一人稱,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編輯刊用。

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

1) 冠詞
主要是定冠詞the易被漏用。the用於表示整個羣體、分類、時間、地名以外的獨一無二的事物、形容詞最高級等較易掌握,用於特指時常被漏用。這裏有個原則,即當我們用the時,聽者或讀者已經確知我們所指的是什麼。例如:The author designed a new machine.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要注意區分a和an,如an X ray.
2) 數詞
避免用阿拉伯數字作首詞,如:Three hundred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larvae are collected…中的 Three hundred?不要寫成300.?
3) 單複數
一些名詞單複數形式不易辨認,從而造成謂語形式出錯。
4) 儘量使用短句
因爲,長句容易造成語義不清;但要避免單調和重複。科技期刊涉及專業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業甚至表達方式、遣詞造句都有區別。如果有機會,要多與英語國家同行接觸,多請他們改一些國人所撰寫的摘要或論文,積累經驗,摸索規律。如果缺少這樣的機會,多看英文文獻,也會有助於我們英文寫作及水平的提高。

4、引言

論文的引言,也稱爲“導言”序言“”。通常置於論文前面,對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進行初步的介紹,通常是一段或數段短文。通俗地講,論文的引言就是論文的開場白。
通常,論文的引言要涵蓋如下數點:本論文研究背景是什麼?本論文要說明什麼問題?本論文的研究擬採用什麼方法?其設計的方法是否合理?可有哪些新的發現?是否有學術價值?
摘要陳述論文的目的,它是文章的一個小結,但更爲簡潔直接,不需要研究的細節,只爲讀者提供清晰的研究和結果。而引言則是文章的一部分,用來引起讀者的興趣。它比摘要更詳細,解釋了爲什麼研究和想獲得什麼結果等。

(1)寫作要點

1)說明論文的主題、範圍和目的。
2)說明本研究的起因、背景及相關領域簡要歷史回顧。(前人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決?目前進展到何種程度?)
3)預期結果或本研究意義。
4)引言一般不分段,長短視論文內容而定,涉及基礎研究的論文引言較長,臨牀病例分析宜短。國外大多論文引言較長,一般在千字左右,這可能與國外多數期刊嚴格限制論文字數有關。

(2)寫作指導

1)開門見山,不繞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程。
2)言簡意賅,突出重點
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確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時,只需以參考引文的形式標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觀點時,意思應明確,語言應簡練。
3)回顧歷史要有重點
內容要緊扣文章標題,圍繞標題介紹背景,用幾句話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時,不要求寫出方法、結果,不要展開討論;雖可適當引用過去的文獻內容,但不要長篇羅列,不能把前言寫成該研究的歷史發展;不要把前言寫成文獻小綜述,更不要去重複說明那些教科書上已有,或本領域研究人員所共知的常識性內容。
4)尊重科學,實事求是
在前言中,評價論文的價值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用詞要科學,對本文的創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國內首創、首次報道”、“填補了國內空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研究內容國內未見報道”或“本研究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等不適當的自我評語。
5)前言的內容不應與摘要雷同
注意不用客套話,如“才疏學淺”、“水平有限”、“懇請指正”、“拋磚引玉”之類的語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不進行公式的推導與證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長
太長可致讀者乏味,太短則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000-5000字的論文,引言字數一般掌握在200-250字爲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