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roCon 2020第一天:40+大廠專家共話AI技術應用下一個十年!


7月3日,2020 年 AI開發者萬人大會(AI ProCon 2020)隆重舉行,作爲CSDN策劃並主辦的系列技術「開發者大會」之一,本次大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吸引到了10000+開發者/學習者、100+一線大廠AI技術領袖及核心業務線負責人蔘與,共話AI技術風雲。

爲了讓開發者一站式學習和了解當下AI的前沿技術、AI在產業中的發展、AI技術成長之路,以及企業技術實踐經驗,本次大會設置了6大主題論壇,20大精彩主題,AI技術、生態、行業、應用、職業規劃、投融資等話題全覆蓋。

同時,還開展了AI系列大師課、百萬人學AI評選、雲展廳、開發者與AI大調查、創業者訓練營等一系列線上活動。

大會首日,主會場和7個分會場同時進行,包括:AI學習與進階實踐、AI創業與投資、計算機視覺技術與實踐、語音語義技術實踐與應用、大數據+AI中臺、智慧教育、AI行業新趨勢。來自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華爲、騰訊、清華大學、小米、TensorFlow、滴滴、微軟等一線大廠的技術專家,帶來了多場精彩分享。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下大會首日,技術大咖們都帶來了哪些精彩乾貨吧!

 

主會場:人工智能過去與未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鈸:《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與人才培養》

作爲主會的第一位演講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發表了主題爲《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與人才培養》的演講。演講中,他對人工智能經歷的兩種發展範式,即符號主義和連接主義,以及將知識、數據、算法、算力相結合的「第三代人工智能」,進行了全面的探討。

他認爲,以符號主義爲代表的「第一代人工智能」,是基於知識與經驗的符號推理模型,它適用於強調推理、決策、規劃等場景,例如下棋等。它的優勢在於可以較好地模仿人類的理性智能,且具備可解釋性,以及與人類一致的顯式推理;它克服了基於數據驅動機器學方法的缺陷,如需要大量數據等。但侷限性也十分明顯,總結起來就是:不能「隨機應變」。只能解決完全信息和結構化環境下的確定性問題等。

第二代人工智能,是以深度學習爲代表的,它極大地推動了AI的應用落地。並且通過將數據、算力與算法相結合,使AI技術能夠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但它的侷限性也十分明顯,即不能「舉一反三」。推測數據一旦超出了訓練數據的範圍,就無法正確判斷。此外,雖然深度學習推進了一些行業應用場景的落地,如交通、醫療、安保、智慧城市、金融等,但由於技術本身的侷限性,仍然離大規模應用有一定的距離。

因此,張鈸院士提出了「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構想,在前兩代知識/數據+算法+算力的基礎上,將知識驅動和數據驅動相結合,旨在構建安全、可信、可靠和可擴展的人工智能技術,並推動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落地。

最後,談及未來人工智能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張鈸院士認爲人才培養應重視以下4個方向:

- 敢於闖無人區;

- 具備提出(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理論與實際,技術與創業結合;

- 資本、市場與技術的結合。

阿里巴巴副總裁、達摩院語言實驗室首席科學家、ACM傑出科學家 司羅:《爲商業搭建語言橋樑》

自然語言處理是人工智能從計算智能到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創造智能演進的必要技術。它是將語言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統計學融於一體的學科。作爲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技術專家,司羅首先談到了自然語言處理的發展趨勢,他認爲未來自然語言處理會向着以下三個方向發展:

1. 深度語言模型突破式發展,引領重要自然語言技術取得進展;

2. 公有云NLP技術服務從通用功能走向定製化;

3. 自然語言技術逐步與行業/場景相結合,產生出更大的價值。

阿里巴巴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有很多探索,從數據到基礎算法,到細分技術均有涉及,其自然語言技術平臺架構,如下所示:

司羅以文本抽取功能爲例,介紹了NLP自學習平臺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通過文本抽取,合同、簡歷中的重要信息可以被快速抽取出來,節省審覈人員的時間。同時文本分類還可對文本信息中涉黃、暴力、敏感、辱罵等言辭進行區分。

此外,在電商翻譯業務場景中,通過阿里翻譯技術平臺,可以實現跨境電商平臺從頁面到引流到檢索,直至交易完成全過程的翻譯。甚至當用戶用俄文檢索商品名稱時,對應以英文標註的商品也會被檢索到。

通過這些應用,自然語言處理可以打通場景——數據/知識——NLP應用技術——更豐富的場景全閉環。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 唐傑:《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十年》

唐傑教授同樣先回顧了AI的發展歷程,並認爲我們正處在從感知到認知的過程中。要實現張鈸院士提出的「第三代人工智能」,算法是核心,計算和數據是基礎。

在算法方面,我們目前主要是通過算法實現人工智能,而未來工程學方法和模擬法,可以提升算法的性能。主要原理包括模仿人類或其他生物所用的方法,例如遺傳算法或神經網絡。

在計算能力方面,我們目前主要是通過GPU來並行計算神經網絡,而未來隨着量子計算和速度更快的芯片的誕生,計算能力將指數倍提升。

在知識方面,現在的知識數據來自於互聯網,往往較爲碎片化,而未來則可以實現全世界常識的知識圖譜。

在人工智能的長遠發展方面,唐傑教授認爲未來十年的目標是實現認知與推理,這一步需要基於海量數據、知識庫來實現;而未來30年,則有望看到計算機具有自我意識,基於認知推和記憶,讓機器與人更爲接近。

華爲雲EI創新孵化Lab主任 塗丹丹:《華爲雲EI智能化升級新引擎》

本分享中,塗丹丹首先對AI作爲一種新的通用技術,對各個行業的改變給予了肯定。無論是公共、教育、健康、媒體,還是製藥、物流、金融、保險都在AI技術的影響範圍內。如果將通用目的技術(GPT)的發展劃分爲4個階段:技術與應用局部探索、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互相碰撞、技術發展與社會環境互相促進、穩定發展,那麼我們正處於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興奮、衝動、焦慮、困惑並行,如何抓住這波浪潮,成爲了企業決勝的關鍵。

爲了助力企業AI技術落地,華爲雲EI融合行業智慧打造行業智能化升級引擎。從基礎平臺服務(ModelArts、MindSpore、Ascend、Kunpeng),到通用API(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高級API(任務型對話機器人、圖像搜索、視頻內容審覈等)、預集成解決方案全覆蓋。

以ModelArts爲例,作爲一站式的AI開發平臺,ModelArts爲應用開發者、數據科學家、AI開發者提供數據處理、模型訓練、模型管理、部署、AI市場全服務,即使沒有開發基礎也能夠快速上手。例如在模型訓練中,用戶只要上傳並標註數據,系統即可自動完成模型訓練。用戶還可以在AI市場上對模型進行交易,實現知識變現。

此外,Modelarts平臺還推出彈性訓練特性,典型網絡訓練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10分鐘,訓練速度大幅提升。同時,AI開發者實戰營活動,可以幫助更多的開發者快速掌握AI開發技能。

在行業應用方面,塗丹丹提到AI助力行業升級的三種場景包括:

- 效率提升(海量重複場景);

- 專業傳承(專家經驗場景);

- 突破極限(多域協同場景)。

圍繞這三種場景,華爲EI也有很多實際的探索,包括EIHealth醫療行業企業級AI研發平臺、智能工業、智慧園區等。

TensorFlow中國研發負責人 李雙峯:《TensorFlow的最新進展》

TensorFlow是AI開發中常用的框架之一,本演講中李雙峯向我們介紹了TensorFlow的一些最新進展,以及TensorFlow 2的一些新亮點。目前,TensorFlow的下載量已經超過100,000,000,提交次數89,000+,代碼改動請求14,600+,貢獻者2600+。TensorFlow的生態發展也是沿着研究—生產力—全場景部署的路線推進。

TensorFlow 2的目標是「讓機器學習更簡單」,在易用性上做了很多的嘗試,它的架構如下所示:

TensorFlow 2的架構分爲「訓練」和「部署」兩個部分,訓練部分包括了數據設計、模型設計、訓練及分析等功能;部署則主要涵蓋服務器、移動操作系統、雲端等主要部署平臺。

爲了提升易用性,TensorFlow 2採用了tf.keras高階API,只需要十行代碼就可以構建一個CNN網絡。此外TensorFlow 2還支持多平臺部署,包括服務器、移動和嵌入式設備、瀏覽器及Node.js。

大咖來了:《開源重新定義AI應用開發者新時代!》

本次大會還將由CSDN重磅打造的高端對話欄目「大咖來了」搬上了直播「舞臺」,CSDN 創始人&董事長、極客幫創投創始合夥人蔣濤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地平線創始人& CEO餘凱百度深度學習技術平臺部高級總監馬豔軍,共同探討開源技術如何賦能百萬AI應用開發者以及未來AI應用落地方向與趨勢。

蔣濤分享的《中國AI應用開發者報告》顯示,在CSDN 3100萬的註冊開發者中,689萬開發者有閱讀、撰寫與研究AI技術的行爲。其中,精準聚焦AI學習及應用的開發者人數達到了182萬,AI發展進入高熱期。

此外,崔寶秋分享了深度學習平臺小米 Cloud-ML,和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MACE、移動端神經網絡框架基準測試項目Mobile AI Bench等AI開源優秀案例。餘凱分享了地平線最新“天工開物”AI開發者平臺,利用地平線新一代AI開發板可完成有趣的AI 可編程智能小車、AI 體感遊戲機等開發應用案例。馬豔軍分享開源的百度深度學習框架飛槳PaddlePaddle,含開源146個算法和全流程開發套件等內容。

除主會之外,今天的議程中7大分論壇也同步舉行,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分論壇上,各位專家的精彩分享吧~

 

AI學習與實踐進階

 

華爲雲ModelArts開發總監 周明耀:

各種角色如何轉型搞AI: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資深產品專家 高飛:

1.無行業,不智能;

2.行業價值是AI實現的本質意義;

3.只有不停的思考算法與業務的關係,才能真正明白算法的意義。

微軟亞洲研究院高級研究開發工程師 宋馳:

使用AutoML不僅能找到好模型,還能幫助初學者快速積累AI經驗。同時,AutoML也能用於經典的系統調優等問題。

滴滴出行專家工程師 趙永科:

調參工作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AI創業與投資

 

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創投基金創始合夥人 柯羅馬:

隨着算力的強化,算法的進化,並與大數據的融合,弱AI進入到了場景應用爆發的後時代。在這個智能感知的後AI時代,製造業、醫療和自動駕駛等場景的AI應用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投資機會。

德風科技董事長兼CEO 王清傑:

讓設備更智能,數據更可靠,讓數據賦能企業。

 

計算機視覺技術與實踐

 

便利蜂副總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華剛:

計算機視覺是物理世界信息數字化的關鍵技術,能夠完美地驅動實體經濟的數字化決策,並最終提高其運營效率。

雲從科技資深算法專家 劉玉明:

實驗室的新算法成果提供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但要想在實際業務中發揮作用,還需要結合技術的適用條件、業務需要的準確率指標、對效率的要求等做出相應的取捨或適配。所以工程師們不僅需要廣泛涉獵算法技術,還需要具備在業務中落地的能力。

華爲海思技術專家 杜鵬:

當今深度神經網絡正在飛速發展,對芯片算力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華爲昇騰系列AI處理器芯片可以對整型數或浮點數提供強大高效的乘加計算力。昇騰AI處理器芯片大致可以劃分爲主控處理器、AI計算引擎、多層級片上緩存、視頻圖像處理模塊等。由於昇騰AI處理器對深度神經網絡進行了特殊優化,使之能以極高的效率完成目前主流深度神經網絡計算。

思謀科技聯合創始人、技術負責人 劉樞:

新一代AI技術,正引領智能製造由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發展。標準高、要求嚴的工業場景紛繁複雜,面對這些“無人區”和“深水區”,我們技術人員既需要“低頭走路”,讓前沿的創新技術實現落地;也需要“擡頭看天”,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爲可能。

曠視美業雲算法研究負責人 孫宇超:

作爲一家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曠視把AI的技術優勢通過FaceStyle提供給追求高質量營銷轉化的美業公司和美妝品牌。用更真實的試妝體驗,幫助用戶更好地進行購買決策,用AI發現自己的美。

 

語音語義技術實踐與應用

 

VIPKID AI平臺部NLP算法專家 李理:

BERT等預訓練模型不停刷新許多NLP任務的排行榜,最近的GPT3更是用1750億參數刷新了我們的世界觀。這些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但是這種暴力美學的方式能真正實現人類一樣的語言理解能力嗎?或許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語言學習過程中獲得一點啓發。

騰訊雲高級工程師 紀友升:

AI很火,在大家討論各種深度學習算法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將騰訊多年積累的AI能力通過騰訊雲開放給廣大開發者與企業客戶,助力行業智能化升級,讓AI真正落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京東智聯雲自然語言處理架構師 陳蒙:

傳統客服向智能客服升級轉型是大勢所趨,“新基建”是最佳契機智能客服的下一個大市場:智能營銷最高效的產品形態是人機融合,而不是完全取代具備複雜對話能力的語音外呼機器人大有可爲。

滴滴AI Labs研究員 韓堃:

在滴滴,NLP和語音技術有重要的應用:通過智能客服系統來輔助人工客服,通過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技術來研發駕駛員語音助手,讓日本、澳洲等地的滴滴司機通過語音“免接觸”接單。

字節跳動火山引擎語音合成技術負責人 殷翔:

讓AI表達類似真人的情感,是所有從事人工智能行業研究的同學的夢想。而音樂是寄予人類情感最爲豐富的載體之一,希望有一天AI虛擬歌手能夠讓用戶感動、融入和瘋狂。

 

大數據+AI中臺

 

360金融首席科學家 張家興:

數據產生AI,AI幫助數據創造價值,把數據和AI融合在一起的中臺纔是有價值的中臺。數據AI融合中臺,以平臺爲基礎,打通各業務數據,協調各種團隊提供AI能力,賦能業務。平臺、數據、團隊這是中臺的特徵,缺一不可。

易觀CTO 郭煒:

AI分析時最費力的不是算法調整,而是數據探索和數據準備,以及從海量數據當中不通過ETL批量作業而是實時完成數據探索,讓算法人員也由過去“天天跑腳本”做數據探索,變成自建內部數據中臺,建立實時自定義查詢引擎,按照自己業務口徑查詢自己所要的分析數據。

ThoughtWorks數據智能總經理 史凱:

2025年以後,企業數智化轉型將從持續交付業務流程到持續交付智能場景,企業將進入持續智能時代。

深度賦智創始人、CEO 吳承霖:

雲計算將讓算力無處不在,自監督將讓標註減少百倍。在此之上,全自動機器學習結合AI中臺,將讓AI大規模普及。

Qunar數據中心數據架構團隊負責人 張傑:

實時數倉模型如何設計?我們結合了離線數倉的建模經驗,首先按業務進行縱向劃分主題域,然後進行橫向劃分數據層做統一的ETL,這樣設計的模型,計算邏輯可複用且便於維護。

 

智慧教育

 

網易有道技術總監、詞典及智能硬件業務線負責人 林會傑:

在教育領域,教與學是核心環節,老師和學生是關鍵角色。“AI+教育”並不是用AI來取代老師,而是用技術手段和工具輔助老師和學生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好未來AI解決方案負責人 劉子韜:

多模態機器學習在教育中的4大挑戰:小數據、異構多模態、數據噪音、評價標準不統一。

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高級研究員 劉萌:

基於課程知識圖譜,建立學生和班級用戶畫像,根據知識點掌握情況推薦個性化學習內容,踐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科大訊飛研究院研究主管 李鑫:

智慧教育的三大核心場景:精準教學、個性學習、智慧教考。

 

AI行業新趨勢

 

來也科技CTO 胡一川:

RPA實現流程自動化,AI實現認知自動化,RPA+AI纔是智能軟件機器人的終極解決方案。

浪潮邊緣計算服務器高級產品經理 張磊:

擁抱5G,就必須走出傳統的數據中心,大跨步邁向邊緣計算。邊緣計算很可能會是中國服務器行業,乃至整個IT產業下一個在5G時代的機會和風口。

《人工智能爲金融投資帶來了什麼》作者 袁峻峯:

數字化時代市場需要算法,多智能體強化學習與博弈論 、帕累托最優結合是可行的研究方向之一;但如果市場中的新座次取決於誰擁有最強的機器、最多的數據、最厲害的算法,那亦是違背市場機制了。

明天,大咖雲集、乾貨滿滿的萬人AI大會還有呢!13大論壇、60個燒腦議題等來戰!

想不想聽大咖與你暢聊AI行業趨勢?想不想和頂尖專家一起探討AI技術熱點?

現在加入羣聊還來得及,趕緊掃碼入羣,鎖定直播和大會PPT吧!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大會官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