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的抽象未來

 信息科學技術的大部分注意力是集中在硬件/物理層面的提高和改進以及在硬件基礎上計算機本身智能的提高。(微)電子技術提供了硬件的改善和支持,使得軟件能夠運行;通信技術提供了不同節點相互聯繫的方式;信息處理讓單個節點的只能更加強大。不過,整個信息科學技術的突破口應該在網絡的比較高層的應用上。就像人類的大腦,單個節點的智能很小,但在大腦中無數的神經將節點連接起來,智能便有巨大的提升。有觀點認爲,智能產生在節點相互連接的過程中,智能的本質是連接,其實就是這個意思。人類進幾十年來的飛速進步也相當大程度上是因爲網絡的興起。套用辯證法的術語,就是網絡將以前孤立靜止片面的單個人聯繫起來,達到了普遍聯繫的層次,知識的共享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一個指導性的方向便是網絡的高層應用。這個方向應該指導支持網絡高層應用的低層環境的變化和改進。網絡的高層應用抽象的說,就是交流程度的提升到新階段,這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信息革命的本質特點。信息革命將帶領人類進化到一個新階段。

  如果說原來的網絡高層應用還是僅僅保證了知識交換分享方式的存在性,那麼現在的網絡應用則要保證知識交換分享方式的普適性。就是說,原來只是能用了,現在則是能用,易用,用處多,範圍廣。環顧現在的網絡高層應用,電子商務/政務,SNS,虛擬社區,在當前語境下可以統稱爲Web 2.0,它們共同反應出來的特點就是原來人類社會中現實進行的活動藉助網絡的平臺變爲現在的虛擬進行的活動了。網絡的連接程度越來越緊密,網絡越來越社會化。這是現在的狀態,也是以後的趨勢。值得思考的是,這種變化究竟要進行到哪種程度?其實,網絡的意義到目前還沒有真正的顯現出來。像Web 3.0提出的概念包括語義網,網絡=數據庫,網絡人工智能,虛擬三維化,“可執行”的網絡,普適計算,分佈式技術,等等,都進一步讓網絡更加普遍聯繫,功能多樣化,不過這都是近未來的事情。更遠的未來會有什麼呢?

  從仿生學到仿人類自己。信息技術大概總是模仿一些比較簡單的生物,而且已經受益頗豐。如果去研究人類自己,去模仿人類自己呢?當然,現在的技術還不行,沒有複雜到能夠研究模仿人類自己的程度。但是未來一定有這樣一個階段的,因爲人類是所有生物中最智慧最複雜的一種,值得研究的也應該最多。所以也許信息科學未來會跟社會科學(目前已經開始了)、心理學交叉滲透。如果說社會科學與信息科學的交叉還帶有某種應用性的話,心理學與信息科學的交叉則完全是更高層面的仿生學方法論了。所以這裏特別想提一下心理學,目前研究智能有沒有運用到心理學的理論?智能研究是自下而上從虛無中構建出智能,而心理學是自上而下對已有的複雜智能結構進行分析。兩者的目的是交叉的,兩者正在相向而行,那麼什麼時候能夠交匯呢?像神經心理學這種心理學領域中比較底層的學科可能會比較早地與智能科學、網絡技術研究相互交叉。交叉的形態也許是電子網絡與神經網絡“協議”上的同構?

  人類社會形態的躍升。幻想一下人在網絡中起到的主體性作用消解和網絡最大化的狀態。人在當前的網絡中仍然起到主體性作用,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爲網絡是人發明的,網絡是爲人服務的,當然人是中心。但是要是人在網絡中不起主體性作用呢?這不僅僅是一個看見問題就思考反面的好奇心。提出這個問題確實是有某種原因的。注意到神經元與大腦、細胞與組織的關係,就像人與國家的關係,就像國家與人類的關係。這三種關係是同構的,這很有趣,這也帶來了一種將三者內部不同的關係拿到另一種關係中去思考的可能性,就像我們思考三維世界與四維世界的相同與不同常常將二維世界同三位世界相對比,甚至將一維世界同二位世界相對比。那麼,一個問題:細胞之於組織到底是有意識還是沒有意識的?無疑,在人類看來,細胞只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細胞的新陳代謝然而組織健康旺盛;那麼類比的話,人對於人類是不是也是隻是一種功能性的存在?提出這種問題有一個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動機,是不是可以說,相比與某種宇宙社會,人類整體可以算作一個個體,宇宙間文明與文明的關係便約化同構於人類社會的關係?這是很多科幻小說提出的問題,科幻小說有許多是幻想但也有許多變成了現實,所以雖然這是某種假設,不過還是可以在這種假設上作一些推論。人類要在某種意義上算作一個個體,目前還不行,目前的人類個體間仍然處於非常孤立的狀態,區域與區域仍然有衝突。如果網絡瓦解了社會結構,將人類個體去分化(在一定營養和刺激因素作用下,具有特定結構與功能的植物組織的細胞被誘導而改變原來的發育途徑,逐步失去原來的分化狀態,細胞特性消失,轉變爲具有分生機能的細胞,並進行活躍的細胞分裂,這一過程稱爲去分化),重新形成一個高度集成,高度聯繫的“個體”。這也伴隨着人類個體喪失個體意識,(我們怎麼知道細胞是不是具有個體意識呢?所以也許人類個體不用喪失個體意識?這裏說喪失個體意識只是在“細胞沒有個體意識”假設的基礎上推斷去分化的結果。如果從更高的“宇宙社會”層面來看,誰知道人類個體有沒有意識呢?),形成不同的局部組織再構建成爲一個有機完整獨立的個體。那麼這樣的“個體”便可以加入“宇宙社會”啦。網絡最大化的狀態也就是這個意思:人的大腦就已經網絡最大化。現實的說,網絡對於人類社會也有着某種巨大的影響。原來由人與人相互集結形成的社會結構,家庭,社區,民族,國家,也許會崩潰和消解。這在目前也已經有某種徵兆了,網絡公民和網絡媒體的力量已經許多的顯現出來而且越來越強大,而現實中則恰恰相反。人類聚居的原因就是人類需要交流,而沒有網絡,交流必須面對面才能達到充分的程度。如果網絡虛擬達到那種充分的程度,足以取代現實了,又會怎樣?

  虛擬與現實界限的模糊。一種比較激進的想法是網絡虛擬完全取代現實的人類社會活動。但是對此卻有極大量的批評和擔心,認爲這樣有極大的危險性,會導致未知的結果,也許就是很壞的結果。不過這多少有點老人言的保守意味。虛擬和現實到底有什麼區別?……進行這些活動不需要面對面,人們面對的只是屏幕,但人們在適應這種虛擬的環境以後便不將其與現實作顯著區分,現在的現實就是顯示在屏幕上的像素,這是人類的適應性。然而現在虛擬卻並不充分,比如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目前網絡交流的形式主要是文字。然而語言學指出問題對於信息交換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人類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語音語調,周圍的環境這些豐富的信息在變成文字以後丟失了,這對交流來說是一個嚴重的缺陷。

  不過虛擬與現實沒有本質區別。宇宙的本質是離散的,數學的本質也是離散的,計算機的本質也是離散的,雖然三者離散的程度遠遠不同。我們能看到的宇宙是連續的,因爲它的單位很小很小,幾乎不能觀察,但是它仍然是離散的,時間,長度,能量都可以量子化,也就是離散化,而較新的研究也反映物質不是無限可分的,只能分割到超弦一級。我們運用的數學,離散數學和代數不用說,肯定是研究離散的問題,就是最連續最正統的數學分析,分析連續問題也是通過離散極限逼近成連續,這反映出人類的數學這個工具的本質也是離散的。這裏要說的其實就是沒有本質的連續,只有本質的離散,連續是離散的表現,不過連續程度的不同在觀察的時候也會給觀察者不同的印象。人類本身不借助工具的觀察力是不能分辨很多事情的離散性的,但是可以分辨出計算機的離散性,計算機的時間是離散的,計算機的空間是離散的,計算機的表現是離散的,因爲計算機的離散程度還很大,連續程度不夠。從高連續程度的表現到低連續程度的表現顯然有一個信息的丟失,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計算機表現力不夠。當計算機足夠連續,到超越人類本身不借助工具的觀察力的時候,現實和虛擬對於人類在實證論的意義上便沒有區別了。所以說在認識論上虛擬與現實只是程度的差別,而擔心網絡虛擬瓦解人類社會結構的則完全是人類保守的主體性意識作祟。當然變化是漸進的,也許瓦解都算太快,那將是一個更慢的過程。

  總之,與所有“傳統”的信息科學技術不同的是,網絡給人類帶來了新的思維範式和哲學理念,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徹底的變化。這裏的底目前還不能預測深到什麼程度,最深的也就前面那種人類進化成單一體的模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