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易 克己難

文/阿呆鳥.Lcanus

高考作文題出爐,我看了看,以歷史題材和時事新聞爲主。對讀書人的各種要求,閱讀無疑是重中之重,只有廣泛閱讀,莘莘學子才能輕鬆迎接高考,不僅僅限於語文和寫作。

全國卷Ⅰ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爲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爲“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據史書記載,齊桓公寬宏大度,志存高遠,管仲有經天緯地之才,而鮑叔牙以能知人而著稱於世。司馬公給鮑叔牙的評價不可謂不高,然而我卻認爲認識不全面,更不深刻。要說知人,鮑叔牙不僅知道管仲有治國之才,而且早就看出公子小白有明主之資,管仲是其幼年好友,小白是他追隨的王子,鮑叔牙瞭解他們的人品和才幹並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大驚小怪的。司馬公僅用知人來褒揚鮑叔牙,真是一葉障目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過是文人懷才不遇的牢騷之語罷了,千里馬常有,伯樂亦常有。

那麼鮑叔牙究竟高明在哪個方面呢?我以爲鮑叔牙能夠向齊桓公推薦比自己賢能的管仲,恰好證明鮑叔牙這個人做到了克己這一點,誠爲可貴。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承認別人,尤其是身邊的兄弟朋友比自己優秀,比承認自己失敗更加痛苦。每個人生來平凡,卻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滄海一慄,從來剛愎自用的人多,克己復禮的人則少之又少。

接下來,我給大家舉個反面的例子。三百多年後的戰國時代,有一對同門師兄弟上演了一幕自相殘殺的悲劇,他們就是孫臏和龐涓。起初,他們同在鬼谷子門下讀書,兩個人都算得上是有志青年,努力跟着老師學習軍事韜略,經常一起切磋學問,是真真正正的好兄弟好朋友。不久,龐涓認爲自己學有所成,就下山奔前程去了,投奔魏國,得到魏王的重用,被拜爲大將軍。龐涓做了大將軍之後帶領魏軍屢戰屢勝,確實也創出了一番事業。

不過,功成名就的龐涓,想的不是“苟富貴,勿相忘”的同窗情誼,而是時刻擔憂比自己優秀的孫臏一旦出山,會奪走他的功名富貴。於是,龐涓將師兄孫臏誆騙到魏國,加以“莫須有”之通敵叛國的罪名,將孫臏的膝蓋骨挖掉了,還在他的臉上刺了字,讓他一輩子都無法正大光明的做人。後來,孫臏逃亡齊國,成爲田忌的謀士,運籌帷幄,分別在桂陵和馬陵擊敗龐涓,迫使龐涓自刎而死。龐涓死前依舊憤憤不平,大嘆:“遂使豎子成名”。

龐涓不可謂無才,他也深知孫臏的才華勝於自己,亦不可謂不知人,他與鮑叔牙的差距,完全在於不能“克己”呀!所以我說,知人易,克己難。克己的鮑叔牙,不僅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和管仲的功名,更成就他自己的賢名。相反,嫉賢妒能的龐涓,落得個身敗名裂,遭人譏諷的可悲下場。

克己者,修身使得自身品德日漸高尚,隱匿乃至消除藏在每個人心中的惡的一面,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同學們,讓我們向克己的鮑叔牙學習吧,鑑古知今,我們新時代的有爲青年,只有做到品學兼優,才能真正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