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5G” ,应用业务迎来新机遇!

今天上午,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即将正式全球组网,耗时26年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将圆满建成。

截至目前,北斗三代系统共发射了55颗卫星。本次发射的最后一颗北斗卫星既是「收官之星」,更是「压轴之星」。因为它在赤道正上空,所以仅仅需要一颗,就能够覆盖全球40%以上的面积;而且它还承担加强网络联系和通讯的重任,所以堪称北斗系统的「压轴之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全世界仅有的能够提供全球导航定位的四大卫星系统之一,其余三家是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Galileo。

 

作为是中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从90年代开始通过三阶段部署,从服务中国区域、服务亚太区域到今年年底前发射35颗卫星实现全球服务。

 

支持北斗的设备越来越普及。2019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新申请入网的116款国产手机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有82款,北斗定位支持率达到70%,而且运营商的5G基站基本也都支持GPS+北斗的双授时模式,可以互为主备。

开启新的市场空间

未来,在国产替代、政策利好、科技周期兴起与需求等因素推动之下,北斗产业链长期发展向好。首先,当前国产替代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而卫星导航系统是其中重要一步。其次,随着北斗全系统建成,下游应用市场将进一步打开,结合5G带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北斗导航系统进入民用市场的进程加快。分析认为,未来北斗产业链将形成高精度测量测绘、无人机和授时、智能汽车、手机物联网导航四个“十百千万”市场。最后,中国具有庞大的内需市场,移动通信市场发达,各类移动终端数量庞大,是北斗导航发展的巨大优势。

 

“北斗导航的主要功能,首先是导航定位的功能,在不通过像星基增强和地基增强的情况下,精度可以达到7~8米左右。其次是精密授时,利用高精度的铷原子钟、氢原子钟,可以向用户来提供到纳秒级别精度的时间同步。此外短报文通信是北斗系统特有的功能。在没有网络信号的条件下,类似于发短信的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在没有网络信号下面的通信问题。

 

”北斗+5G+智能技术”将开启“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的巨大空间

在具体应用场景上,公路交通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最成熟、最广泛的行业之一,此外还有测绘、航空、电力、农业等主要应用领域,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行业应用市场份额占全行业比重达到60.8%。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断提升以及芯片性能价格进一步稳定,北斗导航系统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工农机械、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深化,产业化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展。

编辑 | 赵思清

审核 | 李   子

来源 | 5G产业圈整理自人民日报、科技日报、imcore os等

一张表全面了解各省市5G建设目标

2020中国新基建409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全名单!

35省/市5G建设最新进展与规划一览

154页PPT | 中国“新基建”发展研究报告(附下载)

我叫“5G产业圈”

长按扫码关注

最新5G资讯都在这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