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柳比歇夫的時間感知力

柳比歇夫,事件➕時間的記錄法,基於過程的記錄,不僅更詳盡,還有另外一個巨大的好處——結果不好的時候更容易找到緣由。想明白“基於過程的”與“基於結果的”兩種記錄之間的區別之後,我開始嘗試着在自己記錄的每個事件後面加上時間。

實踐了不到兩個星期,我就體會到這種新的記錄方法的另一個巨大好處:它會使你對時間的感覺越來越精確。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感。在我們機體深處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爲一種感覺兼知覺器官。我作出這樣推斷的根據是:我同他見過兩次面,在他日記中都有記載,時間記得十分準確——“一小時三十五分”、“一小時五十分”;然而當時他自然沒有看錶。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藉助於一種內在的注意力,感覺得到時針在表面上移動——對他來說,時間的急流是看得見摸得着的,他彷彿置身於這一急流之中,覺得出來光陰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這樣的人才是時間的朋友。他們通過長時間刻意的訓練,甚至不需藉助鐘錶就可以感受時間的一切行動——當然,時間的行動只有一個,那就是自顧自地流逝。

經過多年的摸索與思考,我終於可以這樣說——

我有個朋友叫做時間。她跟我真可算作兩小無猜,可她默默陪了我許多年之後,我纔開始真正認識她。她原本沒有面孔,卻由於我總是用文字爲她拍照,因此可以時常伴我左右。她原本無情,我卻可以把她當作朋友,因爲她曾經讓我明白,後來也總是經常證明,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會陪我甚至幫我等到結果,並從來都能將結果如實交付與我,從未令我失望。正是因爲有了時間作爲朋友,我纔可能僅僅運用心智就有機會獲得解放。

既然管理時間是不可能的,那麼解決方法就只能是:想盡一切辦法真正瞭解自己、真正瞭解時間、精確感知時間,而後再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爲與時間“合拍”。按我的話說就是——“與時間做朋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