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理想與現實,你怎麼選?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發表於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爲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

故事發生在高加林與兩個女人即黃亞萍和劉巧珍之間,小說延續了路遙一貫的風格,即真實厚重,故事情節並不複雜,讀來並不喫力,加之,字數不多,是一部短小精悍的力作。

這本書以高加林人生經歷的一個片段爲明線,以改革開放前夕的時代變遷爲暗線,展現了個人在時代變遷面前的無力感和挫敗感,但同時也孕育着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奮發向上的精神;小說同時融入了作者對農村變遷的感悟,以幾個政治人物的起起伏伏表達了作者對新時代的嚮往。

高加林是路遙着力刻畫的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他既有勇敢向前的勇氣,又有些安於現狀的苟且。

在落魄的時候,是同村的巧珍勇敢的向他表達愛意,他也欣然接受,他認爲自己教師的位置被人替代了,自己也也終將和這土地建立起一輩子的聯繫,此時的他,無法有更高的追求,他不敢面對原來的高中同學黃亞萍,他們再不像上學時那般親密;而他當兵的叔父歸來時,他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叔父轉業歸來就是當地的一個大官,自然少不了要巴結他的,而巴結他的勝文則是個“聰明人”,他有心提拔高加林做通訊社的記者,以拍他叔父的馬屁,高加林立刻在縣城的新天地裏嶄露頭角,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大紅人。

這時,他與巧珍的隔閡愈加明顯,倒是黃亞萍和他更般配,在艱難的抉擇面前,他最終選擇了黃亞萍,他有他的考慮,他不能和一個沒有共同語言的人過活一輩子,況且他有更遠大的目標,他不甘願被束縛在那幾畝薄田上。

然而,重新做出選擇後又怎樣呢?他漸漸的受不了黃亞萍任性的脾氣,他又想起了處處順從他的巧珍。

人啊,也許就是這樣,這山望着那山高,得到了這個又要和別的作比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可是人生並不會這樣平穩,被奪走親愛的人的張克南的母親受不了這一切,她竟舉報了高加林是通過“走後門”獲得工作的。

這下,高加林從被下掉教師職位回到土地上到重新回到土地上,像坐了一次過山車,從低谷到高峯再到低谷,前後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而已。

我們可能會問,高加林做錯了嗎?他好像做錯了,又好像沒做錯,無論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似乎都是對的,問題在於,時代容許他做出那樣的選擇嗎?

就像巧珍爲他縫好的布鞋和黃亞萍給他買的三接頭皮鞋一樣,他面臨的是現實與理想的抉擇,他嚮往更高層次的生活,但又被現實殘酷打敗,他輸的很徹底,他失去了金子般的愛人巧珍,但他又是有所收穫的,他獲得了在今後人生路上做出新的選擇的勇氣。

面對理想和現實,試問你怎麼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