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之路——2020江苏高考下水作文

#江苏高考 再见#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寻美之路

清晨六点,刚刚睁开眼睛的我,关闭手机的飞行模式,一则新闻就跳出来。

与高考有关,顺手点开,边洗漱边看,一个高三的男老师,为了自己祝福自己的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穿上了红底花色的旗袍,在黑板上书写了祝福语,又让学生轮流上讲台用剪刀剪开旗袍,取“旗开得胜”之意。

教师一片爱生之情固然值得肯定,但这样的行为是否妥当,我持保留意见,此外我对教师的审美感到深深的忧虑,教育如果忽视了审美理念的传递,将是多大的缺憾!

吴冠中先生说: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一次偶然的网络浏览,引发了我对学校美育的思考,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思考。。

想起前年的圣诞节,我曾不吝赞美之词,夸赞过学校大厅的一棵圣诞树。这是一棵怎样的圣诞树?不是红绿搭配的传统的圣诞树,而是一棵有一层楼高的深蓝色圣诞树,是天空宁静的深蓝色,又是学校的主色调,与整个大厅的色彩搭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美往往就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之中,而这些细节也将影响一个孩子一生对美的追求。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想起两年前第一次听上官文露读书会的名著精读,听她把名著娓娓道来,引发了我阅读原著的兴趣。印象深刻的是她解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主人公沟口,竟然因为嫉妒金阁寺的美而把金阁寺烧了,而这部小说又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火烧金阁寺”而创作出的。这部小说的情节将我深深吸引。

美到底是什么?

美大概是三岛描摹景物时细腻的笔触:“我走近时,燕子花丛正因夜风而纷扰不安。紫色的花瓣高悬着,在静谧的水流声中瑟瑟抖动。”我喜欢三岛的文字。

美大概是金阁寺屋顶闪闪的金光,整座金阁倒映在镜湖之中的景象。

因为小说中的美好情景,我决定亲自去金阁寺看看。

那一年冬天,京都的天空时而还飘着雪花。清冷的空气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金阁,冬天的镜湖安静地等待着每一个前来的游客,更等待着日日相伴的金阁深情地将身体全部沉浸到水中。水面与金阁,大概是一种互相守候的爱情吧?我被这种美深深地震撼了。

生活因为这样的偶然相遇悄悄发生着变化。

我越来越多地接触日本文学,那里有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有一种特别的魅力。于是书架上多了太宰治、村上春树、渡边淳一、川端康成……作品越读越多。

我喜欢跟着书本去旅行,跟着《北海道物语》去了北海道,跟着《海边的卡夫卡》去了高松,跟着《古都》去了一次又一次京都,想去了,就去某一个城市住一个星期,语言不通的国度里,眼睛会真实地记录自己经历的所有美好。

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阅读,写成读书旅行笔记。

听上官文露的时候,也研究了这个分享平台,尝试着自己也在这个平台分享作品,开始很难,也很稚嫩,但渐渐吸引了很多同样喜欢阅读、旅行的人,她们会与我交流听后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

未来的人生因为一次偶然,便打开了一扇门,铺就了一条路。用心感受文字的美,生活的美,阅读的美,然后分享美,让更多的人获得美,如此,足矣!

(谨以此文纪念陪伴我们十三年的江苏高考 你一直很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