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的高考经历 (1)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恢复了高考,那时,参加高考的人年龄限制最大为25岁,那时的高考录取率也不高,据说只有4% 。

时间回到了80年代,那时的秀秀还是中学生,她考入重点中学的高中尖子班,尖子班的学生都是冲着理科去的,当时学校的氛围是重理轻文。

偏偏她的作文比较出色,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讲,这让她更加喜欢语文,不知不觉花在语文的时间更多。

与此同时,数理化的成绩就差了,尤其是物理的成绩总是60分,这还是老师给的面子分,因为物理老师是她的远房亲戚。

渐渐地,她感觉物理课越来越难,已经听不懂了,虽然,她在班上总成绩排名不是后几名,但那都是语文分在帮忙。

终于在高中最后的一年开始前,她跟老师提出转文科。

老师们都不赞成,尤其学校教导主任,她亲自找到秀秀母亲劝说。

他们认为秀秀考理科没问题,虽然她分数排名中下,但这是尖子班。即使考不上大学,还有中专,再不行还有技校。但考文科,只有一年时间,万一不行呢?连技校也没有。

听了这些劝说,秀秀坚定地说,中专技校我根本不考虑,要上就上大学。

为此,她绝食了一天,以表明自己的坚定。母亲妥协了,对她说:想考文科就考吧,妈已经到退休年龄了,但妈等着你考完再办手续。若是没考上,我就退休,你顶替到厂里上班。

秀秀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暗下决心,破釜沉舟,一定要考上。

决心容易下,路还要一步一步地走。由于转文科已经是高中的最后一年,她的压力很大。语文课、英语课是原来理科班有的,跟着上就好。但是历史和地里课,就不容易了。

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从家里到学校要走半个小时。每天的午餐、晚餐都在家吃,晚上吃完还要走半小时到学校上晚自习,到9点回家。

体力加精力的耗费,她没有垮,反而每天很兴奋。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在班上前三名。当然,这样的成绩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比如地理,地理课本的中国地理有上下两本书,她用晚自习回家后的时间,开始练习语文缩写,把两本地理书缩成一本,既练习了语文也练习了地理。等她完成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还有:语文老师布置作文题目,老师要求写一篇,但她要求自己写两篇,标题同,写的角度不同。总之就是苛求自己。

一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体力精力已经消耗到极点,终于,在7月1日晚上,天太热她吹了一下电扇,第二天开始头晕发烧,病倒了。

- 待续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