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吐納

性命之道

道家真人吐納功法集錦


尹真人服元氣術

尹真人服元氣術一種簡單的吐納功法。見於《雲笈七籤》卷五十八。

具體練法:

先須澄清其心,令無思無爲,恬澹而已。經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術曰“因其出息,任以自然。”初用氣時,必須安穩,坦然無事,則氣才能流通。若心存疑慮或爲事物所纏繞,不能安寧,運氣則窒塞不流通。故慎勿疑慮,亦勿畏其失敗,亦勿慮其不成。但謀進取,殷勤練功,自然至誠如神,神明自至,無有不通矣。

莊周服氣法

莊周服氣法謂服氣乃成仙(長壽)之道。《道藏·莊周氣訣解》:“夫欲神仙,當先營氣。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離死厄。但能握固閉氣,吞液氣,化爲血,血化爲精,精化爲神,神化爲液,液化爲骨,胎結丹田,綿綿長存。行之不倦,神光體溢。”

具體練法:

①“凡服氣,皆須喉中徐徐咽,不得泄,泄即令人發煩。每咽從容,中間隔十息停歇,又一咽彌住。若但咽之,則易奔出。”

②“初服氣必須心意坦然。無疑無畏,必大勝。若懷疑感,即正氣難行,蓋須安心決志耳。”

③“凡服氣,四體調和,必須情意欣樂自足,不羨一物事,日暢一日。”

④“凡食谷服氣,雖得食,食不得飽,飽即氣住,氣住即逆出。彌忌葷辛,須坦然去棄滋味,自抑捺。不抑捺,即心不正氣不行也。”

⑤“凡服氣日,別飲少藥,灑亦妙,並煮薤食之,益氣。若氣不下,喫少許姜蜜湯。能遊心於玄漠,百物不思,至誠感神,則自然飽足,絕粒久視,一無所妨。服氣縱體中胸心間不安,亦非害事。久久日勝一日矣。服氣次,不得食肉及一切果子生菜。若未能全斷肉味,須除十二屬,亦恐腹中不安穩,又滓穢,腸中正氣難行。且漸空腹,但自忍抑。久自覺神清有異,四體漸勝,眼中自識善惡。澄心定志三七日,即內視腸胃,通鑑五臟,歷歷使用,妙不可言。凡身中氣常從口鼻中出,令制使不出。仙訣曰:欲得不死,腸中無滓;欲得長生,五臟當清;欲得不走,還精補腦。蓋爲行道也,初學一日不可忘。四時六時,內自通融作慣,行住坐臥,縱橫並得服氣。飽須閉氣,令遍身中,次想氣覺氣,道成。”

⑥每欲嚥氣,先瞑目、叩齒、握固訖,存五臟各爲獸,肺化爲白麟,心化爲赤麟,肝化爲青麟,脾化爲黃麟,腎化爲黑麟,各吐本方正色,濛濛縈繞,狀如五雲入於口中,即鼓頰受之,如常咽法。畢,即摩拭面目七遍,定心叩齒七通,咒曰:(略)。咒畢,又叩齒七通,咽液七遍,無爲無作,安神定志,無與氣爭,乃候出息,便鼓頰如嬰兒含乳而咽之,定心意送至丹田。察其氣在左邊下,歷歷聞之,如水之度坎,聲極分明,乃爲一氣。如此良久,又送一氣,覺似滿即休,不得過多,日久通乃知也。”

⑦“初服氣,皆因出息時住其息少時,似閉滿其息。出時,三分出二,又住少時,想滿腹中時服之,朝、暮、子、午是也。覺滿欲出,咬少許甘草、桂心、咽液,亦得漸散丹田,未滿亦不到滿也。元氣下時,自然有少悶抑,莫令出。凡氣欲從口鼻中衝出,即須強嚥津液,直要加力小腹,從容嚥下。如不可禁,即合返取所出氣,還鼓腮,努小腹,咽入漸固,久久自不出矣。”


鸞法師服氣法

鸞法師服氣法是通過調整呼吸使人漸入於類胎息狀態的方法。見於《雲笈七籤》卷五十九。鸞法師即曇鸞,亦作曇巒,爲南北朝時僧人,今山西代縣人。曾因病求長生之方而拜訪當時著名道士、醫學家陶弘景,得《仙經》十卷。在氣功方面亦有着論著。

具體練法:

初,坐寬大座位,伸兩手置膝上。解衣帶,放縱肢體(全身放鬆),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經(此爲佛家術語)。半食頃,即閉目,舉舌奉顎(舌抵上顎),徐徐長吐氣,一息、二息,旁人聞氣出入聲。初粗漸細,10餘息後,乃得自聞聲。凡覺有痛癢處,便想氣從中而出。但覺有異(有特殊感覺時),漸漸長吐氣,從細至粗,10息後,還如初(又由粗至細)。一任自然,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但能不以生爲生,乃賢於養生。

此法呼吸由粗漸細,不欲與自然爭力也。若能微細而不聞聲,從細微而至於無息一任自然,則胎息之理盡矣。

按:本功法爲佛道合一的類胎息功法,練之元神精固,祛病強身,保健養生功用明顯,久習有效。

申天師服氣要訣

申天師服氣要訣是吐納練息類靜功。見於《雲笈七籤》卷五十九。申天師,名元之,唐開元間著名道士,遊歷名山,採集方術,有修真度世之志。後被徵至開元觀,厚加恩渥。

具體練法:半夜之後,五更已來,睡醒後,以水漱口,仰臥,伸手足,徐徐吐氣10-20次。候內中谷氣消盡,心靜定後,即閉氣,忘情,將心意放到臍下氣海之中,寂然不動,嚥氣兩三次便閉氣,用意念引導向丹田中,漸覺氣作聲,待氣行訖,即開口徐徐吐氣。又閉口咽之。如是二三十次,皆依前法,覺氣飽,即冥心忘情,清除思慮,久久習之,覺口中津液甘香,食即有味,是功法生效之象徵。

凡練此功,先須忘身忘本,守元抱一,兀然久之,澄定而後行之,玄妙之要即在於此。

張果服氣法

張果服氣法是吐納練息類靜功,原載於《雲笈七籤》第五十九卷,是唐宋期間較爲流行的功法之一。“張果”系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

本功法特點是以逐漸延長閉氣不息的時間爲手段,最終達到“胎息”狀態,實乃“抱朴子胎息法”。

具體練法:仰臥式,兩手握固置腿側,收斂心意,摒絕雜念。以鼻緩緩吸氣,吸滿後閉氣不呼,心中默數,自一至百以上。閉氣之極,可稍鬆氣,然即吸滿再閉,直至足心汗出,才以口緩緩吐氣,但吸氣與吐氣時必須極細極微,毫無氣息出入。隨着功夫的深入,每次閉氣默數的數值逐漸延長,一般當能於每次閉息默數至1000-2000,即可不食五穀雜糧,期間可自然出現“胎息”狀態。若能於每次閉息默數至5000,則可出神入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