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读人

最近真的是完美的验证了小时候的经历对一个人成人之后的影响是多么的大,人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有父母亲的影子。

回想我以前的为人处事方式,我猛然惊出一身一身冷汗,发现我以前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完全按照我母亲的方式来,遇到不愤的事情就开始与人争吵,如果不分出个胜负誓不罢休,特别是我跟我姐为某件事情争吵的时候,完全是老妈2号的架势。

但近几年开始读书以后,家里人都说我变化很大,不再跟人争吵,也不强加给别人什么,因为我在书中找到了应对的方法,而且把这些方法用到了生活中,比如与人争吵的时候,看争吵的问题有没有意义,我是不是因为情绪的问题才产生争吵,争吵的话题对我的提高有没有帮助,问题有没有解决。

当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事情的时候,我更加的冷静了,我知道自己会有情绪,开始的时候即使知道自己有情绪但是依旧忍不住要骂人,但过后反思的多了发现在一段话语说出来会不会造成误解和争吵居然就能产生预判,这就是所谓的当知当觉。

然后当我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别人(同事、朋友)的时候,他们与我争吵我不但不觉得生气,反而有些可怜他们,他们小时候就是被别人这样对待过,所以他们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以只能用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来对待我,但他们自己居然毫无所觉,都是可怜人,何必当真跟他们争吵。

你要问我是读了哪本书才有了这样的状态,我说不出来,因为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很俗,但事实就是这样,因为同样正确的事情,一个人会在一本书里说,另一个人也会在书里说,看的多了,被说的次数多了也就直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了,而且自己用的时候发现超级好用,但你让我说哪本书里讲的,我不知道,所以有时候会感觉读书读完就忘了,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书就是读人,一是读作者这个人,另外是读作者写的这个人,最后是读你要面对的人和你可能面对的人,一本书能读出这些人它的价值就远远超过了内容本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