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修炼》: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李鹏祥)

从疫情开始到如今已经半年的时间了,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力量,也看到了黑暗腐朽制度的曙光。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起正在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不禁潸然泪下。大家知道一个医生从邯郸学步到丹青过实。需要经历多少的困难和挫折,本书是作者阿图·葛文德医生经由实习到正式参与临床手术工作多年里的医学观察,分享了一位外科医生成长的历程。

作者阿图·葛文德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医生世家,毕业于哈弗医学院,而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著名的PPE专业(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的经历,对他在医学人文思想和社会支持方面的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积极主动地普及医学知识,对医疗体制进行思考与变革,曾任克林顿政府卫生医疗政策高级顾问,而他撰写的探讨医疗费用问题的文章《成本的难题》(The Cost Conundrum)更成为了触动奥巴马医改的催化剂。

所有的医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质疑,这也是现代医护的弊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生了一场病,你会让一个正在实习的医生给你做手术吗,当然你不会。谁都希望有一个妙手回春的医生来为你手术。但是新人终将替换老人,如果新人不去练习,他们又如何成长起来。

作者的第一次手术是在苏医生的指导下开始的,手术最后虽然成功了,但是过程中却遗漏了很多的细节,都被苏医生一一调整,大家知道,医生在手术的时候一旦遗忘了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可能发生风险。在美国每年有两万多人死于医疗事故,美国已经是一个医疗条件相当好的国家了,就更不要提我们国家了。

有一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句话最适合用来比喻我们人类,我们人和人长得形态不一,人的身体结构更是各有千秋,同样一个病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因为他们的身体构造会不同。

他的静脉粗一点,她的静脉细一点,每一个部位,甚至每一个细胞都是医生要考虑的问题,一旦出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医生又是谁呢, 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普通人,可是他们却一直在和死神打交道,在人和神中间的位置上就是伟大的医生,所谓医生父母心,这句话并不是凭空而来,你养育一个孩子,看着他从他乳臭未干到长大成人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的喜悦,当一个病人被送到医生的手里再到看着他健康的出院,这和养育孩子的喜悦是一样的。

这让我想起来我们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这段时间以来他们是多么的辛苦。每个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死神手里抢人,花容月貌的年纪都已剪掉了头发,本应在一起吃着团圆饭的一家人,因穿着防护服擦肩而过,互不相识,有多少医护人员在这次疫情里付出了生命,又有多少医护人员正在用生命抗击着疫情。

钟南山院士只身来到武汉,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却都在工作,李文良医生作为这次疫情的吹哨人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告诉我们说,“我好了我要马上去一线和我的同事们一起战斗,”这种精神怎么不让人感动,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

北野武说一件事情死了两万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情发生了两万次,我也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在这次疫情过后能重整旗鼓,蓄势待发,在这里我向所有的医护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