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鲍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温暖的鲍叔】

三人中,缺了哪一个,都没了这段历史,三人均可圈可点,有一肚子话想说的这个,是鲍叔;如有可能最想认识的那个,是鲍叔。

人一辈子,能遇到半个鲍叔牙,都是三生有幸。

1、

大家感叹鲍叔的伯乐眼睛,举荐竞争对手的豪迈格局,甘居管仲之下的博大心胸,是,这些我都特别佩服,但感受远不仅如此,鲍叔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温暖。

早年,管仲是穷小子,鲍叔家境不错,俩人是好朋友一起做生意。因为管仲家境贫寒,所以出资很少,但每次赚钱,管仲都多分一些,平时还经常拿公款还自己的欠账。

别人看不下去,就去告诉鲍叔,鲍叔不以为然说:“管仲并不是贪财之人,只是他家中贫穷,急需钱财而已。”

还有一次,管仲自作主张做了一单生意,结果赔了大钱,大家都很着急,埋怨管仲没眼光。鲍叔又说:“不怨他,人都有走运和背运的时候,管仲只是一时点背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乱时代,俩人一起参军打仗,冲锋的时候,管仲总是跑得很慢,而凯旋的时候,却跑得飞快。士兵们都耻笑他临阵脱逃,鲍叔说:“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他这样忍辱负重地活着,是因为家有80岁的老母需要照顾,所以不能轻生。”

管仲后来听到了鲍叔的这些话,感慨万分说:“鲍叔牙知我不耻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果然如鲍叔所说,管仲在老母亲过世之后,作战异常勇猛,再加上足智多谋,所以很快就在军队中脱颖而出,鲍叔也一样。于是,管鲍二人都得到了齐王室的重用。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没有鲍叔,管仲命都没了,后面历史也就改写了。

管仲上辈子一定拯救了什么,才有幸遇到鲍叔牙。

所以,让我感叹的,不是后面鲍叔牙如何识人如何大度,而是管鲍二人最初的故事。

最初的那个时候,管鲍之交不是高山流水琴瑟和鸣旗鼓相当,管仲被吐槽的时候,鲍叔懂他,鲍叔从一开始,就懂管仲!

2、

此生,有一个人懂你,这太难得了。

网上说,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真正的懂,不必言语,懂言外之意,懂欲言又止,浅浅微笑,轻轻呼唤,心有灵犀,心领神会,心灵默契。

如果有,一定好好珍惜,那是缘分,那是幸福。

懂,实在是奢饰品,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不用懂,正确的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不要曲解别误会就阿弥陀佛了。

但往往是当误会产生,我们着急的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对方怼回来:你就是那个意思的时候,那个“懂”字好像躲进了字典里。

明明管仲生意上多拿了钱,懂他的鲍叔说因为他家贫,明明当了逃兵,懂他的人说他家有老母。。。多年后,事实证明,懂他的人说对了,没瞎懂,没懂错。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说鲍叔给了管仲第二次生命,不为过吧。没有鲍,一定没有管。

3、

如果我们也像鲍叔牙一样,身边有个把管仲,如果我们确信自己识人的眼光,也有举荐的机会,没说的,我们应该向前辈学习;

如果我们就是普通百姓,什么都没有,至少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温暖,和他一样,向身边的管仲们放射出懂和信任;

如果我们不能轻言信任,至少我们不要误解,至少我们不要伤害。

谁知道哪个背影,就是正在走背字的管仲;谁知道哪个声音,恰恰来自温暖的鲍叔牙;谁知道哪两位的相遇相知,正在成就着另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

结束语:

就高考的这道作文题,连着写了三篇,《我选齐桓公-这才是领导该有的样子》、《做现代版的管仲》,和今天的《温暖的鲍叔》。

写的过程中,百度了他们的故事,了解了更多,也思考了更多,受益匪浅。

还是感叹,自己这么一边查资料一边写写停停的,尚未说透,高考时,考生们要在有限时间里完成作文,实在了不起。再祝学子们梦想成真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