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读书的坑,你真的需要提前知道

我最近明显的感觉自己的大脑有点空白了,因为坚持写一些文章也有一段时间了,所以现在大脑不会乱,不像以前一样,感觉头脑里有很多的杂乱的一些想法在我的大脑中,然后理不清头绪的时候就每天就很焦虑很着急,然后又纠结。

通过写文章梳理一下我以前的一些想法和观念,我才发现我自己很多自以为我懂的东西其实都不懂,不能说完全都不懂,就是说没有,我自己以为的那么懂,也就是不够专业。

为什么会觉得大脑空白,是因为我把一些杂乱的信息整理之后,一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被我归纳,而一些没用的知识遗忘或者丢弃,大脑就变得空白。

我的一些朋友说从来没有觉得我烦恼过,其实不是,我自己没有烦恼,而是说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扩充我自己的知识上面,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妄念,所以会给人一种没有烦恼的感觉。

这其实也归功于我这段时间每天坚持去写一些东西,可能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我自己也认为我写的一些文章不够深刻。

然后也在调整我的书写方式,然后今天就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就是说我没有给自己定一个主题性的目标,什么叫做主题性的目标?就是说先把一个领域的知识掌握的足够深入,再去了解其他知识。

因为最近也是看了很多书,毕竟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嘛,然后我发现我看的一些,不管是沟通也好,时间管理也好,心理也好,快速阅读也好,就各种各样的书都读。

但回过头的时候发现我对这些领域的认识还是在一个很浅的层次,就是因为没有进行主题性的阅读,其实在阅读的时候就是会怎样,你只要看一本能给自己带来成长的书,你就会觉得自己很欠缺这方面的知识,然后觉得学有所获。

但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分散的太开,所有的领域都了解的话,你会发现一天中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阅读的时候就需要去找到一个细分的领域,然后去深入的去学习和成长。

前段时间读一些关于沟通的书,因为我觉得自己算是比较内向,然后又不太会说话,所以就想要去提高自己这方面能力,后来又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够,然后又去读一些时间管理的书。再然后又觉得自己对历史不了解,又看了一些历史的书。

然后前天当我要去上台演讲的时候,我发现我完全不知道要讲什么,就是已经坚持写了100多天的时间,上台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说,当然我考虑到了,这是我的一个短板的领域的问题,但知识之间都是相通的。

我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把一些其他领域的问题转移到我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上,那么我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就是一个浅层次的。

所以说读书的时候不应该今天觉得我欠缺时间管理,明天觉得我欠缺沟通能力,这样会导致自己在知识里被来回拉扯,没有任何的成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